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要:人們將二十一世紀表述為創新的世紀、競爭的世紀。創新的關鍵在于人才,人才的培養則要靠教育。我們的學生只有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技能,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本文立足中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從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實踐出發,更新教育觀念、創設新的教學環境、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等方面試析了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中職生;創新;能力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將民族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西方國家正在利用原有的優勢,積極倡導、發展人們的創新思維,力圖保持他們在這場新的人類變革中的領先地位。我國也非常重視發展創新教育、培養創新能力。1995年江澤民同志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提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薄懊鎸κ澜缈萍硷w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能力提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的高度來認識。
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改變著我們原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時也改變著我們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我們的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學習成績、畢業文憑不再是評價人才的標準,創新能力逐漸成為知識經濟時代評價人才的最高標準,讓學生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和競爭,成長為新時代的人才,就必須在教學上進行創新。
在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無論是作為計算機專業的必修課,還是作為非計算機專業的公共基礎課,都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和認可,由此可見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新精神方面,計算機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中職院校面向社會、面對就業,沒有升學壓力,教師有更多地大膽實踐和探索創新教學嘗試的空間。
一、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
計算機教師要樹立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是終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推行創新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計算機教師掌握扎實的計算機學科知識,了解計算機發展的新動向,同時掌握教育心理學、教育學理論,充分運用“羅森塔爾效應”——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贊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并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在每堂課即將結束時,對學生們的課堂作業進行點評、展示。當自己的作品出現在投影儀或網絡上時,學生們將獲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以此激勵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努力探索新的技巧和操作方法。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產生了重大變革。首先,傳統的班級教學發展成為班級教學、小組教學、遠距離教學、網絡教學等多種組織形式的教學。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了客觀條件。
二、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培養中職生創新能力
培養中職生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教師鼓勵、指導學生靈活運用課程所學知識、大膽整合知識從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在學生中以組為單位進行競賽,充分發揮“頭腦風暴”的作用,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啟發思路,以實現解決實際問題與培養創新能力的有機統一。指導學生用計算機編輯文稿,用窗口畫筆畫出簡單的彩圖和制作書簽,卡片,用計算機建立自己的學習檔案,幫助老師完成考試成績的計算與管理,借助Photoshop、CorelDRAW等專業軟件為學校、班級活動設計宣傳海報。通過輔助教學,來發揮計算機的工具性優勢,淡化學科本位意識,根據現有條件盡可能地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向學生提供形象直觀的感性知識和大量材料,這不但能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教學內容,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直覺力。通過解決學習上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創建良好的計算機教學環境
如何在中等職業教育中推行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中心的素質教育,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項歷史使命,我們必須把增強創新能力提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計算機學科是一門飛速發展的新興學科,它的靈活性和多變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產生了重大變革。由原來以教師為中心的,基于知識歸納型或演繹型的講授式教學方法轉變為基于 “情景創設”、“主動探索”、“協作學習”、“會話協商”、“問題提出”等多種新型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綜合運用。
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三兩天、一蹴而就的,必須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對中職生在校學習期間影響最大,教師應注意在實際教學實踐中以樹立創新教育觀、大膽改進教學方法為起點,有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鼓勵中職生大膽創新,尊重他們的創新成果,從而使他們的創新素質水平得到不斷提高,為他們走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麻清香.淺談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職業圈,2007(19).
[2]李效生.計算機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培訓,2005(12).
[3]程容斌.計算機教學中如何提高學員的創新能力[J].大學時代(B版),2006(03).
[4]冀萍.計算機創新教育[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03).
[5]程秀琴.計算機創新教育需要創新型專業教師[J].職業教育研究,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