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學軍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技術手段被應用到生活用品當中,其中就包括照明產品。目前,市場中的照明產品種類越來越多,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和色彩,與此同時,因為照明產品藍光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多,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力,也導致很多照明產品的廣泛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基于此,本文將針對照明產品藍光危害檢測技術要求這一課題展開深入研究,并提出幾點有效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照明產品;藍光危害;檢測技術要求
中圖分類號:TM923.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4-0105-01
目前,LED產品的發展方向主要為高亮度和大功率,這就需要提高芯片出射光的輻射量度,但是隨著輻亮度的提升,LED產品對人體的光生物危害也會隨之增加,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如果藍光輻射的波長達到440nm后,就會出現光化學反應,而該反應則會損害人體的眼部,出現白內障、黃斑病變以及近視等多種眼部疾病,導致視力下降甚至是失明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下產生的眼部疾病很難經過有效的治療得到改善,由此可見,照明產品在認證的時候,需要加強藍光危害檢測力度,對于存在危險的燈具進行限制或者進行標記,避免藍光對人體造成危害[1]。對此,筆者將從藍光危害的概述入手,對藍光危害的類型以及監測技術要求展開以下綜述。
1 藍光危害的概述
目前,電子產品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如LED燈、數碼產品、收集、電腦等,這些電子產品放射的光線中含有大量的藍光,而這些藍光對使用者的眼睛將會造成嚴重的危害,增加黃斑病變、白內障以及近視發生的可能性。
(1)藍光引發眼部結構損傷。有害藍光蘊含的能量較高,這種高能量具有較強的穿透性,可以直接穿透晶狀體對視網膜造成嚴重的危害,危害主要表現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萎縮或者是死亡,如果光敏感細胞被殺死,就會出現視力下降的情況,嚴重的時候,會導致人們直接喪失視力,而且這種損傷無法通過治療技術恢復。此外,部分藍光被眼中的晶體吸收之后,就會出現晶體混濁的情況,進而導致白內障的發生,當藍光穿透晶體傷害視網膜之后,還會引發黃斑病變。(2)藍光引發視疲勞。鑒于藍光為短波光線的特點,導致視網膜中心位置并不會形成藍光聚焦點,但是在視網膜靠前部位則會形成聚焦點,因此,為了可以清晰的觀察事物,就需要使眼球長期處于緊張狀態,繼而導致視疲勞的情況發生,如果人們長期處于視疲勞狀態,則會加重近視的程度,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3)藍光影響睡眠質量。對人們睡眠質量具有促進和調節作用的一種激素叫做褪黑色素,如果褪黑色素的分泌量下降,就會出現失眠的情況,或者睡眠質量下降的情況,而褪黑色素的分泌剛好會因為藍光的影響,受到抑制,繼而導致睡眠質量下降[2]。
2 藍光危害的類型
目前,針對藍光危害的分類主要為四種,分別是0類、1類、2類以及3類,其中0類不存在危險,其輻亮度在100W·m-2·sr-1以內(包含100W·m-2·sr-1);1類屬于低危險類別,其輻亮度在1×104W·m-2·sr-1以內(包含1×104W·m-2·sr-1);2類屬于中度危險類別,其輻亮度在4×106W·m-2·sr-1以內(包含4×106W·m-2·sr-1);3類屬于高危險類別,其輻亮度超過4×106W·m-2·sr-1,燈造成危害的時間發生在極短的瞬間。就目前LED技術水平而言,暫時不會出現3類危險的情況,而且在日常生活中,0類以及1類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威脅,因此,2類危險是人們應該主要關注的危險情況,如果長期接觸并盯著2類危險的LED光源,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眼睛[3]。
3 照明產品藍光危害國際標準
在2006年的和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發布中對光生物安全測試基礎方法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其中就包括藍光危害的測量,規定中指出,測試的位置主要為200mm處和500lx處,鑒于測量位置并不單一的情況,在測量的結果當中,一定要表明此結果是在哪一處測量位置得出的。在2012年際電工委員會燈和相關設備技術委員會對照明產品藍光測量標準進行了修訂,該標準明確指出,200mm處為照明產品藍光危害的測量距離。反射型自鎮流LED等安全標準修訂文件于2015年出版,該文件中對藍光危害限值做出明確規定,在測試自鎮流LED燈視網膜藍光危害的時候,按照IEC/R6277標準進行。
4 照明產品藍光危害國內標準
生物安全國家標準是GB/T20145—2006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于2006年出版,在該標準中對藍光危害的測量方法做出了明確規定,其具體標準與C60598—1:2014的國家標準GB7000.1-2015燈具中的第一部分相同。
在GB7000.1-2015標準中對藍光危害做出如下要求:
(1)在第三章3.2.23中,以IEC/TR62778為分類標準,將燈分為具有閾值照度Ethr的手持式燈具和可移式燈具、固定式燈具以及具有Ethr條件的光源。并且應該將“不要注視兩者的光源”的警告標識標記在具有閾值照度Ethr的手持式燈具和可移式燈具以及具有Ethr條件的光源上,以便在維修的時候,可以直觀的看到警告標示,避免對眼睛造成危害。如果Ethr條件出現的距離為Xm時,在燈具制造的說明書中應該做出明確標注,標注內容為:燈具的安裝位置應使其不會長時間在小于Xm的距離被盯著看。
(2)在第四章4.24.2中明確指出,光源應該選用RG0和RG1兩類,如果以IEC/TR62778為分類標準將燈分為具有閾值照度Ethr的手持式燈具和可移式燈具、固定式燈具以及具有Ethr條件的光源的時候,在計算燈具和RGl與RG2間邊界的距離Xm時,應該按照EC/TR62778進行附加評估,并且標注“不要注視兩者的光源”的警告標識。
5 照明產品藍光危害的具體情況
據相關數據表明,在56批LED臺燈中,有55批藍光危害等級在2類以內,占據總量的98.2%,其余1批藍光危險等級為2類,占據總量的1.8%。在日常使用中,2類以下的燈具不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因此不需要標記警告標識,但是對于2類以及2類以上的燈具,應該標記警告標識,標識內容為不要注視亮著的光源,防止使用者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注視光源,損害眼睛。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藍光手電筒中,有三分之一的手電筒藍光危險為2類,在這些產品上,需要標記警告標識。區別于其他類型的照產品而言,手電筒屬于手持式燈具,人們在使用的時候,很少將燈管照向自己,因此使用者自身受到傷害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對于迎面而來的人們將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6 評估藍光危害
在相關文件中明確指出,燈具認證必須進行藍光危害測試,該要求實施于2017年1月1日,經過檢測的燈具,需要按照要求標記警告標識,如果燈具的危險等級為2類以內,則安全標識不需要更新,如果燈具的危險等級為2類以及2類以上,需要將使用距離標記在固定式燈具上,將警告標識標記在手持式燈具或者可移動式燈具上。
7 結語
綜上所述,照明產品在改善人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其主要威脅的部位為眼部,人們受到藍光的影響,將會出現黃斑病變、白內障以及近視等多種眼部疾病,同時睡眠質量也會受到藍光的影響,進而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在燈具認證的時候,需要加強對藍光危害的檢測力度,并且對于藍光危險在2類以及以上的燈具,需要標記相應的標識,明確安全的使用距離,進而最大限度的確保使用者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俞安琪,陸世鳴,李妹.國際照明產品標準的變動給了LED照明產品更好的發展機遇及挑戰[J].照明工程學報,2014,25(04):1-5.
[2]馮榮標,陳濤,陳偉,萬國江.高顯色全光譜LED特性及其對解決藍光危害的貢獻[J].光源與照明,2016,(1):7-10.
[3]童昌興,朱騰飛,蔡怡,慎月強.室內照明用LED照明產品的光生物安全研究[J].照明工程學報,2015,26(4):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