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祥宇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伴隨著數字檔案需求的日益增多,數字檔案系統得到了迅速發展,對數字檔案信息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字檔案信息服務直接影響著檔案用戶信息權益的實現。本文分析研究了智慧城市的云數字檔案館建設。
關鍵詞:智慧城市;云數字檔案館;建設
中圖分類號:G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4-0046-01
檔案建設是國家基本戰略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檔案館作為重要的檔案信息保存基地,開展檔案建設工作,不僅有利于有效利用重要的檔案資源,而且對檔案信息資源的長期保存和城市歷史背景的延續具有重要意義。數字檔案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檔案信息管理模式和組織形式。它是近年來檔案學界的熱點之一。
1 概述
1.1 內涵
集成智能城市和數字檔案館的概念,總結了數字檔案的內涵基于智能概念。檔案管理,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利用先進的概念,城市高度的智慧智能技術集成,因此,數字檔案館的建設智慧城市的建設,檔案信息進入信息流動的智慧城市,政府、企業和公眾提供個性化的、動態的和多樣化的檔案信息服務,是檔案信息基礎設施、豐富的信息資源,檔案和其他部門協調、公眾參與和高度的關注數字檔案的價值博物館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1.2 特征
(1)利用物聯網技術構建智能檔案大樓,對檔案實體進行自動化、智能化管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了電子文件的自動采集、存儲和索引。(2)海量檔案信息的處理能力。也就是說,我們使用云計算、數據挖掘、智能模糊識別等智能計算技術來快速、集中、準確地分析、處理和控制海量的檔案數據,并進行智能控制和處理。(3)檔案信息資源的相互聯系與整合、交換與共享及相關應用。文件管理系統的創新和高帶寬固定網絡,無線網絡和移動通信網絡,如網絡技術支持系統建設技術平臺認證,目錄交換,建立檔案信息系統之間的層次結構,促進大規模數據文件的分布。在城市的不同角落轉讓、交換和共享,為檔案的應用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1]。
2 智慧城市的云數字檔案館建設
2.1 檔案形成文件
檔案結構非常復雜,可以是不同的國家機構和社會組織,也可以是個體,他們可以成為檔案的創造者。不同文件制造商形成的文檔的數量和類型不同,因為它們的生產實踐有不同的大小和需求。同時檔案意識、職業道德、教育水平、技術手段和工作習慣等方面各不相同,其構成的檔案載體和書寫材料也不盡相同。這些都決定了文件載體的類型和質量,直接影響了數字檔案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服務方法。因此,檔案形成是數字檔案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生態因子。雖然檔案并沒有直接參與數字檔案的管理和運作,但它們直接影響到整個數字檔案生態系統的建設,決定了數字檔案生態系統中檔案信息資源的質量,檔案制作者是數字檔案生態系統的基礎[2]。
2.2 城市記憶概念的數字化文獻資源管理
數字圖書館項目系統的總體規劃,提出長期努力的目標,計劃大規模的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的積累,提供權威的歷史文化名城文學通過特殊的網站,建立一個開放系統的城市記憶,抓住當地的歷史和文化的制高點,更好的發展和繁榮的文化服務。檔案資源為基礎,通過收集的書籍、報紙、期刊、音像和其他城市的文化載體的文學歷史,建立一些特殊的數字圖書館,通過互聯網和電子政務網絡,提供數字文學城市歷史和文化方面的服務社會。檔案的核心價值,與圖書館和其他信息存儲中心不同,是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長期使用。它著重于電子檔案的背景信息的捕獲和封裝,各種數據資源的分層存儲,基本硬件和軟件檔案庫的形成,以及建立長期使用的技術平臺支持信息(或系統)。此外,應該建立數據遷移平臺,建立數字檔案遷移平臺的權威,定期進行數據采集的布局轉換和遷移,以確保數據在不斷變化的軟件和硬件系統中能夠正確讀取,電子文件背景信息收集歸檔、電子文件的形成、傳輸、養護、存檔、存儲、轉移到檔案室博物館和檔案管理、電子文檔的標準化管理、解決元數據收集、電子文件保真等問題。利用圖書館管理模式,探索部門的業務檔案數據庫,明確界定各部門重要業務檔案數據庫管理的范圍和模式,并將長期保存價值業務檔案數據庫放入圖書館。解決互聯網網站信息收集和歸檔的問題,收集電視新聞節目,實現對高清晰度視頻的自動采集、存檔、文本新聞采集和存檔。執行本地重要的業務數據庫和網站信息歸檔。
2.3 大數據數字檔案信息安全保護
(1)數據內容的安全性。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數字檔案的數據存儲和利用將更以云為基礎。在云這個完全虛擬的環境中,數據文件更容易受到高級持久性威脅的攻擊,威脅是黑客竊取核心數據以獲取特定對象的目的,長期、有計劃、有組織地竊取數據,從而導致文件信息泄漏或惡意使用。這需要結合現代網絡安全技術的大數據的方式,比如添加一個通用的日志服務,大可以實時關聯引擎和基于細粒度的云計算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的技術,記錄、存儲的數據文件進行了分析,主要的動態異常和潛在威脅,快速檢測和威脅和入侵檢測的實現快速和及時的響應。(2)使用數據安全保護。大數據環境下的檔案工作是時效性和便利性,但在數字化檔案資源、知識產權風險、信息篡改風險和個人隱私風險等方面,將面臨更大的風險。這需要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幫助下,通過使用加密技術來保護數據文件,以及權限管理的應用服務在使用服務過程(權限管理服務),這是一個合作與應用程序來保護數字內容(是否)安全技術。該技術可以實現檔案數據的內部或外部檔案,無論是在存儲狀態或傳輸過程中,還是在使用中,始終受權限保護,從而實現端到端的信息安全保護。(3)技術的保護,構建安全環境,主要目標是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大數據的時代,信息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數字檔案從身份生命周期的角度考慮全方位的管理,努力成為全面的數據安全性,而不是依靠一個監控軟件,以防止數據泄漏或只在關鍵階段的控制。身份生命周期管理模型是一組集成的訪問控制和身份管理解決方案,包括賬戶創建和權限分配的許多方面,身份驗證和訪問控制、用戶行為審計、角色變化和賬戶管理,幫助數字檔案安全有效地解決動態環境下的身份和訪問管理的問題,因此,有效保護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3]。
3 展望
從信息生態學的角度研究了數字檔案的特點和發展軌跡。研究思路和方法正受到更多學者的關注。對數字檔案生態系統的研究越來越多。對檔案學術界的關注。目前,各級各類研究課題的研究課題(如省社科基金、省檔案局的科技項目選題)都能清晰地反映出這一學術熱點。在研究領域,我們不僅要關注技術前沿,還要警惕技術的思維。我們應該以檔案的原始記錄作為出發點,以傳承社會記憶為目的,構建數字檔案生態系統的平衡機制。研究方法,本課題多用于定量分析方法,在數字檔案生態系統博物館中多因素交互作用研究;同時,應注重實證研究,分析生態因素對系統平衡功能的維護,有利于制定具體的建設計劃、目標系統和評價體系等。作為行業自律的參考作為個人信息保護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保護的方式是良性互動。在自律機制的構建中,可以對其進行檢驗認為行為規則是核心,信用體系是載體和組織,安全的基本模型,通過資格審查,行為準則,行業標準,信用體系、職業培訓等手段,高效、系統地保護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指導重點單位特別是秘密,并著重于加強可能的接觸對大眾個人信息和秘密檔案的監督與教育。
4 結語
本文討論了數字檔案生態系統的建設,希望該研究能有助于數字檔案的健康運行,為我國檔案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發展和建設深入,智慧的檔案將會在我們的期望水平之前顯示出來,在新時代的幫助下為黨的責任服務,為國家為人民服務。
參考文獻
[1]茍俊杰,李維娜,郝智慧.基于知識生態系統的數字檔案館構建[J].辦公室業務,2014,(16):51-53.
[2]倪代川,金波.論數字檔案館生態系統的功能[J].檔案學研究,2013,(4):64-69.
[3]陳疇鏞,周青.智慧城市建設:主導模式、支撐產業和推進政策[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