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敏
本文選擇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及分析指標作為研究對象,試圖初步建立現金流量表分析基本框架。本文主要運用理論研究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首先,從現金流量表的作用及功能出發,、理論上探討建立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體系以及指標評價體系,然后進行問卷調查,采用專家評價法對理論上建立的分析指標體系進行驗證和校正。
幾年來,我國學者對現金流量表分析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一個大家所接受的基本分析體系,已提出的現金流量表分析方法仍然存在許多缺陷,主要表現在現金流量表分析的分析目標不明確,分析指標設計不合理兩個方面。本文采用理論分析和評價相結合的方法,研究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及分析指標,建立了以獲現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質量、財務彈性為分析目標的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以實現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三大主表分析的有機結合。
從國際會計準則及我國會計準則對現金流量表編制目的的說明來看,現金流量表分析評價的首要目標應該是獲現能力評價。根據一般評價方法,獲現能力評價可以將現金流量表反映的現金流量與投入資源或相關業務相比較,比如說,反映資產獲現能力可將企業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資產平均余額相比較。在傳統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的分析中,我們將銷售收入與投入資源或業務相比較,獲得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將營運能力評價指標與獲現能力評價指標相比較,相同之處是這些指標都反映企業利用資源獲取經營成果的能力,不過,營運能力指標反映的是權責發生制下的經營成果,而獲現能力反映的是收付實現制下的經營成果。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把獲現能力評價視為營運能力評價的補充。
獲現能力分析的另一類特殊形式是利潤的獲現能力,即利潤為企業創造現金凈流量的能力。一般分析的方法是將現金凈流量與利潤額相比較。從分析方法來看,我們也可將這類分析視為現金凈流量對利潤的保障程度,即企業產生賬面利潤時,是否有實實在在的現金流入。由于這類分析對報表使用者來說有特殊的作用,我們把這類分析另稱為盈利質量分析。可以看出,盈利質量分析是對傳統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盈利能力分析的補充。
企業獲取現金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支付的需要。因此,現金流量表分析的另一個目標是支付能力分析。企業支付現金主要用于償還債務,支付股利,應付一些偶發性支出和投資機會的需要,以及某些資本支出的需要。從現金支付的用途來看,支付能力分析又可細分為:(1)償債能力分析,分析企業能否籌集資金償還債務。(2)財務彈性分析,分析企業能否靈活籌集資金應付偶發性支出,股利支出,以及捕捉投資機會。(3)發展能力分析,分析企業能否籌集現金滿足企業發展的資本支出需要。基于現金流量表的償債能力分析著重點是分析企業現金能否滿足償還債務的需要,比基于分析資產、流動資產、速動資產對債務的保障程度的傳統償債能力分析更能直接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因此,我們可將現金流量表的償債能力分析視為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償債能力分析的補充。
企業現金流量表分析主要是分析現金的來源及運用,從企業現金流量的來源和運用角度出發,我們可以構建由獲現能力分析、盈利質量分析、償債能力分析、財務彈性分析、成長能力分析組成的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體系。對于有些學者提出的其他分析目標,通過分析都可歸納到上述5大類分析目標中去。
傳統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分析基本目標包括營運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結合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體系,我們可構建三大主表的營運(獲現)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盈利能力(盈利質量)分析和財務彈性分析及成長能力分析的目標體系。
本文對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的建立采用如下的方法及步驟:第一步,從已發表的現金流量表分析研究文獻中檢索出52個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對這52個分析指標進行分析、研究,再從中選出31個理論上比較合理,實踐上比較可行的分析指標。第二步,對已篩選出的31個指標進行重要性排序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目的是試圖根據專家評價法建立更簡練、有效的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
1.獲現能力分析指標,包括銷售現金比率、總資產現金流量率、資產現金流量回報率、資本金現金流量比率、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折舊攤銷影響系數、現金凈流量增長率、現金流人流出比率。
2.償債能力分析指標,包括現金比率(也叫即付比率)、現金流量比率、流動資產現金比率、全部債務現金流量比率、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
3.盈利質量分析指標,包括凈利潤經營現金比率、營業利潤實現比率、銷售收現比率、營運指數、現金流入結構比率、現金流量偏離標準比率。
4.發展能力分析指標,包括再投資現金比率、投資適當比率、現金投資成長率、經營或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增長率、現金流出結構比率及經營、融資與投資比率。
5.財務彈性分析指標,包括現金滿足投資比率,購貨付現比率、現金股利支付率、現金股利保障倍數、外部融資比率、自由現金流量增長率。
各指標實際應用程度按得票率多少從大到小排序為:銷售現金比率、銷售收現比率、現金流量比率、即付(現金)比率、現金流出流入比率、現金流人結構比率、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總資產現金流量率、凈利潤經營現金比率、現金流出結構比率、營運指數、營業利潤實現比率、現金滿足投資比率、折舊攤銷影響系數、全部債務現金流量比率、投資適當比率、購貨付現金比率、現金凈流量增長率、流動資產現金比率、自由現金流量增長率、現金投資成長率、現金股利支付率、經營或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增長率、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本項問卷調查統計顯示:①大部分被調查對象使用過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這說明被調查者具有現金流量表分析方面的專門知識,調查結論是有效的。②被調查對象沒有提出新的分析指標,這說明我們在問卷調查中提出的31個指標是比較全面的。
1.根據現金流量表的編制目的及提供的信息特征,現金流量表分析的主要目標有:獲現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收益質量分析、財務彈性(發展能力)分析這四方面的分析構成現金流量表分析的一級目標體系。
2.獲現能力分析主要反映企業資產、投資人投入資金、以及各項業務的獲現能力,主要指標有:銷售現金比率、總資產現金流量率、每股經營現金流量(資本金現金流量比率)。獲現能力分析是對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營運能力分析的補充。償債能力分析主要反映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特別是償還短期債務與利息的能力,現金流量表的償債能力分析是對使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指標進行償債能力分析存在不足的補充,主要的分析指標有:即付比率、現金流量比率、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盈利質量分析是對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的盈利能力分析的補充,主要指標有:凈利潤經營現金比率和營運指標。財務彈性(發展能力)分析主要分析企業的支付能力(債務支付能力除外),主要分析指標有:現金股利支付率和再投資現金比率。
3.采用理論分析和專家評價相結合的方法,研究現金流量表分析目標及分析指標,建立了以獲現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質量、財務彈性為分析目標的現金流量表分析指標體系,以實現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三大主表分析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