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牛延紅
全面預算管理指的是企業對本身擁有的全部資源盡可能予以最科學、最優化的配置,控制、協調、分析企業的預算執行,也就是說緊扣住企業的既定戰略目標和具體目標,做好資金、費用、成本、收入等領域的決策、預測與分析,高效率、有計劃地實施企業的全部經營管理活動。全面預算管理包括企業管理經營的方方面面,如人力資源、經營、投資、專項事務以及財務等多種預算。它的主要任務是分解企業制定的戰略目標,是確保企業實現自身戰略意圖的一種有效工具與手段。
電力企業為強化自身財務預算管理能力,應該完善與改進自身的管理運營制度與機制。眼下電力企業在實施全面財務預算管理時,會受到《公司章程》《財務管理制度》以及《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等多種規章制度的影響。因此,電力企業應該以這些規定和制度為基礎,優化管理運營準則,將消費需求、市場信心以及經濟發展的大致走向等外部條件和發展規劃以及年度發展目標等內部條件,密切結合起來。電力企業應該將自身的目標責任書、年度、月度生產經營計劃以及發展戰略,均納入全面財務預算管理體制中。應該制定和實施與電力企業當前發展狀況相吻合的全面財務預算管理體制,結合電力企業的具體發展狀況,第一時間完善和調整相關的機制體制,以便于電力企業持續完善和實施全面財務預算管理制度。
任何財務管理模式都要依托有效的監督考核體系,這就要求電力企業在實施全面財務預算管理的過程中,構建與之相應的監督考核機制,改進它的考核與監督方式,第一時間掌握各個部門以及員工的具體行為動態,把內部考核與外部監督密切結合起來,以持續完善和落實全面財務預算管理制度。
確認監督考核體系的標準是,一旦出現不合乎管理制度的財務管理行為,應該利用動態監控系,及時予以審核和恰當處理,在一定范圍內公示相應的處理意見和處理結果,及時記錄以及輸出相關的財務管理資料。電力企業應該在循序漸進地改進全面財務預算管理的考核與監督體系過程中,穩步促進電力企業的總體發展態勢。
由于電力企業中實施全面財務預算模式的管理團隊與人員缺乏相關的業務知識與業務技能,導致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活動流于表面,無法充分滿足電力企業目前旺盛的發展需求。鑒于此,電力企業中實施全面財務預算管理的業務部門與人員應該更新自身業務知識,增強全面財務預算管理的綜合技能,穩步適應這種管理模式帶來的發展需求。
電力企業應該采取培訓、繼續教育等多種方式,從專業技能與思想道德層面實施針對性較強的業務技能培訓與繼續教育。和其他電力企業構建優良的交流溝通體系,及時溝通全面財務預算的相關經驗,以切實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提升電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與綜合實力,幫助電力企業科學合理地運用全面財務預算管理制度。
將銷售預算當作預算編制的起點,它滿足了電力企業在市場化條件下實現效益最大化的內在發展需要。
“銷售預算”對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而言,分別指的是“預測上網電量銷售”以及“向終端電力用戶銷售電量的預測”,它們均是本企業發展壯大中的最重要的制約因素。將銷售預算為當作編制預算指標體系的起點,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支持電力企業實施營銷戰略的工作。
損益預算涵蓋了成本預算、銷售收入預算、投資收益預算以及財務費用預算等,事實上是電力企業的利潤預算。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電力企業自身的目標是保證各個利益攸關方得到相應的優勢利潤。將利潤預算當作編制預算指標制度的重心,能夠讓電力企業所有者、企業的實際管理運營工作以及各級責任中心的經濟利益切實結合起來,以效用偏好性為有效的引導工具,切實發揮各個方面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電力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使用全面預算管理模式,業已逾越了財務管理運作的范疇,變成了電力企業管理經營的主要內容。它會在一定程度上調整電力企業中各個業務部門的權責利,還可能會出現部分不確定因素。但是,它有利于持續推進電力企業的經營管理,穩步增強它的管理能力,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筆者堅信,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在得到優化和改進后,必定會穩步增加企業的管理經營預控能力,穩步提升電力企業的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