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炳團
摘 要:當前我國城鎮化的發展逐漸加快,“三農問題”已經成為了我國城鎮化發展道路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農村改革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措施,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是農村改革的必經之路,其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提升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對“三農問題”的重視不斷提升,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的改革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在進行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過程中還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對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我國必須對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相關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緩解這些問題。本論文的主要內容就是對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相關問題的主要研究,希望能夠為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進行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問題;城鎮化;思想意識;集體資產
當前我國城鎮化的發展穩步進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對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的要求在不斷加大,這些年我國先后出臺的文件一直在強調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中央的多項決策也在不斷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進行,各項政策方針為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只有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才能不斷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只有處理好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各種問題才能在進行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過程中不損害群眾的經濟利益,促進社會和諧。一、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中存在問題的簡要分析
1.干部對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思想意識有所欠缺。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的改革覆蓋極為廣泛,沒有以往的改革經驗以供借鑒,這就對干部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此外,在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遺留的歷史問題,這些問題極為復雜,極大增加了干部的工作難度,尤其是基層干部在進行改革工作的過程中對管理權力的分配存在著懷疑的態度,基層干部擔心在改革的過程中自己的管理權力被削弱。再加上長期以來鄉鎮政府一直對財政資金存在著過多的干涉,這嚴重打擊了基層干部進行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工作動力。而且在進行改制后集體利益分配的時候,集體經濟組織內的成員對股份分紅有著較高的預期,這也就無形中增加了基層干部的工作壓力,嚴重限制了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進行。
2.對集體資產量化問題的簡要分析。我國在進行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就是集體資產的量化問題。我國各地區的發展情況有著較大的差異,各地區資產量化范圍也有著巨大的區別。再加上相關的法律政策還不完備,這就對集體資產的量化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比如,在集體資產中賬面上的資產,經營性的資產量化較為容易,管理難度也較低,但是資源性的資產(土地、河流等)量化較為困難,管理工作不易進行,有著巨大的困難。這些年我國農村存在著土地被征用后土地賠償款不及時下發的問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會矛盾,此外,土地被征用后會被閑置,這就導致土地資源浪費,農民收入被影響,因此,人民對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存在著一定的意見。
3.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問題的簡要分析。在解決集體資產歸屬問題的過程中,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界定一直限制著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集體資產同集體組織成員有著直接聯系,而且我國當前還沒有完備的法律法規對成員資格有著明確的界定,多數地區還依然使用著傳統風俗進行,這就導致對成員資格的界定存在著不合理的地方。多數地區將戶籍作為成員資格界定的唯一標準,這種方式極容易造成問題,比如農村在進行拆遷的過程中,較多地區房屋的分配為根據每家每戶的人頭數進行,這就導致大量人員涌入,甚至還存在著為了爭取更多的房屋同當地人員結婚或者回遷戶口的現象,這就會導致集體資產配置不合理。除此之外,另一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問題就是對權利和義務的劃分不明確,組織成員在享受集體資產所帶來的巨大收益的過程中還要履行相應的義務,由于沒有對權利和義務存在著明確的劃分,這就嚴重影響了對農村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界定。
二、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問題解決措施的簡要分析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干部的思想意識。為有效提高群眾干部的改革積極性,首先就要大力宣傳改革的意義,掃除廣大群眾干部認識上的誤區。各級各部門要做好配合工作,通過學習相關文件,使基層干部意識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認識到改革對于優化農村集體經濟產業結構、增加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實現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好處。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基層干部和群眾的積極性,使其在思想認識上發生變革,從而更好的從國家實施的有關政策方針出發,立足實際,高效快速地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的改革。
2.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的管理方式。各級政府必須對傳統的管理方式進行改進,對基層干部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工作和輔助服務,在進行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同各主體達成共識;要提升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管理工作,完善工作規范,普及標準化的意識;要從源頭提升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管理,控制好改革工作的各個環節,對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過程要進行動態監督;對現存的問題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排除問題隱患,讓管理問題扼殺在搖籃里,將改革難點列為管理重點;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用制度保證改革管理的施行,建立責任落實制度,讓每個改革環節責任落實到個人。
3.促進資產量化合理發展。我國農村集體資產較為特殊,并且缺乏足夠的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經驗,在進行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對集體資產的量化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因此,目前可以暫時不進行集體資產量化,主要包括下述兩個原因:第一,資源性資產有著較高的升值空間(比如,土地資源),并且資源性資源更為緊缺,對這些資產進行量化將對集體經濟組織的收益造成一定的影響;第二,當前還缺乏有力的集體資產監管制度,在對集體資產進行量化的過程中不能做到科學、透明,這就導致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管理混亂,人民群眾的經濟利益就會受到損害。此外,在對農村集體資產進行量化時,還需要堅持群眾路線,尊重人民群眾的自主選擇。
三、結語
當前我國城鎮化的發展穩步進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對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的要求在不斷加大,這些年我國先后出臺的文件一直在強調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中央的多項決策也在不斷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進行,各項政策方針為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隨著我國對“三農問題”的重視不斷提升,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的改革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在進行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過程中還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對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我國必須對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相關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緩解這些問題。
參考文獻:
[1]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黃延信,余葵,師高康,王剛,黎陽,胡順平,王安琪.農業經濟問題.2014(04).
[2]對北京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理論思考[J].郭光磊.黃延信,余葵,師高康,農村工作通訊.2012(13).
[3]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區為例[J].苗新建,孟全省.中國集體經濟.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