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潤峰
我國的住房公積金制度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逐漸步入新時代。住房公積金對于保障居民的住房需求,深化我國住房改革、推動房地產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大數據和經濟轉軌時期,住房公積金制度隨時代背景不斷改變。因此本文重點探討了我國住房公積金的發展趨勢,希望可以對住房公積金的發展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我國的住房公積金經歷了萌芽、試點、探索、確立、完善等五個階段。
我國的住房公積金最早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到1991年上海政府參照新加披住房經驗,率先推出了住房公積金,之后全國各地結合本地情況也開始推行該住房制度。1994年,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作用在第三次房改會議中得到肯定,1998年我國開始停止住房分配。1999年,《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頒布標志著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確立,到2002年在總結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發展過程中,不斷調整住房公積金制度,以適應時代的需求。從2003年到現在,我國的住房公積金不斷發展完善,進一步結合時代和人們的需求不斷改進住房公積金制度。
住房公積金的目標是為了保障人們的住房需求,隨著我國城鎮化的改革,城鎮職工人數越來越多,在這樣的形勢發展下,住房公積金的覆蓋范圍必然要擴大,以保證更多的職工可以享受到住房公積金的福利。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下,有更多的人開始進城工作,盡管這部分人只是作為打工者,但是他們也有可能選擇落戶工作城市,因此也應該有權力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以往對于短暫的打工者并不能享有住房公積金貸款,但是為了社會的和諧發展,以便他們更好的服務社會,安心工作,企業也應該為其繳納部分住房公積金。
在大數據時代,應用大數據對住房公積金信息進行管理,這對提高住房公積金效率有很大幫助。通過大數據,可以建立居民的大數據中心系統,隨時隨地監控居民的對住房公積金的繳納和使用情況,同時還可以監控地區的住房公積金提取等情況。
當前人們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受到地區限制,不可以跨地區使用,這也極大限制了住房公積金的使用效率,但是隨著人口流動性的增大,人們跨地區工作和不斷更換工作的頻率逐漸增加,住房公積金的跨地區使用成為必然的趨勢,未來通過大數據進行住房公積金的管理勢在必行。在信息化時代,住房公積金的管理更加規范。
當前住房公積金貸款辦理業務繁瑣,而且申請時間較長,這大大降低了住房公積金的效率,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在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貸款業務辦理,不用再像以前那樣辦理繳存、查詢、提取等必須要到相應的部分排隊等候,只需在網上直接申請即可,這極大縮短的辦理時間。此外,在住房公積金的業務流程中,簡化辦理流程,提高辦事效率,進一步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
隨著租賃同權政策的推出,加之人口的流動性問題,未來人們可能傾向于租房子而不再單純的買房子,所以住房公積金貸款性質應隨人們的需求發生改變。當前制度要求只為購買房屋的人們提供住房公積金貸款,但是在未來的社會發展趨勢下,租賃房屋將成為一種新的趨勢,因此住房公積金應該適應趨勢,擴大其支持范圍,不僅能為購買房屋的居民提供貸款,也應該為租住房屋的居民提供貸款,實現貸款性質的差別化,滿足人們的不同住房需求,讓不同階層的人們都可以使用住房公積金,提高住房公積金的利用率。
時下,住房公積金的發展趨勢問題備受關注,盡管住房公積金制度在發展過程不斷完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住房公積金制度仍存在一些滯后問題,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需求,應不斷調整住房公積金制度,以滿足社會和人們的需求,使得住房公積金更好的服務人們,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相關部門在進行住房公積金管理過程中,應根據住房公積金的發展趨勢,結合時代發展潮流對其恰當管理,不可盲目照搬,應在以人為本的觀念上合理管理住房公積金,使更多人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