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校園欺凌事件頻發,這與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家庭教育不到位、家長自身素質低下以及家長思想道德觀念淡薄等都會對學生的思想品行起著直接的影響。本文從家庭教育作為切入點,對校園欺凌事件中的家庭成因及相關的防護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校園欺凌;家庭成因;防護對策
學校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場所之一,是一塊學生可以快樂學習和成長的凈土。但是,近幾年來校園欺凌事件頻發,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給學生帶來了嚴重的創傷。據相關部門資料統計,就近一年來在媒體上曝光的校園欺凌事件高達43起,還未算上那些沒有被曝光的。校園欺凌事件中,帶兇器的占比為46%,對學生造成嚴重傷害的高達36%。社會上很多人無法理解,按照學生的年齡,相互之間并無深仇大恨,為何要這樣去傷害對方,這種方式既看不到任何的法律意識,也體現不出任何做人的底線和良心。家庭教育作為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與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是密不可分的。
一、 校園欺凌事件中家庭成因分析
(一) 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學生的成長教育中,家庭教育也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但是在部分家庭中,家長對家庭教育存在著一定的認識誤區,部分家長可能認為教育就是學校的事情而與家庭因素無關,這種認識偏差就可能導致家長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家庭只關注是否能夠給孩子足夠的物質條件,尤其是現在的留守兒童群體,父母外出打工只是為了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對于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以及精神需求等不夠重視,對于孩子身上的一些不良嗜好及行為等疏于管理。大部分留守兒童是由隔代進行看管,老人的思想觀念陳舊,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缺乏有效地溝通,這些都是誘發校園欺凌事件的重要原因。
(二) 家長的過度寵溺
在部分家庭中,家長對于孩子存在著過度寵溺的現象。對于成長期的孩子來說,家長的過度寵溺只會給他們帶來害處,對于他們性格的形成將會帶來巨大的影響,過度的寵溺將會導致學生缺乏同情心,恃強凌弱并且欺負弱小的性格。這部分學生在家里一直是處于上游的位置,在學校里他們也一直會延續著這樣的一種狀態,在人際交往中覺得自己是處于上風的位置,無法平等的與其他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當其他學生不聽任于他時,武力將是這部分學生達到目的的最終選擇。
(三) 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方式過于簡單粗暴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所以,家長的行為習慣等也都會被學生模仿。部分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方式過于簡單粗暴,通過暴力等方式來解決問題也是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相關資料顯示,對那些實施校園欺凌事件的學生的家庭行為進行分析,發現將近有70%的家庭曾經發生過家庭暴力行為。父母之間氣氛不夠和睦,往往存在爭吵打架等行為,這些粗暴行為都會給學生帶來非常不良的示范效應,讓學生也會形成用武力去解決問題的思想觀念。除此之外,當下非常流行“虎爸虎媽”以及“狼性教育”等教育觀念,當孩子存在著校園欺凌行為時往往不以為然,更可能會以此為榮,這就更加助長了欺凌事件的發生。
二、 校園欺凌事件的防護對策
(一) 完善法制建設,落實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
現階段,家庭教育立法已經成為全世界各個國家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國,也曾經多次提出來要加強家庭教育的法制建設,并且落實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目前尚未有明確的關于家庭教育的法律法規。作為家長,應該正確地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并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并且應該對孩子的思想教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家庭教育立法,這不僅是一份公益事業,它更是一份私益事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有通過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落實家庭教育的具體責任,才能使得家庭教育得到相應的法律保障并且落實到實處,同時防止家庭教育的邊緣化以及家庭責權的虛置化。
(二) 加強親職教育,提高家長自身的道德素質
上世紀早期,在一些西方國家提出了針對家長進行“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的專門教育,也被稱為是親職教育。家長自身的道德素質高低對于孩子的道德品行起著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家長的素質參差不齊,家庭的教育觀念也千變萬化,部分家長對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觀念仍然比較淡薄。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加強對于家長的親職教育,全面提高家長自身的道德素質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的。學校可以定期組織開展親職教育,例如邀請社會上一些專業機構團體等,對家長開展教育。教育的內容主要分為對家長的教育以及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兩個方面,重點突出家長的教育這方面的內容。孩子的不良行為與父母自身的行為等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要想把孩子教育好,改掉孩子身上的不良行為,家長必須做到帶頭模范作用。對于校園欺凌事件背后的道德品行問題,作為家長應該深思如何做好自己。
(三) 明確職責分工,加快家庭教育服務保障體系
從目前的家庭教育服務保障體系來看,普遍存在著著制度體系不夠完善,人員分工不明確,缺乏責任意識以及缺乏專業化程度等嚴重問題。因此,建立健全制度體系,明確分工職責,加快家庭教育服務保障體系勢在必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方面,雖然大部分學校都已經開辦了家長學校,但是往往卻形同虛設,只停留于表面形式,其功能卻未能夠全部發揮出來。另一方面,能夠提供家庭教育公共服務的產品存在著嚴重缺乏的狀態。因此,家庭教育服務保障體系的建設主要可以從家庭教育的管理、人員專業化培訓等方面著手。因此,針對上述所存在的問題,政府以及相關機構應該盡快行動起來,號召學校和社區等積極參與進來,分工合作,職責明確,培養專業化、多元化的人才隊伍,為建立完善的家庭教育服務保障體系而努力。
三、 結束語
校園欺凌事件是社會上一種影響極其惡劣的行為,對于受害學生所帶來的身體和心理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家長應該正確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校園欺凌所帶來的危害,從自身做起,用心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做好示范榜樣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周逸先.防治校園欺凌要從家庭教育抓起[J].家庭周刊,2017(9).
[2]黃冬,周俊山.破解校園欺凌,家庭教育不能缺位[J].教育周刊.基礎教育,2016(15).
[3]張嘉偉.中小學生心理素質專題[J].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曹慧巧,甘肅省定西市,甘肅定西市安定區福臺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