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主要途徑。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感受、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文章分析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提出了實施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七點舉措。目前,還是有一部分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存在誤區。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搜集
一、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1. 以教師為中心,老師直接告訴學生標準答案,而不是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大膽質疑。學生只會記筆記,沒有成為知識的建構者。
2. 一切閱讀教學都圍繞考試進行。只幫助學生得到一個滿意的分數,是應試教育的追求。學生的學習帶著功利性。閱讀,不是讓人愉悅,收獲感悟,而是為了應付考試。
3. 課外閱讀,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對閱讀作品的感悟能力。目前,學生自由讀書的時間太少,課外閱讀量太少。
二、 實施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的舉措
1. 培養閱讀興趣。
我們要精心設計導入語,調動學生的閱讀欲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采用多種閱讀教學手段,掌握節奏和調控學生的情緒,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快樂。閱讀教學,不局限于教材,要延伸拓展,增加閱讀量。我們可在教室設置讀書角,把經典之作投放到讀書角,讓學生把自己的書籍分享出來,讓其他學生共同閱讀,相互交流。
2. 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變“教師講,學生聽”為“教師導學、學生自學”,變“教師講授知識”為“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我們要創設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要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師生、生生互動。教學活動中,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充分探究;給學生設疑,引導他們去解答;給學生沖突,讓他們自己去排解。這樣,可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我們要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讓他們主動、專心讀,加深理解和體驗,產生個性化的感悟。文本反映的社會生活是間接的,我們要啟發學生借助相似的直覺經驗去解讀文本的內容。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環境,指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傳統的教學過程是“教師講,學生聽”,在這種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是以掌握知識,應試為目的的,扼殺了學生的個性。我們要讓學生參加到實踐活動中來,讓他們自主、合作、探究。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占有者,而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智力的開發者,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者,是信息的提供者。
每一位學生,都應該平等對話,不能只是一小部分唱“主角”,大部分成為“聽眾”。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當發現學生有獨特的見解時,要及時表揚和鼓勵,激發他們的熱情,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3. 引導學生感悟
閱讀同一篇文章,不同學生的感悟不同。例如:讀《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善良的學生可能會對魯達懲惡揚善的行為肅然起敬,喜歡恃強欺弱的學生可能會從鎮關西的慘死中吸取教訓。我們應引導學生思考、感悟:魯達為何要用拳頭而不利用法律來懲治惡人?面對紛爭,我們應該用拳頭去解決問題嗎?
讀,是感悟的最常用的方式。聽別人朗讀,和別人交流心得,也能加深感悟的深度。適當的語言訓練分析,更能加深對文本的感悟。感悟只是閱讀的初級階段,高質量的閱讀,僅僅只有感悟是難以實現的。感悟是以形象性的理解為主的閱讀活動,是閱讀的開始,鑒賞、質疑才是閱讀的高級階段。
4. 引導學生咀嚼文本語言
我們要引導學生咀嚼文本語言,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情感真摯,宜在朗讀中體會,如“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學生反復朗讀,就能體會作者對父親依依不舍的情感。
我們要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細微之處,仔細閱讀,細細揣摩,品味精妙。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稱呼一會兒是“好心的人”、“善良的人”,一會兒又是“賊”、“討飯一樣的人”。稱謂的變化,反映了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的改變,改變的依據就是于勒是否有錢。這反映了金錢社會里人與人之間冷漠、勢利的關系。
5. 分組合作
我們可根據教學目的,把學生分成小組,盡量使成員在性格、學習成績保持合理的差異。每小組5人,分別擔任組長、記錄員、資料員等不同的角色,創造機會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讓學生能獨立欣賞文學作品,總結別人觀點,即興演講;通過分組合作,還能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6. 思維激發
我們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進而養成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我們要注意提出問題的難易程度及提出問題的方式,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激發學生的思維,激勵學生獨立的、自由地、大膽地進行思考、討論。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合理評價,能引發學生創新的激情,激勵學生進一步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對學生進行合理公正的評價,既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又激發學生的思維創新,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促進學生熱愛語文,會學語文。
7. 注重生成
閱讀教學,既要重視預設,又要注重生成。我們首先要學會傾聽、欣賞學生,還要及時捕捉有價值的生成性話題,組織學生展開思維的碰撞,引發學生進行深層的思考。
我們要把握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方向,實施有效教學,促進學生主動閱讀,提高語文素養!
作者簡介:
謝玉梅,一級教師,江蘇省泰州市,泰州市姜堰區大倫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