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大陸地區液晶面板產量已位居全球第一,但是有數據顯示,全球面板業產能過剩已開始漸漸顯現。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TV面板的出貨數量達2.62億片,同比增長1.6%,出貨面積為1.3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1%。這主要歸功于中國大陸的增加。
而2018年中電集團咸陽和成都的8.6代線將量產,京東方全球首條10.5代線量產,再加上2017年新增及擴產產能滿產推動,群智咨詢對此預計,2018年全球電視面板的產能面積將大幅增長10.5%,特別是50吋、65吋和75吋等超大尺寸面板的供應量將明顯增加。
不過,據國際權威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液晶面板需求將達2.15億平方米,而液晶面板供給將達2.45億平方米,呈現產能過剩態勢。實際上,隨著中國廠商的迅速崛起以及日本在大尺寸面板領域的退出,近兩三年全球顯示面板產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圍繞著中國大陸,韓國和臺灣地區“三足鼎立”的競爭將會更加白熱化。
近幾年,全球面板投資集聚在中國。在全球面板產業格局競爭更趨激烈的背景下,中國顯示產業規模扶搖直上,中國內地已經有8條8.5代線量產,還有8條高世代線在建,預計到2019年所有項目都建設完成,屆時將成為全球產能最大的國家。
2018年2月28日,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下稱“數博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李冠宇參加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數博會作為全球首個大數據主題博覽會,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廣泛好評。2018數博會年度主題是“數化萬物、智在融合”,將舉行數博會高峰會議、開幕式、高端主題對話、多場專業論壇,已向全球知名大數據企業、互聯網企業、軟件企業以及專家學者發出邀請并得到了積極回應,將集中展示全球大數據各領域的最新應用成果,促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作為主辦單位,將全力支持數博會籌備工作。
貴州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貴陽市委書記李再勇發布本屆數博會相關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改委、中央網信辦、中國互聯網協會、北京市貿促委等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來自全球104家媒體參加新聞發布會。
2018年2月25日上午,在第五屆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智能創新大賽--電子控制賽的決賽現場,由“國際科學與和平周”中國區組委會秘書長陳一雄先生,向大賽主辦方--中國電子學會的代表頒發了第二十九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優秀活動獎。
198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第61號決議,確定將每年11月11日所在周定為“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倡導其會員國開展促進科學與和平發展的活動。為響應聯合國的號召,自1989年起,由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及中國國際友誼促進會聯合各人民團體、民主黨派、工商聯、科研院校和包括光明日報在內的新聞界等幾十家單位,共同舉辦以“發展科學、振興中華、保衛和平、造福人類”為主旨的“國際科學與和平周”活動,每年一屆,并且都設置了一個具體的主題。此項活動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和支持,全社會積極參與,特別是科技界、企業界及青少年學生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獲得了很好的效果。2017年11月,第二十九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啟動儀式在中國科技會堂隆重舉行,本屆活動重點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等主題。
中國電子學會是中國歷史悠久的電子信息科技社團,在中國科協和工信部的指導下,數十年以來,一直致力于推動電子信息技術的科學普及和青少年教育工作。通過設立普及工作委員會、發起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科普創新聯盟等組織形式,聯合產、學、研多方力量,啟動了包括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能力評價、青少年科技競賽、公益課堂援助、科普出版等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科普活動。特別是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智能創新大賽等活動,自舉辦以來,得到了全國各地教育系統、培訓機構、學校、學生、老師和家長的大力支持。經考察評估,第五屆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智能創新大賽成功入選第29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中國區活動。
經過長達9個月的工作,賽事相關策劃、籌備、組織、實施、宣傳等工作得到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中國區組委會相關領導的高度肯定,并獲得優秀活動獎。
2018年3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組織召開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下稱“聯盟”)籌備會。來自超高清視頻產業鏈各環節的代表企業和專業機構代表參加會議,就聯盟的章程、組織架構進行了討論,結合自身業務需求對聯盟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建議,并紛紛表示將全力支持聯盟工作,共同打造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良好生態。部電子信息司高度重視和支持聯盟的發展,希望聯盟把事做實,把事做好。
為推動操作系統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更好支撐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2018年3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組織召開操作系統產業發展座談會。部分操作系統廠商、系統安全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參會企業代表圍繞操作系統發展情況、趨勢、系統安全等內容進行了廣泛交流。下一步,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將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借鑒國際成功做法,科學謀劃,精心組織,推動操作系統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為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2018年2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召開軟件產業發展研討會。
會議圍繞軟件價值,軟件產業面臨的問題、發展趨勢以及后續工作思路等方面內容進行了交流討論。軟件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和靈魂,“軟件定義”特征日益明顯,對經濟社會的支撐引領作用愈加突出。下一步,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將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借鑒國際成功做法,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全力推動軟件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2018年兩會期間,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系列訪談節目《部長之聲》,解讀國家大政方針,回應社會熱點。第一期《部長之聲》,央視記者專訪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其中有一個問題:我們國家人工智能現在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水準?苗圩部長是如此回答的:從技術上來說,我們跟像美國這樣的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但是在有些技術,比如像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刷臉這些方面,我們局部上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對這個我們要保持一個冷靜客觀的評價,不是說我們完全走在世界前列了。但是從應用上來說,我覺得中國的應用肯定會走在發達國家之前。
全球知名機構CB insight在其《2018全球人工智能趨勢報告》中指出:在人工智能的某些領域,中國顯然正在超越美國。中國政府正在推進一項未來的人工智能計劃,它涵蓋了從智能農業和智能物流以及人工智能創造的新就業機會等方方面面。事實上,在全球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中,中國僅占9%的份額,但在2017年,中國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在全球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中所占的比例為48%,超過了美國。
2017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人工智能上升至國家發展戰略。2018年,人工智能再次被寫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證監會也對人工智能等四大新經濟領域的“獨角獸”企業,放寬審批時間和盈利標準,走“即報即審”的特殊通道。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政策利好的大環境下,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勢必駛上更為高速前行的快車道。
中國宣布,已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開始研究下一代6G移動通信。
近日在2018年兩會期間,中國工信部長苗圩表示,隨著移動通信應用的擴大,物聯網之間的聯系需要增強。“我們已經開始著手在研究6G的發展,也就是第六代移動通信。”
他以無人駕駛為例,稱這不僅需要強大的傳感器,還需要車輛與車輛、車輛與道路之間的信息聯系,因此高質量的互聯網服務非常必要。
隨著消息宣布,互聯網、5G、4G等板塊聯手飆升,截至收盤,互聯網板塊漲超4%,軟件指數漲近4%,通信設備漲超3%。
目前,全球科技巨頭紛紛加碼5G研發,而日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也表示,5G第一版國際標準將于今年6月完成。快速推進5G研發的同時,6G的時代也將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