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交通運輸廳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安徽交通運輸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優、成效最好的時期。交通建設投資接連邁過5個百億元臺階,近兩年穩居800億元以上,累計完成投資3896億元,是上個五年的2.9倍,累計新增高速公路1463公里、新增一級公路2393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7.1萬公里,其中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建成5.5萬公里,覆蓋全省3.1萬個較大自然村/撤并村,交通建設的高速發展對內部審計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廳在內部審計制度化、信息化建設上做了一些探索,現簡要報告如下。
近年來,我廳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有關加強內部審計規定,結合我省交通實際,不斷健全內部審計監督體系,增強內部審計監督效能。
一是完善內部審計工作制度。去年我廳出臺了《關于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施意見》,從完善內部審計工作機制、加快推進內部審計工作轉型升級、深入推進內部審計全覆蓋、強化審計問題整改和結果運用四個方面對內部審計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中國審計報以《強化問題整改和結果應用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出臺意見加強內審工作》為題進行了專題報告。
二是加強領導,促進審計結果運用。去年我廳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內部審計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研究制定內部審計年度計劃,統籌協調我廳內部審計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指導、推動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督促內部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強化內部審計結果運用。
2017年,我廳繼續實施內部審計全覆蓋,全年共完成審計項目145個,審計總金額199.83億元,查出問題金額181.5萬元,節約投資5248.9萬元,向被審計單位提出審計意見建議被采納69條,促進完善規章制度12條。
一是開展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2017年起,我廳對廳直單位開展三年周期輪審,去年完成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質監局、廳機關服務中心2014~2016年度預算執行和財務收支情況審計。同時廳直單位對其所屬單位開展兩年周期輪審。
二是開展離任審計全覆蓋。對廳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實行全覆蓋,做到有離必審,凡審必嚴,同時探索開展廳管干部任中經濟責任審計。
三是推進建設項目審計全覆蓋,對交通建設項目,建立由審計機關主導、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協同、社會審計參與的審計全覆蓋機制,對重點項目實現跟蹤審計全覆蓋。
四是積極推進審計整改工作,著力構建整改聯動、督促檢查、對賬銷號等工作機制,推動審計查出問題全面整改到位。把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納入年度考核,作為對廳直單位綜合考核的重要依據,定期開展廳直單位審計整改督查,切實抓好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同時推動審計發現的違紀線索、紀檢部門日常掌握與審計相關的廉政風險雙向移交,提高監督效能。
近年來,我廳為有效解決審計任務與審計力量供需不平衡的矛盾,積極推進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探索構建“預算—財務—審計—評價”一體化管理平臺,管理平臺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系統財務及所屬單位預算數據庫,逐步建立廳屬各單位預算執行實時監控、動態監測的信息化系統,二是內部審計管理平臺,以預算數據庫、計劃項目庫、協審庫、被審計單位庫和法律法規庫為基礎,建立面向委托單位、中介機構和被審計單位三方用戶的審計管理平臺。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合理配置審計資源。運用管理平臺的計劃管理功能,在管理平臺按照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工程審計、績效評價、專項審計等類別形成年度審計計劃,同時在管理平臺中設立中介機構人員庫,委托單位在選擇中介機構時可以直接選擇中介機構人員,確保審計人員配置的合理性,實現對審計項目的科學規劃。
二是科學開展審前準備。下達審計通知書前,要求被審計單位在管理平臺上提供審計資料清單,并在線進行審核,對不具備審計條件的項目要求被審計單位及時補充資料,中介機構在接到審計任務后,及時制定審計實施方案并由委托單位審定后予以實施,進一步提高審計效率。
三是強化審計過程管理。現場實施過程中,要求審計人員及時上傳審計底稿和審計發現疑點,通過審計月報和旬報的方式及時掌握審計進展情況,對現場實施時間超期提前進行在線預警,同時在管理平臺中設置政策法規庫,對審計發現問題定性進行分類,確保問題定性合法合規。
四是強化問題整改和成果運用。對審計發現問題實行清單管理,對被審計單位整改情況進行動態預警,同時生成電子檔案和臺賬,對審計問題分布情況、建議采納情況、整改完成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為后續審計提供參考借鑒。
雖然我廳在內部審計的制度化和信息化方面取得一定成績,但與交通運輸部要求和監管需要還有不小差距,下一步我廳將學習借鑒各兄弟省區的先進經驗做法,全面提升我省交通運輸內部審計監管水平,為安徽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建設交通強國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