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秋紅
摘 要:闡述了教學過程中的“三個步驟”“三個環節”的重要性和實用性,以及在運用該模式教學時教師應注意的教學計劃問題,重點從三個步驟中的“課前的有效準備”“課堂的有效組織”和“課后的有效練習”,三個環節中的“新課導入”“新知學習”“小結、反思和運用”說明了該模式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三步三環;地理教學;有效性
有效的教學才能使教學提質,何為教學中的有效呢?第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有預期的教學目的;第二,教師的教學活動必須有效。教學的有效性是師生雙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教師起主導的作用。如何搞好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學是一個值得探討的
問題。
一、要進行有效教學就必須制訂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
1.常規的學期教學計劃要有始有終,同時要實時地進行修訂和完善,以保證學期教學的有序、有效進行。
2.詳細的課時教學計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是課堂教學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
每一課時都必須有對應的教學設計,主要包括課題、課時、課的類型、教學的目的、教學的重點、教學的難點、教學的方法、學習的方法、教學的輔助教具、具體的教學過程、課后的作業、課后教學反思等這幾個方面。
二、“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是高中地理有效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把握好“三個步驟”和“三個環節”的教學,實現“三步、三環”的“雙贏”才能使課堂教學實現有效。
1.“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
其結構如下圖所示。
2.“三步”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促進了教學有效性的發展。
第一步:課前的有效準備。
包括教師的課前有效準備和學生的課前有效準備兩個方面。
教師的準備:
(1)思想上的準備:備課。
(2)物質上的準備:指的是各種實驗器材,各種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試用,相關教具的準備。
第二步:課堂教學的有效組織。
課堂教學有效組織的中心環節是教學的具體過程,主要包括教師對新知識的講授和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
第三步:課后有效練習
課后的有效練習,是針對章節性的教學內容來設計的鞏固
練習。
(1)教師所設計的練習要精選。
(2)題量以30分鐘以內的題量來設計。
(3)教師要認真批閱,使作業有效。
3.“三環”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促進了有效教學的提質。
(1)新課導入的有效性問題
新課導入的有效性,關鍵是導入的藝術性問題。導入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類型:
①知識性的承上啟下導入法;②音視頻、圖文導入法;③生產生活實例的導入法。
(2)具體教學過程的有效性,是知識傳授的重要環節,是有效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
有效課堂的實施,新課導入是基礎,過程講授是關鍵。過程講授,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態度問題、能力問題和主動性問題。
(3)課堂小結及鞏固練習,在具體授課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梳理所學的內容。
第二,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運用。
第三,反思教學活動,便于在下一節課的教學中,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補充講解。
第四,布置適量的課外作業。
具體教學過程中,老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教學以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探究為目標,讓學生想學、會學到愿學,最終學以致用。
三、“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是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質的保障
“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的中心環節是“課堂教學的有效組織”和具體教學中的“講授新知和學習新知”兩個部分。
1.從高中地理教師的角度看“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中的每一個環節,教師起的是主導作用,是一個外因的作用。
2.從高中學生學習地理的角度看“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中的“三環”,學生是一個中心體,是一個內力因素,他(她)得通過外力才能起作用。
3.從師生的角度看“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通過教師這個外因才能對內因(學生)產生影響,才能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其真正的有效性。
只有外因起作用了,“有效教學”才能得到保障。
“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中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促進了師德的發展,完善了教師的教學設計;提升了教師備課、反思的水平;提升了教師評閱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了學生學習地理的技能。“三步”“三環”必須雙贏,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吳松平.新課程有效教學疑難問題操作性解讀[M].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2007-09.
[2]崔允漷.有效教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