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四面敵人唱的歌聲跟咱們家鄉的腔調一個味兒?。窟@是怎么回事兒???”這是爺爺在唱京劇《霸王別姬》的念白,他念得像在唱,情真、腔圓,用清晰的聲音表達感情。
我來到爺爺房間,為他鼓掌,問:“爺爺,我怎么感覺你唱京劇,像‘鳳凰傳奇組合,一邊念詞一邊唱,這是正宗京劇唱法嗎?”
爺爺笑了起來,呷了一口茶,給我講起了京劇的歷史:京劇被稱為“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內涵獨特且經久不衰的文化遺產。
乾隆年間,當時享有盛名的昆曲四大徽班進京演出,受到乾隆的青睞,可以說,京劇是因滿清皇帝乾隆的喜好而誕生。在滿清導演的不斷改造下,一個由江南戲曲和滿州小調混雜的劇種由此誕生。
清代,作為統治民族的滿族,與漢族有著完全不同的思想意識、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京劇迎合了滿州人,特別是滿州貴族的喜好。京劇的表演形式很有特色,它既不同于歌劇,也不同于舞劇,更不同于話劇。
爺爺告訴我,他的父親是一名京劇武生,自己在六七歲的時候開始跟著父親學京劇。在舊社會,唱戲人的社會地位很低,被人稱為“戲子”。兵荒馬亂的年代,他們為了混一口飽飯,嘗盡了天下苦。
京劇是一種唱、念、做、打并重的藝術,對演員的基本功素質要求很高,每天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就開始練踢腿、下腰、“拿大頂”,練完功,接著吊嗓子。唱京劇嗓子要好,高音氣要足,低音氣收斂,高放低收,尖濁不顯。演員唱高腔戲,由丹田發氣,將字音由低帶高,以調管字,依腔貼調,則可清晰明亮。
午后的陽光暖暖地照進房間,爺爺滔滔不絕地向我講解京劇的專業知識,我饒有興趣地一邊聽他講,一邊為他拍視頻。他談到京劇的“唱”,說京劇的唱有一定的腔調,能表達出劇中人的各種感情。京劇的“念”,是劇在角色除了唱以外說的話?!澳睢本褪蔷哂幸魳沸缘哪畎?,念白分京白、韻白和蘇白。京白是用北京音,韻白則用湖廣音、中州韻,蘇白使用蘇南地區的方言。
京劇的“做”,是動作和表情的表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畫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的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凈(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當。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京劇的“打”,是舞蹈化的武術表演。“做”和“打”從來不是穿插在戲里的獨立的舞蹈表演,把“把子功”“毯子功”的一些招式連貫起來組合在戲里,就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舞蹈語言。戲里,當這些技術功底與情節相結合時,有助于刻畫人物,闡釋劇情,并使觀眾在直觀中得到藝術享受。
爺爺說的京劇知識猶如一條清澈的小溪,從我的心田流過,凈化了我的心靈,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不知不覺中,我喜歡上了京劇。那天,爺爺興致上來,拿出一條馬鞭唱了幾個京劇選段。我不明白地問爺爺:“你光拿著一條馬鞭在耍什么?”爺爺笑了:“你不明白啥意思吧。中國京劇的美是大美,它是跨時間的美,是大寫意的,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就把所有的環境全代表了,而且還能讓你身臨其境?!?/p>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京劇的表演形成了一套虛擬的表演動作。比如:一只槳可以代表一條船,一條馬鞭可以代表一匹馬。演員不需要任何布景和道具,就能表現出上樓、下樓、開門、關門等動作,這些動作雖然經過了夸張的表演,但是能給觀眾既真實又優美的審美享受。京劇把這些表演手段組織成一個和諧的整體,演員一上臺,通過唱、念、做、打就能把劇中人物的身份、處境、思想、感情以及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都表現出來。
記起小時候,爺爺曾帶我去人民戲院看戲,看著舞臺上演員咿咿呀呀地唱著,爺爺也跟著搖頭晃腦地哼著,我沒有戲曲細胞,聽不懂,沒看幾分鐘就不知不覺躺在爺爺的懷里睡著了。讀書后,雖知道京劇是國粹,但還是聽不懂,不如流行音樂好聽,讓人學學就能唱出來。
國慶節快到了,社區排演京劇,爺爺每天就泡在社區京劇社里。那天,我去社區給他送飯,一進屋,嘿!滿屋子都是花臉,我不知道哪個是爺爺,怔怔地站在原地發愣。爺爺見我來了,卸下臉譜走了過來,朝我樂:“長這么大,你從來沒見過這么多臉譜吧?我來給你講講臉譜的含義。”京劇的行當主要分生、旦、凈、丑四種行當。“生”就是指男子,又分老生、小生、武生?!暗本褪侵概?,又分正旦(青衣)、老旦、花旦、花彩、武旦、刀馬旦、彩旦(搖旦)。“凈”就是花臉,又分正凈(銅錘花臉)、副凈(架子花臉)、武凈、毛凈?!俺蟆本褪浅蠼?,俗稱“三花臉”,又分文丑、武丑、鐵丑。此外,在古代戲劇中的末角也作為重要角色單獨列出的,一般為配角?,F代戲劇中往往和“生”合并,即“須生”。
他用手指著那個戴紅臉譜的爺爺說:“京劇臉譜紅表示忠義、耿直、有血性,如‘三國戲里的關羽?!苯又?,他又指著一個戴白臉譜的人說:“白表示奸詐多疑,含貶義,代表兇殘,如‘三國戲里的曹操。你看,那個黑臉譜的爺爺不茍言笑,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公戲里的包拯。而戴黃臉譜表示兇猛陰險,如典韋。藍和綠表示中性,草莽英雄。金和銀表示神秘,代表妖神一類,如美猴王和白骨精。”
爺爺說,為向國慶節獻禮,城北社區京劇社排演了一些經典代表劇目,有《霸王別姬》《昭君出塞》《長坂坡》等?!澳愕綍r候多宣傳宣傳,也算是為弘揚國粹文化貢獻了一份力?!蔽抑刂氐爻癄敔旤c了點頭。
一位詩人寫到:“京劇/屬于中國人/你聽見沒有/掌聲/經久不息”。京劇經歷了歲月的考驗和提煉,留下來的都是精華,閃耀著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燦爛光芒。京劇的穿透力和感染力享譽世界。
我坐在爺爺演出過的舞臺中間,寫出“國粹京劇”四字,清晨的第一道曦光中漸漸鮮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