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君
P2P網絡借貸(peertopeerlending)指資金的個體供給者和需求者借助網絡平臺實現的資金借貸。P2P網貸極大地擴大了金融交易邊界,有效降低了金融活動的交易成本;另外,P2P網絡借貸也最能體現互聯網金融精神,不僅促進了金融市場化進程,同時也加快了金融脫媒的趨勢。但是,隨著P2P網絡借貸行業的爆發式增長,在該行業中的壞賬、跑路等各種負面消息也紛至沓來;同時,不完善的信用體系導致了違約風險轉嫁給網貸平臺,加上我國目前的征信體系尚不完善,以及行業的監管不力等原因,P2P網絡借貸行業的企業破產現象頻繁發生,這極大地阻礙了我國P2P網貸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針對我國P2P網絡借貸在現階段所面臨的風險加以研究和控制是極為迫切的。
在國外,Freedman和Jin經過分析Prosper的相關數據,指出了在P2P市場中,由于市場中的投資人很難充分利用公開信息,進而導致了市場的有效性不足,但是相關投資人卻表現出了極強的學習能力,并且不斷提高其在對信息的分析和利用等方面的能力;GAO的相關研究顯示出,與傳統金融體系相比較,P2P網絡借貸主要會產生兩方面的風險,一方面是關于信息的真實性,另一方面是針對違約貸款的追索。
對于國內學者在這個方面的研究,繆蓮英和陳金龍通過使用國外常用的數據和方法,經過實證分析了在P2P網絡借貸中,社會資本機制將會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第一財經研究員李鈞通過結合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發展特點,著重分析了我國P2P網絡借貸目前所存在的風險和問題,其中包括非法集資的法律風險、擔保與關聯風險、小額信貸的技術風險、財務披露風險,以及產品異化風險等,并且在其與團隊所出版的2013和2014年的行業白皮書中,對于。上述風險也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張國文重點分析了中國P2P網絡借貸中所存在的非法集資、監管缺位等方面的問題。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現有的研究大多數都是建立在小額信貸和社區金融的理論假設條件的基礎之上;但是,伴隨著大量機構投資者的進入,以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之前所得出的研究結論引起了眾多相關學者的爭議。并且,我國目前的P2P網絡借貸發展模式更多還是來源于監管體制下的監管套利,與國外P2P網絡借貸平臺相比,更加具有本土特點,這也造成我國P2P網貸行業所面臨的風險與國外存在著一定的差別。
在美國,P2P平臺受SEC監管,有苛刻的信息披露機制和400萬美元保證金要求,與國外不同的是,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尚在建設中,銀監會負責監管P2P平臺,但目前尚未出臺監管細則,監管缺位,對于P2P網絡借貸平臺只有普通企業的準入門檻;中國的P2P網絡借貸尚處于法律空白期。加上國內金融市場僵化,融資難、缺少投資渠道;征信體系尚不健全,且央行征信不向P2P平臺開放,平臺只能以線下審核為主。
在西方發達國家,社會信用體系較為健全,對于P2P網絡借貸的發展具有較好的約束作用。但是,中國的信用體系建設還處于進行時,各方面的建設還很不完善。現階段,我國央行的征信系統主要還是為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服務,并未對P2P平臺開放,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相關數據還未能被納入我國央行的征信系統;加之中國目前尚未出臺監管細則,監管缺位,征信體系等基礎框架缺失;對于P2P網絡借貸平臺只有普通企業的準入門檻,并且,其中的部分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對借款人的資信并不能合理的評估,極易造成潛在的壞賬風險。
一方面,網貸平臺為滿足借款人和投資者的需求而選擇了風險較高的運營模式,從經營不善的網貸平臺來看,其主要存在自融、拆標、技術短板三大風險性的運作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監管體系尚未建立,一些平臺渾水摸魚蓄意欺詐。
相比銀行體系的擠兌有中央銀行作為最后的擔保人,網貸平臺僅能依靠自身或及其相關的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進行償付,從支付能力上本身就存在疑問。一旦借款人逾期還款或者投資者集體擠兌,以自融和拆標形式經營的網貸平臺資金鏈條極易陷入斷裂的困境。
就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控制而言,主要從國家,網貸平臺和個人三方面著手進行。
1.加快完善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相關法規政策。加快出臺并完善專門針對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相關政策法規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針對借貸利率的限制以及相關費用的收取方式方面;同時,相關部門也應該敦促網絡借貸平臺提高相應的保證金,以防平臺出現難以預測的風險。
2.金融監管部門應該加大對網絡技術濫用的懲罰。網絡技術濫用作為影響人們對P2P網絡借貸平臺信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危害互聯網金融的穩定性,同時也會危害人民利益,觸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因此應該加強相關領域的監管。
3.金融監管部門應建立完備的P2P網絡借貸平臺及相關信息的披露機制,為人們對其預期提供合理的依據。
1.提高技術研發的能力。P2P網絡借貸平臺是基于互聯網平臺發展起來的新型行業,它面臨著金融創新和技術進步等方面的挑戰,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推陳出新是網貸平臺要持續健康發展的首要保證。
2.注重引進高素質,高層次的專業人才。從現階段發展較好的市場主體來看,擁有高水平的管理團隊、來自名校的高端人才,以及來自傳統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人才,是平臺得以取得成功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P2P網絡借貸行業,有利于為該行業注入新鮮血液,促進該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人們更要緊跟時代,學習相關的網絡技術,增強自身安全意識,有效辨別身邊的“陷阱”。新時代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而金融行業的穩定性相對較弱,深度學習相關專業知識使得在面對“互聯網金融”問題時不是面對一個“黑匣子”操作,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減少人們的操作難度,也可以有效避免落入金融陷阱,增強人們面對風險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