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清
摘 要:文章在闡述農村鄉村建設和生態文明關聯的基礎上,針對現階段我國鄉村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從發展科學農業、鄉村旅游生態化、合理開發國土資源三個方面具體分析生態文明理念指導下的美麗鄉村建設途徑,旨在更好的促進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提供重要支持。
關鍵詞:生態文明;鄉村建設;途徑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指出:“在新時期,國家發展需要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可見,在三農事業的深入發展下,怎樣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打造和諧美麗鄉村成為廣大農民群眾的熱切希望。黨的十九大對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重大部署,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基本方略,提出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鄉村、和諧中國的要求。可見,國家將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到了戰略發展高度。在新時期,怎樣打造符合生態文明理念的美麗鄉村成為相關人員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生態文明和美麗鄉村內涵概述
1.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是指人類文明發展到較高級的一種文明形態,是對人類傳統文明形式反思結果。生態文明在尊重和保護自然的基礎上,注重協調人、自然、社會三者之間的關聯,以綠色可持續生產方式來實現人、社會和自然三者的有效循環發展,從而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現提供重要支持。
2.美麗鄉村。美麗鄉村主要是指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的基礎上,以生態文明理念為基本著力點,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民主管理的要求,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幾個方面著手打造經濟發展快速,社會設施完善、生態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生態文明理念和美麗鄉村建設之間的關聯
1.生態文明建設為美麗鄉村提供經濟支持。農業是農村經濟的主要表現形式,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各類資源對農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時,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下,人們對飲食要求提升,良好的生態環境則是能夠為人們的飲食提供優質農產品,實現對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培育。
2.生態文明建設為美麗鄉村提供政治支持。三農問題是我國農村發展建設的重點問題,在黨的十九大會議上進一步加強了對三農問題的關注。怎樣解決三農問題成為相關人員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美麗鄉村建設是我國研究的重要課題。生態文明理念以和諧發展為主,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這種思想理念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持,具體表現在增強農民之間的互幫互助,打造和諧農村風氣,促進農業發展,為農民個人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三、美麗鄉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1.鄉村建設規劃不合理。在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深入發展下,鄉村的生產生活方式等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想要更好地實現鄉村發展建設需要實現對鄉村建設的統一規劃。但是從實際發展情況來看,一些鄉村發展存在不重視鄉村規劃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美麗鄉村總體規劃設計不科學,規劃設計片面的照搬一些模式,鄉村建設存在千篇一律的問題,空間布置和景觀開發缺乏地方特色。第二,鄉鎮工業發展得不到政策的支持。鄉鎮工業發展沒有得到相關政策的支持,環境保護法落實不到位。鄉村工業的發展對環境保護工作開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2.傳統鄉村生產生活方式亟待改變。現階段一些農村建設發展采取的仍然是粗放管理模式,這種粗放管理模式不利于美麗鄉村的建設,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問題:第一,農民生態自覺性較差,生活方式不合理,沒有養成文明、生態生活意識。第二,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加劇了農業污染,也使得農產品的質量得不到保證。
3.鄉村建設缺乏長效激勵機制。鄉村生態文化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生態文化理念沒有深入人心,農村村民發展面臨較大的歷史文化包袱。美麗鄉村建設缺乏足夠的組織力量和完善的制度體系。一方面,美麗鄉村建設缺乏生態文化意識,農民從事農業生產過度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忽視了長遠生態效益,另一方面,農民在發展美麗鄉村的時候沒有進行生態文化的宣傳和保護,在開發生態旅游資源的同時沒有注重對原有資源的保護,在無形中破壞了生態自然資源。
四、生態文明理念指導下的美麗鄉村建設途徑
1.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提升鄉村建設的生態自覺。為了能夠將生態意識更好的貫徹到美麗鄉村建設中,需要相關人員加大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針對不同的社會主體采取不同的環境宣傳教育策略,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營造人人愛護環境的良好氛圍。在進行環境保護宣傳的時候需要充分發揮出鄉鎮領導干部的作用,通過知識講座、形勢報告等活動的開展來將環境保護工作落實到實處,增強全體村民落實環境保護的自覺性。另外,鄉鎮企業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對生態文明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鄉鎮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環境保護對工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了解企業發展環境法規,做好典型的模范帶頭作用。
2.實現鄉村旅游生態化發展。第一,在精神層面下向游客傳遞環境保護意識。鄉村旅游的開展要緊緊圍繞環境保護意識進行,注重滿足人們的鄉愁情結合游客滿意度,將鄉村旅游和生態文明建設有效結合在一起。第二,在制度層面為鄉村旅游生態化提供重要支持。生態文明建設涉及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為此,美麗農村建設中旅游的開發需要通過制度的規定來和生態文明建立密切的關聯。美麗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涉及的制度包含生態補償制度、監督和獎懲制度、參與制度。第三,在物質層面要為美麗鄉村旅游發展提供資源、設施設備的支持。首先,生態旅游景觀。美麗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需要實現對各類景觀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保持當地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的平衡,實現人和自然的協調發展。其次,基礎設施。美麗鄉村旅游和生態文明設施建設的融合體現在科學合理的交通規劃、綠色餐飲食材和優美的環境。
3.鄉村農業發展要達到節能減排的發展標準。針對農村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環境惡化問題,需要相關人員在農村地區加大力度推進兩型農業發展建設,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減少污染環境化肥的使用,促進農業轉型發展。對于生活垃圾則是需要進行分類管理。另外,農村農業、工業工廠的發展也需要盡快實現轉型發展,在政府部門的嚴格管控下實現對工廠廢棄污染物的有效控制,使工廠三廢排放達到相關標準。
4.實現對國土資源的合理開發。為了實現對農村土地資源的合理應用,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基礎支持,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國土資源的合理規劃,統籌規劃國土資源,結合實際制定出一套科學、完整的國土資源應用計劃,從而為農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資源支持。另外,在土地應用的時候還需要進一步增強農民生態保護意識,引導農民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土地資源,在實現個人發展利益的同時實現對環境的保護。
五、結語
綜上所述,生態文明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內在動力,而和諧美麗鄉村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福祉,也是科學發展觀落實的重要體現。為此,在鄉村農業、工業、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深刻認識和反思當前社會生態危機,認真看待人類和生態環境之間的關聯,在實現個人經濟利益的同時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參考文獻:
[1]許黎,曹詩圖,柳德才.鄉村旅游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探討[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7,33(06):106-111+124.
[2]陳先吉.美麗鄉村建設相關問題研究——以安徽省太湖縣為例[J].鄉村科技,2017(28):16-18.
[3]張邦宇,馮埻森.淺談美麗鄉村建設中的生態旅游規劃——以長沙市成功村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5):95-98.
[4]趙雪.美麗鄉村與特色小鎮的協同性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6):24-25.
[5]俞白樺,羅賢宇.基于提升生態自覺的美麗鄉村建設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6(07):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