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霞
摘 要:如何讓學生對美術課感興趣?作為美術教師,這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經過近二十年的一線教學經驗,逐漸發現了一些較為見效的方法。
關鍵詞:了解;個性特征;幽默;收獲;生活;聯系
中學美術課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良好的審美教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作為美術教師應該落實好美術教學。大部分學生喜歡上美術課,因為輕松沒有壓力。如何讓學生真心喜歡這門課程?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有一些感悟:
一、讓學生覺得美術課是有趣的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如何讓學生對美術課感興趣?
首先,教師應充分了解所教學生的年齡、心理、興趣、愛好等特點。針對具體的學生群體個性特征,確定每個部分的教學重點、難點,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和策略。比如美術教學中,會用到大量的圖片,在選擇時,教師應該挑選學生感興趣的,符合他們認知水平的作品作為范例,而不是選教師個人喜歡的。在學習《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時,講到畫家的印章。為了讓學生對印章的印文有所關注,我決定重點介紹幾方閑章。因此備課時從網上精挑細選了幾方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印章。課堂上,我激情洋溢地介紹給學生。結果,他們毫無反應。課后回來反思:為什么面對那么棒的印章,他們無動于衷?原來是我不了解學情啊。八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理解力、接受力。但是對于印章,了解得甚少,對于印文中的感悟由于他們的生活閱歷少,人生感悟淺,所以很難產生共鳴。于是我換了他們這個年齡能理解的印章舉例子。如張大千的閑章“別時容易”?!皠e時容易的下文是什么?”“見時難?!睂W生回答。于是我講了張大千的大風堂,收藏了許多有名的書畫,然而這些作品也曾經在張大千手上流散出去。凡從大風堂流散出去的作品,大都鈐有“別時容易”這一方印。對于一個精于鑒賞的人來說,曾經收藏的珍愛之物,一旦不得已要拱手讓人,的確有難以言喻的感慨。這一方小小的“別時容易”,雖然鈐在不起眼的角落,卻能讓我們體會到那種愛物如人的傷逝之情。當我這樣介紹給學生,他們臉上有被打動的表情。我順勢補充:印章的欣賞,除了看書法、章法和刀法,印文的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文人畫中的閑章。通過這一例子,學生不但對文人畫家的閑章印象深刻,而且在后面欣賞中國畫的過程中一直在努力尋找印章,并且試著讀懂。
其次,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講課。教師的語言可以活潑、幽默。如在欣賞文人畫時,看到金農的詩文與畫面相得益彰,我調侃:“有圖有真相,像不像今天的微信朋友圈?”學生在笑聲中會意文人畫的詩書畫印完美結合。教學中,必要時還可以配合動作手勢,如欣賞《神奈川沖浪圖》,我讓學生伸出手,跟我一起在空中描繪三條主要線條長短產生的韻律:短—長—短。手臂揚起來,不僅體會到了線條的韻律,更有學生說:“老師,我發現畫里的波浪在動,波濤很洶涌?!?/p>
最后,教師可以用實力打動學生。剪紙課,我帶了兩張自己用剪紙裝飾的精美賀卡展示給學生,他們深深被吸引,學習剪紙的興趣立刻調動起來。在教學《借物寓意》這一課時,我鋪好紙,調好墨,邊講邊示范。不待看完,學生就躍躍欲試。
二、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收獲
學生天生都有好奇心,求知欲強。不聽課的原因,可能是不感興趣,或者是聽不懂,因此教師要分析原因。陶行知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痹趯嶋H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應該注重教會學生學習美術的方法。掌握了學習方法的學生會覺得沒有困難,因此就會愛上美術學習。
美術課堂實踐活動多,教師應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也可以利用同桌或小組成員,互助學習。美術作業設計應該分層。如《校園服裝》一課,實踐活動是設計一套學生運動裝。有的學生基礎差,設計不出來,可以讓他臨摹范作,只作服裝色彩的搭配。有的學生畫著衣模特困難,可以給他降低要求,不畫人,只畫服裝。基礎好的學生畫得快,設計完運動裝,可以再設計一套正裝。這樣分層,每個人都有收獲,都能體驗到實踐的快樂。
三、讓美術與學生自身以及他們的生活有聯系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教學課程,課堂與生活要緊密聯系在一起?!敝v到色彩知識一課,我會讓學生爭當我的室內裝修顧問:“書房想要看起來安靜整潔,該如何選色?”“我的女兒6歲,想要一個溫馨的房間,該如何搭配色彩?”“夏天,我想換一個看起來比較涼爽的窗簾,又如何選擇?”學生帶著充分的理由,給了我中肯的建議。不知不覺中他們掌握了色彩知識。從生活切入,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充分享受學習成功的愉悅。
想讓學生愛上美術課,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實踐、反思和總結。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師生一起成長。路還很長,且行且思。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06.
[2]蔣勛.美的沉思[M].湖南美術出版社,2014-0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