
秘魯人精于嘗試各種新的口味,他們可以讓不同的香味協(xié)調(diào)存在,并發(fā)掘新的烹飪方式。秘魯多種多樣的農(nóng)產(chǎn)品、微氣候、地理條件、多元文化以及廚師天賦豐富了秘魯美食。今天,秘魯美食被公認為美食全球化的最佳典范之一。
差不多500年前,隨著西班牙人踏上這片土地,古老的秘魯開始融入舊世界。1535年起,西班牙人建立利馬城時,秘魯菜肴開始發(fā)生變化,新來的菜品與當?shù)氐牟似废嗷セ旌希谑钱a(chǎn)生今天的和諧搭配,這種搭配與食物的起源以及國家發(fā)展相呼應。
征服帶來了一系列的影響。除西班牙的烹飪技巧和風俗以外,17世紀期間,來自阿拉伯和非洲的奴隸也給秘魯帶來了阿拉伯和非洲菜肴。隨后,19世紀期間以及20世紀初,中國和日本移民也產(chǎn)生了其他影響。
因此,秘魯美食中融合了許多來自歐洲、亞洲和非洲最美味的傳統(tǒng)菜肴,如今的利馬擁有數(shù)量驚人的餐館,包括chifas(中國一秘魯融合餐館)、酸橘汁腌魚餐館和受地中海或日本人影響而提供傳統(tǒng)秘魯菜肴的餐館。
2011年,美洲國家組織(OAS)認可秘魯烹飪法為“美洲的文化遺產(chǎn)”。
秘魯?shù)牟穗却蟾趴梢愿鶕?jù)地形區(qū)域,分成高原、海岸沙漠以及叢林三個大系,在秘魯吃東西真是多到不知如何介紹起。所以本篇只能給你一點關于秘魯飲食的文化背景和幾道秘魯?shù)摹凹页2恕薄?/p>
從秘魯首都利馬開始這場美食之旅,在這里,你需要從市場里備貨,以便開始學習如何制作傳統(tǒng)的秘魯菜,以及如何品味各種不同的皮斯科白蘭地酒,它也是秘魯?shù)膰啤H⒂^首都的博物館之后,可以去探索古印加帝國的首都庫斯科,尋找圣谷(the Sacred Valley)和令人神往的馬丘比城遺址(Machu Picchu)。返回利馬后,去鄉(xiāng)村里上一堂課,學習一種使用燒熱的石頭做腌肉和蔬菜的方法。
若是沒有學做酸橘汁腌魚的話,那這趟美食之旅實在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完整的旅程,這是一道傳統(tǒng)的秘魯菜,用酸橘汁加上洋蔥末和辣椒來腌大塊的生魚片,再配以烤玉米粒,煮熟的土豆片和海菜,美味至極。
近年來秘魯?shù)拿朗持饾u受到國際餐飲界的認可,其中Ceviche(酸橘汁腌生魚)和Pisco Sour(一種蒸餾葡萄酒做成的雞尾酒)可以說是國際上家喻戶曉的名菜,在很多人心目中可以和秘魯菜畫上等號,在去秘魯玩之前我也是這樣,講到秘魯菜只想的到Ceviche。
酸橘汁腌魚是一道最具代表的開胃菜,它猶如秘魯?shù)拿朗趁芏啻髲N就是用這道菜將秘魯風味傳至世界各地,制作手法或傳統(tǒng)或改良后添入自己的烹飪風格。津村大廚的這道菜將海鮮以檸檬、辣椒、蒜頭、生姜、醬油和芫茜腌制,尤其將黃辣椒和醬油結合,是改良精髓。
天竺鼠在一般高原秘魯人的飲食中地位相當高,通常的做法是整只拿來烤或油炸,它的肉很少且有點硬,感覺主要是在吃它的皮,肉的口感跟鴨肉類似,味道跟鹿肉那種野味的肉有點像,我吃到的第一只天竺鼠是在Cusco的一家有點觀光客性質(zhì)的餐廳,他們是用油炸的。
除了各式各樣的海鮮,秘魯同樣也是一個農(nóng)產(chǎn)品豐富的國家。光土豆就有4000多種,被稱為“馬鈴薯的故鄉(xiāng)”。所以與土豆相關的經(jīng)典料理也有很多,其中最誘人的就是土豆泥派!質(zhì)地綿軟的土豆泥與橄欖油、檸檬汁、鹽、黃辣椒和花椒混合,內(nèi)部包裹著雞蛋、金槍魚、蝦和鱷梨等食材,種類豐富,味道獨特,是很有趣的開胃菜。
串燒也是秘魯家喻戶曉的美食,無論是餐廳還是街邊的排檔,在用餐時間都能聞到香濃的烤肉味。看來無論在哪里,擼串兒的魅力都勢不可擋~其中最著名的是Anticucho de corazon(串燒牛心)。勁道的牛心配上醬汁,搭配一杯秘魯國飲Pisco Sour(皮斯科酸酒),那滋味更是不必多言!






10 利馬大教堂
利馬大教堂是一座巨大的巴洛克式教堂,反映了殖民時代天主教會的批判性。大教堂的正面用石頭切割而成,裝飾著完美的物品和改進。內(nèi)部部分與最近哥特式、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相結合,去秘魯,這個地方不容錯過。
9 利馬拉科他物館成立于1926年的利馬拉科博物館展示了秘魯哥倫布發(fā)現(xiàn)前3000年的歷史。博物館位于十八世紀皇家城堡的一個特殊的壞習慣中,超過了7世紀哥倫布金字塔的規(guī)模,博物館被精心布置。該博物館展示了古代秘魯最精美的金銀藏品,以及舉世聞名的性考古積累,這是秘魯度假勝地中的佼佼者。利馬拉科博物館也是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博物館之一,也是秘魯最好的旅游地點之一。
8 庫斯科
16世紀,西班牙人摧毀了庫斯科,并在遺跡上建造了圣多明各修道院和教堂,然而印加建筑模型工廠經(jīng)營的光滑玄武巖建筑仍然存在。秘魯安第斯山脈中的當前城市庫斯科是由印加進步的第一任領導人曼科·卡帕克根據(jù)傳說建立的。
7 利馬華卡·普克拉納
利馬華卡·普克拉納是利馬文化的行政和儀式中心,在公元200年至700年間,秘魯中央海岸的社會秩序有所改善,是利馬最重要的老地標之一,也是頂級旅游目的地。就在一個最新的地方,它反對城市發(fā)展。每天都在講述他們的考古遺產(chǎn)。令人困惑的是考古遺跡本身、一個小遺址博物館、一個工廠區(qū)、一個小飾品商店和一家餐館。
6 帕拉卡斯國家保護區(qū)
帕拉卡斯國家保護區(qū)有帕拉卡斯半島和巴列斯塔斯群島組成,是秘魯海岸的主要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位于秘魯首都利馬以南約145英里處,可以通過泛美公路運輸或汽車到達。從利馬乘坐交通工具需要將近4個小時,穿越全國的海濱沙漠,這是一個被大風刮過的山脊的超現(xiàn)實場景。不要忘記有導游。如果你想在陸地上拍攝自然生活,那就去游客中心和博物館,那里距離娛樂中心的通道大約有一英里。在離地核2英里的地方,有一個火烈鳥聚居地,可以從木塔上看到。
5 圣多明大教堂
圣多明大教堂以庫斯科印加維拉恰城堡的建筑為基礎。大教堂的中心是巨大而堅固的銀色祭祀桌,以及懸掛在其中一座塔樓上的南美洲最大的巨型1659年瑪麗亞-安哥拉鐘。開發(fā)始于1550年,利用斜坡防御工事遺址掠奪的大量石頭,一個世紀后完成,現(xiàn)在是全球游客的A級旅游目的地。它被認為是美洲最令人驚嘆的西班牙朝圣者寺廟之一。
4 薩賽華曼
薩賽華曼位于庫斯科市上方的山上,是印加防御工事,對該市的安全和控制至關重要。這個據(jù)點的石頭量很大,大群的石頭比汽車還多,最驚人的是,據(jù)評估一個箱子有200噸重。然而,盡管石頭的尺寸很大,但它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你不能在它們之間放一點紙。建筑內(nèi)使用的石頭是西班牙勝利前最大的建筑的一部分。很難接受印加人僅僅利用繩索和勞力就把這些石頭從數(shù)英里之外運走。
3 華南皮丘
華南皮丘是秘魯?shù)囊蛔剑瑸豸敯喟秃訃@著它彎曲。印加人沿著華南皮丘的一側前進。華南皮丘的頂峰在海平面以上2720米附近。每天允許客人進入華南皮丘的數(shù)量限制在400人以內(nèi)。
2 安第斯山圣谷
安第斯山圣谷是秘魯南部塞拉的一個山谷,這里保存著許多非常受歡迎和優(yōu)秀的印加遺跡。
1 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是秘魯安第斯山脈中一座古老印加城市的所在地。這座世界遺產(chǎn)遺址位于2430米處,經(jīng)常被暗指為“印加失落的城市”,是印加帝國最自然的形象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最令人驚嘆的遺跡之一。

簽證政策對中國有條件免簽:
1.擁有美國、申根、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6個月以上有效期的簽證。
2.擁有美國、申根、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長期居留權;有符合以上條件的中國護照,可以免簽去秘魯,最長停留不得超過180天。
人口和語言
秘魯人口估計為3,100萬,包括印第安原著居民、梅斯蒂索人、歐裔、亞裔等。秘魯古代的偉大文明的另一種佐證,就是生于這片土地的多種語言。西班牙語是秘魯?shù)墓俜秸Z言,并在國家的大部分地區(qū)使用。同時,其他語言也被憲法承認,如:克丘亞語,該語言的多種變體在安第斯山脈地區(qū)廣泛使用;艾瑪拉語,該語言主要在安第斯山脈南部使用。斯匹布語、阿沙寧卡語和阿瓜魯納語是亞馬孫地區(qū)所使用的語言,而這僅僅是秘魯43種母語的一小部分。
習俗
秘魯結合了不同的信仰、習俗和經(jīng)歷,創(chuàng)造了將近3,000個年度熱門節(jié)目,包括守護神節(jié)、游行、狂歡和宗教典禮,表達了對上帝的信仰、對大自然的尊重以及對自由的慶賀。秘魯節(jié)日對于他們來說有著神秘的一面;其中大部分來自天主教與西班牙前西班牙宗教傳統(tǒng)的融合。回報大地母親是所有地區(qū)慶祝活動的主要部分,這一主題旨在對Pachamama(大地母親)的無盡慷慨予以報答和認可。
宗教
宗教信仰自由是秘魯人民的一項基本權利,盡管作為西班牙語的遺產(chǎn),天主教是最主要的一種宗教。雖然受到西班牙的強烈影響,秘魯?shù)淖诮坦?jié)日仍保持了很多與天主教不同的前西班牙文化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