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枝 吳海燕
(山西建工建筑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隨著我國建筑節能減排工作的不斷深入發展,玻纖網作為外保溫系統中重要的增強材料,在系統中起到提高系統抗裂性、抗沖擊性的作用。那么作為檢測單位在檢測過程中如何把控玻纖網的質量則至關重要。但是目前現行的關于玻纖網的檢測標準除了九月份剛廢除的JG 149—2003標準,另外還有五個,即:JC/T 841—2007耐堿玻璃纖維布、JGJ 144—2008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T 158—2013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GB/T 29906—2013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和GB/T 30595—2014擠塑聚苯板(XPS)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而且這些標準的技術指標要求和具體檢測方法又不盡相同,質量評定差異較大,導致檢測時標準依據混亂,判定不一,為此本人就各檢測標準的具體技術要求、相關檢測項和檢測方法進行比較分析及解讀,提出相應的檢測觀點。
玻纖網是指表面經高分子材料涂覆處理的、具有耐堿功能的玻璃纖維網布,是作為增強材料內置于抹面膠漿中,用以提高抹面層的抗裂性。具有質輕、高強、耐溫、耐堿、防水、耐腐蝕、抗龜裂、尺寸穩定等特點。能有效避免因抹灰層整體表面收縮以及外力引起的開裂。
各標準中玻纖網主要性能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各標準中玻纖網主要性能指標比較表
由表1可以看出,四個系統標準對玻纖網的技術指標要求差異很大,特別是作為建筑工程行業標準的JG/T 158標準對單位面積質量、耐堿斷裂強力及斷裂保留率的要求明顯要高于其他兩個板類的標準。那么對于如此眾多的標準我們在檢測工程中應該如何合理的選擇標準作為依據。
對于標準的選擇,由于施工是依據設計來進行的,那么檢測的材料則也應滿足設計的要求,所以首先依據設計要求的標準。如果設計沒有要求,那再分析該執行哪個標準。
1)表1中沒有JC/T 841標準對玻纖網技術要求,是因為該標準對玻纖網的耐堿斷裂強力技術的要求是依據材料的標稱單位面積質量來作為劃分依據的,也就是材料的標稱單位面積質量越大其耐堿斷裂強力要求就越高。但是我們在實際檢測中提供過來的材料都沒有標稱的單位面積質量,所以檢測中很難根據JC/T 841來檢測和判定。2)JGJ 144標準中雖然把材料分為耐堿和中堿兩類,但沒有對單位面積質量和斷裂伸長率的要求,但是委托過來的玻纖均有對單位面積質量的要求,所以檢測中JGJ 144標準無法滿足要求。3)對于剩下的三個系統標準,那看具體的工程外保溫層材料來選擇標準,由于目前大多數工程為了施工方便,節約成本都選擇貼砌EPS板或XPS板系統。很少有用到膠粉聚苯顆粒外保溫系統,而這兩個系統又根據EPS板與XPE板系統的現場拉拔強度不同,而使耐堿斷裂強力及相應的單位面積質量指標要求有所不同,很有針對性。所以我們在檢測過程中優先選擇這兩個板類系統作為檢測依據。4)另外在檢測中還應按委托方要求來使用標準。
在檢測中為什么要對玻纖網做耐堿斷裂強力。因為作為防護層的玻纖網被埋入含有硅酸鹽水泥的抹面膠漿中,其中的玻璃纖維可能受到堿性(硅酸鹽水泥呈堿性)的侵蝕而減低強度,為了確保玻纖網的質量,我們按標準規定的方法測定經堿溶液浸泡后的拉伸斷裂強力,其實這是試驗室中近似地評估玻纖網抵抗堿侵蝕能力的一個指標。
相比較而言,GB/T 29906和GB/T 30595系統中對試樣的制備更為精準些:1)更強調每種試樣條紗線根數應相等,這樣減少了測試數據的離散性;2)測試中保證干態試樣與堿溶液處理試樣的一一對應關系,這樣可以保證試樣的直接可比性。而JG/T 158標準中就沒有這些要求。
5.2.1干態試樣的處理比較
JG/T 158標準中對于干態試樣的處理除了在標準環境下直接測試外,沒有過多要求;而相比較兩個板類系統標準中要求就較高一些:在快速法中,干態試樣須先置于(60±2) ℃的烘箱中干燥55 min~65 min,取出后在溫度為(23±2) ℃,相對濕度(50±5)%的環境中放置24 h以上再測。這樣試樣的溫濕度就很好的得到控制,檢測數據也有可比性。通過對各種條件下玻纖網的耐堿斷裂強力的檢測得知:干燥試樣>標準條件下試樣>潮濕條件下試樣,也就是說試樣的含濕量大小對測試數據有較大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檢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所選標準的要求進行操作。
5.2.2耐堿溶液的配置及試驗方法的比較
JG/T 158標準的堿溶液是水泥漿液:按質量取一份強度等級4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與10份水攪拌30 min后,靜置過夜,取上層澄清液作為實驗用水泥漿液;標準法是在水泥漿液中浸泡28 d,快速法在(80±2) ℃的水泥漿液中浸泡6 h。
GB/T 29906和GB/T 30595系統標準的堿溶液的配置有兩種方法。其中快速法為每升蒸餾水中含有氫氧化鈣0.5 g,氫氧化鈉1 g,氫氧化鉀4 g來配置,其中按1 L堿溶液浸泡30 g~35 g的玻纖網試樣配置適量的堿溶液;試樣在(60±2) ℃的堿溶液中浸泡24 h±10 min。標準法的堿溶液是依據GB/T 20102—2006玻璃纖維網布耐堿性試驗方法氫氧化鈉溶液浸泡法的要求來配置:是以蒸餾水配置濃度為50 g/L(5%)的氫氧化鈉溶液置于帶蓋容器內,并保持溶液溫度在(23±2) ℃,試樣在液面浸沒至少25 mm的堿溶液中浸泡28 d。
通過大量的試驗檢測研究得知:無論哪種堿溶液,由標準法測出的耐堿斷裂保留率略大于快速法;另外用蒸餾水和化學試劑配置的堿溶液相比水泥漿液穩定、方便、節省時間,pH值容易控制。由于強度等級為42.5的普通水泥,各組分含量不同,水泥的性質就會有所不同,而且配置用的水質也會不盡相同,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推薦使用氫氧化鈉溶液浸泡28 d作為判定玻纖網質量好壞的依據。
目前關于玻纖網的檢測標準眾多,在試驗方法和性能指標上都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檢測過程中要清楚執行標準和技術要求。在檢測中推薦根據現場保溫層材料選擇使用GB/T 29906或GB/T 30595標準。對于堿溶液的試驗方法,推薦使用蒸餾水配置的化學試劑堿溶液,條件允許建議使用標準法。
參考文獻:
[1]JG/T 158—2013,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S].
[2]GB/T 29906—2013,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S].
[3]GB/T 30595—2014,擠塑聚苯板(XPS)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