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生
摘要:為了適應中國改革發展的需要,舊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課本的教學需要。教師要進入一個改革的新時代,因此,英語教學的很多方面都需要改進。本文主要探索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英語教學;中心;初中
一、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目標
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研究、如何創造,教會他們如何獲取、精選、綜合和分析有用的知識和信息,使他們具有在綜合、分析、學習、研究過程中積極思維的能力。語言是一個系統,要讓學生學會通過比較把所學的各個部分、各個項、各個詞句聯系起來,既便于記,又便于用。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英語和漢語、英語和英語的比較,從而揭示英語的系統,深入英語的本質。教師應避免把現成的結論喂給學生,而應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發掘知識的因果關系,找出結論。
二、多贊美、多鼓勵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農村中學很多初中學生英語基礎太薄弱,以致上英語課他們聽不懂英語,不是睡覺、開小差、就是看其他書籍。對這部分學生,教師不能作“差生”定論,更不能用批評、挖苦和懲罰的方式去排斥他們。相反,更需要教師去了解他們,關心他們,從正面引導他們積極上進。在課上或課下不要吝惜使用“Good”、“Very?good”和“You?are?clever”之類的贊美詞,同時,教師要注意從學習過程的各個方面,多贊美、多鼓勵學生,如:“你讀得很流利!”,“你發言聲音很響亮!”,“你在小組討論時很活躍!”等等,這種激勵性語言就像催化劑,能大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學之有味。
2.多鼓勵,讓學生想說、敢說。農村中學學生英語基礎差,再加上害怕心理,他們在課堂上根本不敢讀、不敢說。為了讓學生的嘴動起來,我從點名要求學生發言開始,到要求每個學生在課堂上發言,不管講對還是講錯,不管是英語還是中文,我都記錄起來,到半個學期,統計發言次數,看誰的發言多,以此作為評定學生的平時成績的依據。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打破了沉默,敢于發言了,課堂氣氛活躍了。代寫本科論文然后,在課堂上設置一些從簡單到復雜的問題讓學生用英語回答,比誰回答的次數多,正確率高,從而激發學生“想說、敢說”的熱情,實現課堂的最佳教學效果。
三、教學過程應豐富多彩,讓學生積極參與
1在教學過程中我把我們班各組內每前后兩排四人編為一個小組,四人輪流當組長,每人一周,負責檢查、監督組內各同學完成學習任務和統計組內同學的測試成績。
2.課堂討論時,前一排學生向后轉,四人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
3.抽學生回答問題時,組內同學可以討論、提醒和補充,回答情況代表小組成績。
4.教學評價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集體評價,評價在教學過程中隨時進行,評價的標準、形式、方法更為多元化,從過去的只看分數的高低,到更為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投入程度及進步程度等,在練習、提問、討論和作業后都要及時評價,及時反饋。這樣,基礎較差的學生才能切實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進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四、要不斷強化訓練讓學生學有所得
在日常教學中,我增加了語言實踐課教學。如訓練學生的口頭造句能力,教師先提問:“Where do you come from?”學生根據各自的愿望做出不同的回答:“I?come from?Heyuan/Shenzhen/Zhuhai,etc.”。通過不斷的訓練,學生大膽講,樂意講,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在語言實踐課教學中,可以把每單元的聽說部分用課件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受走進文本,跟作品會話,跟實物會話;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模式,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跟角色會話;還可以把課堂搬到室外,設置特定的環境,讓學生跟顧客會話。農村中學學生英語基礎不好,但他們的思維較為活躍,動手能力很強,可以交給他們完成一些具體任務,留出時間讓他們討論得出結論,為了完成任務,他們會查雜志、上網,了解更多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的例子,從而更好地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機會。通過強化訓練,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學到有用的知識,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總之,新教材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性,讓全體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動腦思考,而且要動眼觀察、動耳聽取、動口說話、動手操作,積極投身于課堂教學的氛圍中,沉浸于英語交流的喜悅中,自由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