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蓉
學校道德教育培養學生大視野、大格局、大情懷。“高大上”的境界,是我們追求的方向,心懷高遠,看上去很美,但一味貪大,容易讓目標落空。學生的德行成長,浸潤于點點滴滴,浸潤于有意義的每一天,那就是“微”。發掘“微”力量,守護學生的成長。在此,我就高中“微”式之道德教育與同仁探討。
一、微關注 停一停腳步
鈴聲響了,下課了,課間,我們的腳步停一停。
1.詢問,從教室中了解學生
“最近心情如何?”“你與同桌最近有些什么故事?”“你目前的困惑有哪些?”“你薄弱科目是什么?有沒有采取相應措施?”
“我的困惑是個子不高。”青春期注重外形,畢竟高中生了,自我意識比較強,比較注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為此,我特意收集一些“促身高”方法,食品選用上、飲食習慣上以及運動方面提些建議。據說,運動可以使身高增加4厘米以上。“最近心情有些差。”“你覺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時我會給他們介紹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還有通俗雜志《格言》《意林》等,希望他們在與書籍的對話中提升智慧,更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情。一位同學說自己的英語薄弱,我建議他多讀幾篇文章,還特意將英語讀本借給他。幾天以后,他還書來了:“老師,你給我的英語書太淺,未免太小看我的英語水平了!”于是,我翻了幾頁,指著其中的幾個單詞問他什么意思,他說不上來,于是,我說學習英語是個積累的過程。交流就在課間進行。
2.答疑,鼓勵從這里開始
學生有學業上的問題,我們可以利用課間答疑,鼓勵支持學生“求解”。教師的語言、目光、笑容,讓學生有進取動力。呂同學,一次一次地來問,金同學,一次一次地追尋學業上的破解。有時候我會贊道:“你的提問讓老師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挺有價值的。”有時候會鼓勵:“你的探究精神不錯,希望繼續喲。”有時候會告訴他們:“你的看法有道理,我還需要與同組幾個老師探討一下。”學生的熱情需要澆灌,需要維護。
停一停腳步,這里有我們的期待。高中學生有共同特質,他們為了獲得同伴的認同,往往需要從老師或家長身上獲取認同感。我們的微關注,容易產生共情效應,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指數。
二、微創意 讀一讀心靈
喜歡詩,自然喜歡詩意的課堂。我在哲學課堂中講到“矛盾主次方面”的時候,引用書中一首詩歌“薔薇花總是有刺……最好的蘋果酒常帶著木桶的味道,太陽里也會有黑點看到。”我說:“我們也來續寫一下這首詩歌。”學生興致高漲,續寫詩句。在此,摘錄部分同學杰作:“美麗鮮艷的蘑菇往往是有毒的。(金同學)”心靈的字典——透過現象看本質。“光明存在的地方往往有影子。(郝同學)”心靈解讀——全面看問題。“再光彩的人生也有辛酸的一面。(來同學)”心靈解碼——人生不是一帆風順。“外表堅強的人內心往往是孤獨的。(汪同學)”用自己的親歷來書寫心靈。學生詩興大發,課堂共享之際引來陣陣贊嘆,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悟著矛盾主次方面。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創意中感受到肯定,體會到歡樂。微創意,獲得所屬群體的認同,推進個體發展。借著詩歌的力量,實現課堂的共享,共享的同時實現認同。有時候,一個小創意就能使學生敏感的神經被觸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經歷了一場人的互動、德行的引導。
三、微價值 悟一悟時空
人的許多行為,與其價值觀密不可分,心理失衡均由價值觀引起,教育者輸出價值觀時,需要無痕。關鍵在于“悟”。儒家學說積極入世,對于學生積極心態有著推進作用,我的著手點在于:微、遠、近。從不同時空加以引導。
1.跨越時空
課堂中,我們講到“價值觀導向作用”,引出古代四大刺客,引發學生的興趣,借助這些歷史人物讓學生體會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從而體會價值觀對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產生的影響力。還引用金庸小說中的人物,讓學生體會儒家的影響。
2.接地氣
學生喜歡偶像,偶像的價值觀如何呢?偶像價值觀常對學生有輻射作用,因此需要用偶像價值觀引導學生。馬云是眾多學生的偶像,馬云的價值觀,網絡上有一個廣為流傳的點評:“阿里巴巴的價值觀叫六脈神劍。三劍說做人:誠信、激情和敬業;二劍說做事:團隊合作、擁抱變化;一劍刺中要害,說的是‘客戶第一。”教師應引領學生去學習實在、勵志的價值觀。
3.就近取材
分析父母的價值觀。學生寫出父母的價值觀。依靠自己(江同學);做人誠懇,但要有原則(虞同學);人可以吃虧,但只能吃兩次,第一次可以,第二次也可以,第三次不能再吃虧了(廖同學);寬容(孫同學)。學生在陳述父母的價值觀時,讓我看到父母輩價值觀對于學生的影響力。身邊的,遠處的,跨越時空,價值觀無所不在,讓學生在挖掘中體悟。
見微知著,用微力量守護。課堂中,互動中,微力量,讓我們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時龍.加強學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的三點認識[J].班主任,2010(10).
[2]唐雪梅.班主任工作是德育工作的平臺[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2(1).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