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義定 ,姜發彬 ,李 健
(1.福建威耳動科藥業有限公司,福建 三明 365500;2.福建省獸醫中藥與動物保健重點實驗室,福建農林大學,福建 福州350002)
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PRRS,俗稱豬藍耳病),被稱為當前養豬業最令人頭疼的豬病,其大規模暴發、不間斷發病或長期的亞臨床帶毒,給養豬業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1,2]。
為了驗證復方中藥提取物及牛磺酸(蘭克威TM)快速控制豬藍耳病的效果,我們進行一系列臨床試驗,現將一例妊娠母豬、產房仔豬藍耳病快速控制的案例報告如下。
福州某自繁自養場,加系二元母豬存欄1500頭。母豬免疫經典毒株豬藍耳病毒活疫苗,每4個月1次,仔豬未接種。2016年11月份豬群開始出現不穩定,生產成績下降,窩產健仔數由往常的11.5頭降至10.6頭,弱死胎比例提高至17%,窩均斷奶9.5頭;乳豬眼瞼水腫、腹股溝淋巴結、乳頭發紫、黃白痢多發;11月-翌年2月份懷孕母豬平均月流產頭數4頭,返情率20%,使用替米考星等抗生素3個月未見明顯改善;母豬群結膜炎多發,脊背部出血點比例較高,哺乳母豬奶水不足;保育豬呼吸道疾病發病率高,成活率90%。
2017年1月份采取發病乳豬病料送檢,豬藍耳病毒RT-PCR檢測顯示,同時存在經典毒株(3/5)及高致病性毒株豬藍耳病毒感染(4/5),圓環病毒、豬瘟病毒、偽狂犬病毒PCR陰性。
2017年1月份隨機抽檢種豬群抗體,檢測顯示妊娠及哺乳母豬群豬藍耳病毒S/P值2.5以上個體比例為27%,抗體離散度大,豬藍耳病呈現活躍跡象。
經現場剖檢結合抗體、抗原檢測分析,診斷為豬藍耳病,采取以下綜合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加強產床溫濕度管理;
2)加強內部生物安全措施,減少欄舍間人員、物資流動;
3)藥物控制:2月28日開始,每t母豬料添加復方中藥提取物3 kg,連續使用20 d,其中前14 d配合添加20%替米考星預混劑1 kg。
據現場管理人員觀察,復方中藥提取物使用20 d后,母豬淚斑現象明顯消除或減輕,母豬血汗現象(脊背部出血點)明顯消除或減輕;未再發現母豬流產,返情率下降至6%;新分娩母豬奶包增大,泌乳性能明顯改善。發病時及復方中藥提取物使用控制后母豬生產性能對比見表2。

表1 種豬群藍耳病毒抗體檢測數據統計表

表2 母豬健康狀況及生產性能對比

表3 產房生產成績對比
據微豬豬場管理系統數據,在使用復方中藥提取物20 d后,3月底開始產房各生產指標明顯改善,窩均健仔數、斷奶頭數、斷奶重等均有顯著提高,見表3。
4月10日再次采血,檢測母豬群藍耳抗體。檢測結果顯示,母豬群抗體陽性率90%,S/P>2.5比例降至10%,抗體均值降至1.53,離散度降至40%,顯示病毒傳播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產房仔豬藍耳病的傳播源頭是母豬的帶毒與排毒,控制產床豬藍耳病須切斷經由胎盤的垂直傳播及母仔接觸的水平傳播。本例控制方案通過母豬使用復方中藥提取物,加強母豬自身清除病毒的能力,減少/避免其通過胎盤、奶水及分泌物等途徑傳播病毒給胎兒、仔豬,從而盡快獲得豬藍耳病毒抗原陰性的斷奶仔豬,快速恢復產房生產成績。
該場在實現產床仔豬藍耳病的成功控制后,一保成活率提升至98%,證實獲得斷奶豬藍耳病毒病原陰性對于提升保育成活率有重要意義。
莫里森教授的研究認為,影響豬藍耳病控制時間的兩大因素為豬場執行力及豬群健康度。控制措施的有力執行在疾病控制上的作用不容忽視[3],此外,保持豬群的健康度不僅僅是保持豬群不發病,更要消除豬群亞健康、免疫抑制狀態。毒素的蓄積、肝腎功能的損傷、環境應激、飼料品質差及配方不合理等,都是造成豬群亞健康、免疫力及抗病力低下的常見因素,也是豬藍耳發病的重要病因,因此在控制豬藍耳病時,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并采取措施。復方中藥提取物(蘭克威)一方面通過加強肝腎功能、清除體內毒素,修復免疫損傷、增強動物特異性與非特異性免疫,減少易感動物;一方面通過加快病毒清除、減少排毒散毒,切斷PRRSV母仔間傳播,從而實現豬藍耳病的快速控制。
[1] REINER G. Genetic resistance an alternative for controlling PRRS?[J].Porcine Health Manag, 2016(2): 27.
[2] ROWLAND R R R, LUNNEY J K.Alternative strategies for the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PRRS[J]. Vet Microbiol, 2017, 209: 1-4.
[3] MORRISON B. A review of regional projects for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PRRS virus[C]. Cosmic evolution,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