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源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寧陽縣供電公司,山東 泰安 271400)
當前,電力作業現場習慣性違章現象屢禁不絕,裝置性違章依然存在,安全管理現場管控能力不強。員工對安全生產的極端重要性認識不夠,安全責任意識、風險意識、危機意識淡薄。傳統現場安全稽查方式存在局限性,專業稽查人員現場駐留時間、稽查范圍有限,無法做到全過程稽查?!俺贰薄白呓輳健薄八嚫呷四懘蟆背蔀樽躺鷨T工僥幸心理的思想溫床,員工在潛意識中首先考慮的不再是“安全”,而是想盡辦法盡快完成現場作業。
工程施工和檢修現場點多面廣,施工作業人員素質、技能水平參差不齊?,F場作業人員,特別是部分外委人員安全意識淡薄,視制度如束縛,安全僥幸心理極強;習慣性違章不斷,屢禁不止,未遂或輕傷偶有發生;安全學習動力不足,現場作業人員參加公司組織的安全培訓積極性較差;現場“三措一案”和“兩票一書”針對性不強,執行較差。
配網系統施工作業危險性大,尤其是低壓線路作業點多面廣,現場環境較為復雜。在作業現場管理工作實踐中,主要存在的違章現象有:開工前不點名、不交底,作業指導卡填寫不標準,不進行危險點分析,擅自增加工作內容,提前開工、延期不辦理手續,管理人員不按規定到崗到位等。
對電力作業現場工作的主要環節、關鍵環節進行監控,包括“兩票一書一單一卡”,現場班前會圖片、班前(后)會錄音、所掛接地線位置及看守人圖片、竣工圖片等。其中,班前(后)會錄音是由現場施工人員撥打GSM手機,向監控中心傳送現場班前會內容,監控中心設置了電腦智能自動錄音系統,同時解決了同一時間段施工作業同時開工發生沖突的問題,即共用3個通話通道,自動錄音系統實時記錄并將會議內容存檔,各級監督領導、中心人員可同步接聽和喊話,這樣可有效監督現場開工的工作內容、開工時間、安全措施布置等重要環節是否完善正確,及時查錯糾違。在施工的整個過程中,及時上傳關鍵步驟圖片資料,有權限的領導、生產管理科室人員結合MIS辦公自動化中FTP文件服務系統的檢修計劃表、手機采集的現場勘測照片、GIS實際位置圖,核對其工作范圍及任務的正確性,了解和分析作業過程是否規范、標準,發現問題可隨時指正。
(1) 建章立制,實施現場作業安全錄像。建立針對性、實用性強的科學規章制度,營造廣泛、持續、透明、有效的遵章守紀現場作業氛圍,讓按規程作業的“老實人”“書呆子”受尊重,成為主旋律,讓習慣性違章的員工壓力倍增;制訂《現場作業關鍵環節拍攝(錄音)管理規定》,以點帶面,全面推廣現場作業安全錄像制度,明確需要錄像的現場工作內容。針對習慣性違章情況最突出的停電類線路作業,特別明確《停電作業錄像(錄音)評價細則》,在標準化作業指導書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強調關鍵環節、關鍵動作的規范作業要求和現場錄像要求。同時,明確所有現場作業安全錄像定期上報,安監部門、專業管理人員負責查看、評價每個作業現場規范工作情況,通過錄像檢查,發現違章或不規范行為,安監部門及時下發安全生產整改單,限期整改。
(2) 現場錄像點評向安全活動延伸。各基層班組在當天工作結束后,將現場作業安全錄像歸檔,其命名應和相應的工作票、操作票對應。各基層班組每月至少開展2次安全錄像的評價分析,每月匯總評價分析結果并填報《停電作業錄像(錄音)分析、評價表》。安監部門每月對基層單位、班組的現場錄像自我評價開展情況、現場規范化作業情況進行對標排名?,F場作業安全錄像應用于班組、基層單位、企業3個層面安全例會的培訓活動,由于錄像的主角是大家熟悉的同事,錄像的內容是大家熟悉的工作,故培訓活動參與者的注意力會大大提高。通過每周、每月周期性開展安全錄像點評活動,每個安全活動參與者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每個參與者都有機會站在規范、規程宣貫者的角度,審視自己和同事的現場作業行為。這樣在提高全員安全意識的同時,也提升了員工現場規范作業技能水平。
(3) 堅持不懈,形成現場安全錄像習慣。實施初期,現場作業人員對安全錄像工作有抵觸,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① 增加了現場作業人員的約束感;② 在人手緊張的情況下需要占用一定的人力資源;③ 錄像自我評價分析,增加了基層班組的工作量;④ 安全錄像的對標排名增加了基層班組的壓力感。
為了落實“安全第一”理念、提升現場規范作業技能,通過積極與基層班組、現場作業人員溝通,使現場作業人員進行安全錄像成為一種工作習慣,使基層單位負責人和班組長也越來越感受到開展此項工作的效果,更加明確了現場標準化作業管理“九不準”(領導上崗不到位不準開工;安全措施沒有布置好不準開工;工作內容不清楚不準開工;危險點沒有分析清楚不準開工;沒有制定“三措”不準開工;沒有開班前會不準開工;沒有技術交底不準開工;工作負責人沒安排好不準開工;沒有監護人不準開工),切實做到作業前思考安全,作業中控制安全,作業后總結安全,再作業提升安全。
(1) 定期開展的安全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切實增強對安全生產的極端重要性認識,始終以對社會、對企業、對家庭、對自己高度負責的態度,從嚴、從細、從實抓安全工作。
① 深入開展“一問一答”活動,開展“這樣做安不安全”“怎樣做才能保證安全”大討論活動,并形成常態化。
② 強化員工“安全第一”意識,工作中堅持做到“三個首先”,即開展工作要首先謀劃安全工作;安排工作要首先對安全工作進行安排;在安全工作和其他工作發生矛盾時,要首先保證安全工作。
③ 學習國家電網公司下發的事故案例,結合自身實際,舉一反三,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
④ 開展安全知識和崗位技能培訓,加強《安規》和《事故調規》的學習考試。
⑤ 定期開展“技術大比武”和“崗位練兵”活動,不斷增強員工安全意識,提高員工安全技能,真正實現員工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的轉變。
(2) 健全安全監察機制,加大安全監察力度,嚴格遵循生產作業現場到崗到位標準。通過便攜式移動視頻監控系統,對各個施工作業現場進行實時監控稽查,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事故說清楚制度和通報制度。堅持安全事故重處重罰的原則,發生任何安全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過”的要求,把問題查找準確,把原因分析透徹,把措施落實到位。對因工作懈怠導致事故和嚴重失誤的要追究責任,對重復發生問題的要加重考核。
(3) 2013年3月配網現場作業全過程監控管控平臺全面實施以來,現場作業安全錄像檔案共7 820個。通過錄像評價共發現不規范或習慣性違章2 698處,下發違章整改通知單131份,對這些問題及涉及的責任人都做到及時通報、整改和考核。經過對近3年來違章情況統計數據分析,違章現象都能夠得到及時整改,違章數量每年遞減近10 %,達到了實時監督,實現全過程、全方位監督的要求,規范了作業人員的行為,實現了防止人身傷害事故的目的。
在企業文化安全管理實踐中,實施“六力”(以保障力、管控力、執行力、凝聚力、學習力、親和力6個方面)安全預控體系,強化約束機制建設。結合多年安全管理實踐,提煉整合,形成了以“六力”為內容的安全預控體系,夯實管理基礎;積極推進企業機制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施工現場的“千里眼”“順風耳”的應用,增強了員工安全作業的思想意識,規范了作業現場工作流程,降低了人員習慣性違章、誤操作的機率,消除了現場人員僥幸、麻痹大意等不安全心理,推進了全方位管理作業現場的進程,使“落實制度、杜絕違章”不再只是一句口號,作業現場更加規范、標準、安全,為創建“無違章現場”、按標準化流程作業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