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玫
摘 要:學生進入到初三階段的學習,開始面臨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場晉級考試,此時需要教師加以合理引導,全面提高學生面對初三復習的心理狀態以及學習方法。在初三語文復習過程中,教師能夠主動為學生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準確把握考試大綱以及考試題目的變化情況、為學生制訂合理的復習規劃等,擔當起學生復習的“主心骨”。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合理的規劃、沉著的應對,才能全面提高復習的實效性。
關鍵詞:初三語文復習;實效性;思路研究
在進入到初三階段的復習中,實際上是學生第一次將以往學習的知識進行綜合展現并接受檢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面對比以往更多的復習內容、更復雜的復習情況,此時需要有良好的復習策略加以引導。本文針對當前初三語文復習的實際情況展開思考,探索初三階段語文復習實效性的提高的思路及策略,全面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一、給予學生鼓勵,創設積極復習環境
在引導學生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創設復習環境,給學生更多積極的暗示,最終推進教學的全面發展。在整個復習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焦慮、浮躁等情緒,此時需要教師加以鼓勵,給學生以肯定,增加學生的信心。尤其是作為基礎性人文學科的語文學科,需要承擔起穩定學生情緒、支持學生的重要責任。在當前初三語文復習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言行,為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在潛移默化中鼓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嘗試將一些積極的因素,透過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在復習文章中尋找到切入點。在恰當的時候,教師要通過環境適當地為學生進行放松,如恰當添加一些小游戲,在教學之余偶爾與學生的閑談,當發現學生出現某些情緒的時候能夠主動與他們交流,傾聽學生的想法等。這些努力,能夠穩定學生情緒,為復習效率的提高奠定
基礎。
二、關注考綱及考試動態的變化
作為教師,想要為學生提供準確的指導,需要教師及時關注考試內容與形勢的變化,并且將這些內容傳遞給學生,給學生最為準確、及時的指導。通過近年來的觀察可以發現,考試大綱越發的具體、明確,而考試內容也在逐年增加。在這種形勢下,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更要準確地拿捏考試重點,對初中三年大量的知識點進行篩選,選擇要考試的內容;而對于不考試的內容可以進行適當的舍棄,以便找準考試方向。考試大綱中,往往會有很多教學內容,但也會給出考試的題型、內容、方向等,學生只要在復習的時候能夠把握住這些考試的形式重點等,找準著力點。盡管我們不提倡教學以及學習過多的功利性,但是在初三階段,學生能夠根據考試題目展開復習,有的放矢,減輕學習負擔及壓力,正是提高復習實效性的有效方法。
三、為學生制訂合理的復習規劃
在學生進行復習的過程中,教師充當著指導者、領路人的作用,要幫助學生做好復習指導,為學生制訂合理的復習規劃。進入復習階段,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自主制訂一份復習規劃,然后交由教師查看。通過對學生復習規劃的查看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對自己的認知,學生對自己的認知與教師對學生的認知是否有差距、學生心中的目標在何處,當前著力點在哪里;教師能夠為學生帶來哪些幫助;學生的規劃偏差在何處,從哪里入手進行改變等。當教師對學生產生了解之后,就能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出建議。教師的建議可貴之處,不僅在于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長期對學生的了解,更在于教師能夠看到許多學生看不到的東西。
當了解學生的復習狀態之后,一方面教師要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以適應學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給學生恰當的指導,針對學生復習規劃中的不合理之處,在與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指導其調整。教師對學生較為專業的指導,能夠使學生的復習事半功倍,極大地提高復習的實效性。
四、教學生一定的復習方法
復習也并非沒有方法的,尤其是語文學科有大量需要背誦、積累的內容,如果學生單純地憑借機械記憶來完成,不僅效率低下,更可能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引導學生養成小組合作的習慣,將復習任務變成小組合作完成的任務,這樣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扶持、相互監督、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化整為零,將教學內容分模塊兒,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即使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嘗試用“微作文”的形式,既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調劑,也可以使學生在不自覺中練習作文,提高作文水平。
在初三階段,教師要與學生保持密切的聯系,關注到學生的心理及學習情況的變化,并且提供給他們真切的指導,指導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少走彎路,有的放矢。初三的復習更為強調綜合性,需要教師抓住這一特征,幫助學生進行宏觀規劃。
參考文獻:
[1]姚媛.淺談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4,S1(9):141.
[2]劉建東.提高語文作業批改的實效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2,28(7):49-50.
[3]王國金.重視基礎和能力,提升綜合復習的實效性:中考語文復習策略研究[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16(3):159-160.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