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施傳新
傳統的內部審計一般都是通過財務審計的方式來對企業進行差錯防弊的,而財務審計一般都是針對企業的過去而言的,且財務審計的內容主要是關于財務的記錄,主要是關于一個企業以往的盈利或是虧損狀況,對企業而言,財務審計主要起的是保護企業的作用。可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企業管理也將重心轉移到了戰略管理上面,企業的管理者必須要為企業做長遠打算,做一個長期的戰略計劃。所以,從這點出發,目前企業的內部審計應該把重心都放在企業的風險管理上,以便更好的為企業管理者服務,這將是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受托責任轉變的一種外在表現。
內部審計其實是一種確認以及咨詢活動,它具有獨立性和客觀性,目的在于提升企業的價值以及完善企業的運營。內部審計一般都是利用系統的、正規的方式,來幫助企業評價、把控、管理企業的風險管理,最終協助企業實現其企業的目標。
一個企業在朝著其目標發展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問題以及難題,這時就需要進行風險管理了,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文化以及風險管理體系對一個企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1.相互制約的關系。企業的內部審計是以國家的法律規定以及企業的相關制度為依據,對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以及管理制度進行監督和檢查,依照審計工作的原則,把一切違反行為公布于眾,確保企業可以正常運行。內部審計可以減少企業出現違法亂紀的情況,可以保護國家和企業的財產免受損失。對一個企業進行內部審計檢查,可以有效的減少該企業出現違法亂紀的情況,這樣不但有利于企業的未來發展,同時還能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守法意識,與此同時還能保證國家的財產不受損壞。內部審計可以及時的發現該企業在經濟活動中所犯的錯誤,確保企業信息真實、可信、合理、合法,還能及時的反映出企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糾正。現實中的一些企業,不僅企業資料信息是造假的,就連賬本也存在“賬外賬”、“兩本賬”、小金庫的情況,所以,必須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監督和檢查,與此同時,還必須提升會計和審計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
2.相互配合的關系。內部審計跟風險管理相互配合,協助紀檢監察部門嚴厲打擊經濟犯罪的行為。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通過合同審計、物資審計、責任審計等一系列的審計工作可以發現企業當中所存在的浪費、貪污、違規、違紀等不法行為,并及時向上級報告,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內部審計可以抓住企業的重心、加強企業的管理力度,還能加強非生產性物資的采買情況。內部審計可以監察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并發現漏洞以及弊端,且及時提供合理、有效的解決方式,還能制約相關企業人員,讓他們遵紀守法,一切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完善采購部門的規章制度,并提升了其工作的效率,減少了企業的成本。與此同時,還能及時的彌補漏洞,提升收益,促進企業健康的發展,降低企業的市場風險。
3.相互促進的關系。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可以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是可以促進完善企業內部的管理系統。從財務審計以及效益審計這兩方面可以發現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一切問題,針對所發現的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降低支出,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其二是可以促進企業經濟責任制度的完善以及執行。從經濟責任審計中可以發現企業制度中所存在的問題,然后向上級部門反應情況,針對責任的歸屬以及制度的執行等問題予以明確。
1.宏觀調節的作用。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應該是一個獨立的部門,它屬于企業管理層以及各部門中間的部門,不受企業各部門的約束,不從事企業的業務活動,這樣就能完全發揮它的自身特點:綜合性、預見性、長遠性,然后從客觀的角度出發,對企業的風險管理以及企業制度體系做出長遠的計劃,幫助企業的管理層更好的把握企業風險以及做出決策。
2.發揮顧問的作用。企業對內部的控制主要是依靠內部審計來起到作用的,同時內部審計也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部分。審計的工作范圍涉及的比較廣泛,從企業的生產管理到各個部分的工作流程,所以它對企業生產管理中的一些風險點也最了解,而且企業的所有部門中只有審計部門可以對企業進行風險評估以及給出風險對策。
3.化解風險的作用。內部審計的工作和職責就是為企業化解風險,所以化解企業的風險就是內部審計的責任,在進行內部審計工作的時候,重點是評估企業風險系統的完整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及時準確的找出內部系統的錯誤以及缺陷,并加以完善,以便企業可以避免風險的出現。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電建企業也開始“走出去”發展,由于企業的生存環境變得愈發復雜,導致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風險也會越來越多。因此,本文通過對企業的風險進行評價以及改善來協助企業更好的規避風險,讓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中完全的發揮出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