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緒東 ,馮學俊 ,任 禾 ,馬洪超 ,張元瑞 ,劉建柱 *,,
(1.山東農業大學 動物科技學院,山東 泰安 271018;2.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125;3.山東省動物生物工程與疾病防治重點實驗室,山東 泰安 271018;4.山東省畜禽疫病防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 泰安 271018)
豬瘟(CSF)是由黃病毒科瘟病毒屬豬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傳染性疾病[1],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通報的疫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又名豬藍耳病,是動脈炎病毒科動脈炎病毒屬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種繁殖障礙和呼吸道癥狀的疾病,是OIE規定通報的疫病,我國規定為二類動物疫病[2]。近年來,豬群中豬病多以2種或2種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共同作用,引起嚴重的混合感染,簡稱混感。豬病的復雜性給豬場疾病的診斷和防治工作帶來較大困難。作者于2017年5月30日在山東農業大學動物保健醫院接診了一例來自山東省泰安市侯某某帶來的4頭病死豬,經臨床初步診斷和實驗室RT-PCR和PCR技術檢測,確診其為豬瘟病毒和豬藍耳病病毒混合感染。現將該病例的診斷情況總結如下:
經詢問畜主得知,該豬場是在原來廢棄6年多的舊豬場場址上幾乎是重新建設的新豬場。畜主于5月16日從山東某大型種豬場購來第1批1000頭(23~30日齡)剛斷奶的仔豬,5 d后仔豬開始出現咳嗽、腹瀉,個別出現神經癥狀,種豬場技術人員診斷為腸炎和鏈球菌病,讓畜主立即在飼料內拌入氟苯尼考和多西環素治療5 d,投藥后未見明顯效果,仍繼續發病并開始出現死亡。隨后又在飼料內拌入硫酸黏菌素和硫酸新霉素治療4 d,仍未見效果。此時,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增加,畜主見病情嚴重,遂來本醫院進行診治。據悉,購進仔豬已兩周,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仔豬發病,并已死亡70余頭。
畜主購進的這批仔豬是與這家種豬場所在的某集團總公司簽訂了供銷合同,當確診有豬瘟后,畜主于6月1日自行緊急免疫了兩欄相對健康的89頭仔豬,一周內僅死亡3頭,其余86頭仔豬經喂服多西環素和維生素C4d后基本正常。場內還有接近800多頭仔豬,一周內又死亡300余頭,由于種豬場所在集團總公司內部的未知原因,直到6月8日才對剩余的其中400余頭仔豬進行了豬瘟細胞苗免疫注射。6月16日回訪,大約僅存活不到200頭,該批仔豬購進一個月其死亡率就高達80%以上,損失慘重。
病仔豬呆立,精神沉郁,喜臥扎堆,采食量減少或廢絕;體溫多在40.8~41.6 ℃之間;結膜潮紅,眼瞼水腫(見圖1);輕微咳嗽且氣喘;多數排出稀軟糞便(見圖2),有的排帶有黏液的干糞(見圖3);皮膚可見點狀出血,有的局部皮膚呈現紫紅色,特別是耳廓、頸部和后軀等部位(見圖4);站立不穩,行走搖擺,瀕臨死亡的病豬出現肌肉震顫、角弓反張現象;病仔豬很快脫水、貧血、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尸體貧血、消瘦、脫水(見圖5)。全身淋巴結腫大,周邊出血其切面呈“大理石樣”花紋(見圖6、圖7)。心包積有少量淡黃色液體(見圖8),心內、外膜均出血(見圖9),左心耳嚴重出血(見圖10)。肝臟輕度腫大、淤血、出血。脾臟腫大,邊緣有出血性梗死灶(見圖11)。肺臟淤血、出血,在尖葉、心葉、膈葉前下部和副葉呈現“肉樣”實變(見圖12)。腎臟輕度腫大,其被膜下可見多量針尖狀出血點,腎乳頭明顯出血,輸尿管擴張(見圖13)。胃底黏膜潮紅、出血,可見少量小的出血性潰瘍(見圖14);小腸壁變薄,其內容物為黃色稀薄液體(見圖15);結腸圓錐腸系膜輕度水腫,通過漿膜可看到許多白色壞死灶(見圖16),其黏膜彌漫性出血(見圖17)。
分別采取病死豬的淋巴結、肝臟、肺臟和脾臟,以備病料中4種病毒基因組的提取。
對豬瘟病毒(C SFV)、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和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GEV),按照RNA提取試劑盒(購自上海生工生物公司)說明書進行RT-PCR檢測診斷。這3種病毒的特異性引物均由北京偉嘉集團山東檢測中心提供。擴增片段大小分別為272 bp、511 bp、528 bp,產物通過0.8%的瓊脂糖凝膠電泳觀察,在該病料中CSFV核酸和PRRSV核酸均出現目的條帶(見圖18),說明病料中兩病毒陽性。而TGEV核酸未出現目的條帶即該病毒陰性。
對豬圓環病毒2型(PCV2)進行PCR檢測法診斷。按照DNA提取試劑盒(購自上海生工生物公司)說明書,對采取的病料進行DNA提取。根據董亞清等[3]報道設計PCV2引物序列,上游引物序列:5’-CGTTGGAATGGTACTCCTC-3’;下游引物序 列:5'-TATGGAAATTCAGGGCATG-3'。目的片段大小515 bp。采用25μL PCR體系:DNA樣本1μL;2×Taq master Mix12.5μL;上 下 游引物各0.5μL;滅菌ddH2O 11.5μL。PCR 程 序:95 ℃5min;95 ℃30s、48 ℃25s、72 ℃30s,32個 循 環;72 ℃10min,4 ℃保存。PCR產物通過0.8%的瓊脂糖凝膠電泳觀察結果,該病料中PCV2核酸沒有出現目的條帶(見圖18),說明病料中PCV2陰性。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剖檢,初步診斷為CSFV、PCV和PRRSV的混合感染性疾病。經實驗室RT-PCR和PCR檢測得知,CSFV和PRRSV為陽性,PCV為陰性。因多數仔豬腹瀉,又通過PCR技術檢測了TGEV,結果為陰性。經以上檢測及綜合分析,該病例最后確診為CSFV和PRRSV的混合感染。
1)據曹劍等研究表明[4],豬瘟母源抗體與母豬體內的豬瘟抗體水平基本呈正相關。經流行病學調查得知,該發病仔豬購自的種豬場由于人員更替造成管理混亂,免疫工作未按免疫程序做到位,可能出現免疫拖延及漏免現象,加之免疫監測缺失,這樣就造成了母體內CSF的特異性抗體下降,累及哺乳仔豬從初乳中獲得的母源抗體維持時間縮短,使之21日齡斷奶后很快出現疫病。
2)據杜善忠等研究表明[5],豬瘟母源抗體從28日齡開始下降加劇,半衰期為17 d左右;豬藍耳病母源抗體21日齡開始下降加劇,半衰期9 d左右。該病例中的仔豬開始發病的日齡(28~35日齡)符合此研究中兩種疫病母源抗體下降的規律。
3)PRRS V屬于免疫抑制性病原,一旦感染就會造成機體免疫力降低[6],從而影響豬瘟疫苗的免疫效果,容易誘發CSFV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4)由于21日齡的早期斷奶應激和長途運輸及環境突變應激,使斷奶仔豬的免疫力及母源抗體降低,從而誘發多種疫病[7]。

圖1 眼瞼水腫

圖2 排出稀軟糞便并污染后軀

圖3 排干糞球并附有黏液

圖4 仔豬扎堆,耳廓呈藍紫色

圖5 尸體貧血、消瘦、脫水

圖6 右下頜淋巴結腫大,出血呈大理石樣花紋

圖7 左膝前淋巴結髓樣腫大、周邊出血

圖8 心包積有少量淡黃色液體

圖9 心內膜出血

圖10 心外膜出血,左心耳嚴重出血
1)復雜的多病因混合感染。本次病例在CSFV和PRRSV協同作用下,很快便引起了斷奶仔豬嚴重的發病和死亡。

圖11 脾臟腫大且邊緣有出血性梗死灶

圖12 肺尖葉、心葉、膈葉前下部和副葉呈“肉樣”實變

圖13 腎臟腫大其被膜下有針尖狀出血點,腎乳頭明顯出血

圖14 胃底黏膜潮紅且有小的出血性潰瘍

圖15 小腸內容物為黃色稀薄液體

圖16 結腸系膜輕度水腫,通過漿膜可見白色壞死灶

圖17 大結腸黏膜彌漫性出血,也可看到白色壞死點

圖18 PCR擴增產物電泳結果
2)確診不及時。畜主在仔豬群發病初期沒有到權威獸醫診療機構去診斷,自行治療十余天無效且越來越嚴重,才決定來本醫院進行診斷,作者于2 d內給予確診。
3)緊急免疫不到位。該病例在本醫院確診后,畜主與種豬場技術人員對提出的緊急免疫方案不知何原因遲遲不去執行,又拖延一周之后才進行了半數豬只的豬瘟細胞苗的緊急免疫注射。此時其感染率、發病率和死亡率猛增,作者認為已為時已晚。
4)幼小仔豬免疫力不健全。特別是早期斷奶的仔豬抗病力更差,更需要畜主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并精心飼養與管理。幼小仔豬一旦發生疫病,如果防治不及時則后果非常嚴重。
歐洲型通常引起經典性豬藍耳病,使豬免疫力低下,繼發感染,長期帶毒;美洲型通常引起豬高致病性藍耳病(HP-PRRSV),通常誘導產生嚴重的炎性反應,造成豬急性的肺臟炎性損傷,導致豬的急性死亡,對豬群危害嚴重[8]。據江松澤等對2011-2014年江西省境內所選取的8份陽性血清中檢測的PRRSV毒株均屬于美洲型毒株[9]。說明我國現在流行的豬藍耳病主要是高致病性藍耳病。根據本病例仔豬發病后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其感染的PRRSV基因型可能也是美洲型毒株。作者沒有對PRRSV做更進一步的遺傳進化分析。
1)CSF抗體監測的判定標準:抗體滴度為1∶32~64時進行攻毒可獲得100%保護,當抗體滴度下降到1∶16~32時能達到80%保護,當抗體滴度下降到1∶8時則完全不能保護[10],由此可見1∶16的抗體滴度是最低保護的臨界值;采用ELSIA抗體檢測法檢測,其保護值OD450nm值0.41是最低保護的臨界值[11]。
2)PRRS抗體監測的判定標準:采用ELSIA抗體檢測法檢測,通過計算樣品孔與陽性孔OD630nm比值S/P值來判定被檢血清PRRSV抗體的結果,當S/P值>0.42,判定被檢血清豬藍耳病病毒抗體陽性;當S/P值<0.42,則判定被檢血清豬藍耳病病毒抗體陰性[12]。但豬藍耳病ELISA檢測抗體水平的高低與攻毒保護率之間無明顯的正相關關系,無論是IDEXX的抗體檢測試劑盒,還是LSI的豬藍耳病抗體檢測試劑盒,即使兩項抗體檢測均為陽性的豬群,攻毒后仍然會出現發病甚至死亡。所以,我們不能將豬藍耳病ELISA抗體檢測作為是否提供有效保護的依據,而是通過ELISA抗體水平對豬群的感染狀況進行評估,即在免疫豬群中可以通過抗體水平的離散度、抗體值的高低等間接評價疫苗的免疫效果[13]。
1)豬群應該緊急免疫注射2~4頭份豬瘟細胞苗,同時注射2~4 mL豬高致病性藍耳病滅活苗。據杜善忠等(2010)研究證實,豬高致病性藍耳病滅活苗對豬瘟弱毒苗免疫無干擾作用,兩者可以同時免疫;豬藍耳病弱毒苗與豬瘟弱毒苗同時免疫,才對豬瘟疫苗的免疫有極顯著的干擾作用。
2)使用抗菌藥物防止繼發感染,如多西環素,按每噸飼料加入150~250 g;或氟苯尼考,按每噸飼料加入60~100 g。同時加入維生素C用于增強免疫力,按每噸飼料加入400~600 g,連用5~7 d。
3)及時淘汰病情嚴重的仔豬,并與病死豬一起做無害化處理;對發病較輕的仔豬可以進行隔離治療觀察、精心護理。
4)及時清理(如沖刷)豬只排泄物,對豬場內外環境及用具等進行全面嚴格消毒,如使用0.1%~0.2%三氯異氰尿酸鈉溶液,也可帶豬消毒。
1)CSF診斷要點:病豬皮膚出現紫斑及出血點;排稀糞或干糞,干糞表面附有黏液;淋巴結腫大、出血,橫斷面呈現“大理石樣”花紋;腎臟貧血且有針尖狀出血點;脾臟有出血性梗死;亞急性或慢性CSF于回盲口及大腸黏膜上出現“扣狀”潰瘍灶。確診需要進行實驗室診斷,如RT-PCR檢測等。
2)PRRS診斷要點:病豬咳嗽、氣喘,常見排稀糞,個別出現嘔吐現象;耳廓常見藍紫色;淋巴結髓樣腫大;氣管內可見泡沫狀液體,肺臟出現淤血、出血、水腫,呈現片狀實變現象。確診需要進行實驗室診斷,如RT-PCR檢測等。
3)CSF和PRRS混感的防控要求:重視并嚴格執行生物安全措施,做好兩病的免疫注射及免疫效果監測。搞好飼養管理,增強豬只抗病能力,切實保障豬群健康。如果發現豬群豬只有異樣,應到具備實驗室診斷技術的診療機構進行及時確診,并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處理方案,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該批斷奶仔豬剛剛購進一個月,其死亡率就高達80%以上,確實始料未及,損失如此慘重,值得我們深思。
[1] 劉建柱,牛緒東.豬病鑒別診斷圖譜與安全用藥[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
[2] 陸承平.獸醫微生物學[M].5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
[3] 董亞青,郭廣富,朱愛萍,等.豬圓環病毒2型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應用[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27(11):126-128.
[4] 曹劍,張磊,李巖.規模化豬場仔豬豬瘟母源抗體效價動態檢測[J].新疆農墾科技,2012(2):26-28.
[5] 杜善忠,胡旭進,樓芳芳,等.豬瘟和藍耳病母源抗體消長規律及疫苗免疫的干擾作用[J].浙江農業科學,2010(5):1118-1120.
[6] 吳九州.豬藍耳病與豬瘟并發的診治[J].當代畜牧,2016(3):102-103.
[7] 張健,高俊,任凱.豬瘟的診斷與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5,31(12):113-114.
[8] 陳澤芳,趙愛莉.豬藍耳病的研究進展[J].畜禽業,2017,28(3):1-3,6.
[9] 江松澤,汪 志,師東方,等.2011—2014年江西地區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學調查[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16,41(6):34-37,43.
[10] 范有明,豬瘟的預防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30(12):110-111.
[11] 戢澤雙,李影,劉彪,等.仔豬豬瘟母源抗體消長規律的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0,19(3):9-10,21.
[12] 劉清源.豬藍耳病滅活疫苗與弱毒疫苗免疫后的抗體水平比較[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17,42(2):32-34.
[13] 代洪波,李 琰,林艷,等.豬藍耳病疫苗現狀及其免疫效果評價方法[J].豬業科學,2016,33(1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