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玉靜
摘要:本文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為例,著重分析了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的特殊性、復雜性,闡述了目前國內缺乏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檔案管理標準的困惑,重點介紹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綜合管廊項目工程檔案管理企業標準的創新點和實用性,為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檔案管理地標及國標的建立奠定基礎。
關鍵詞:城市綜合管廊檔案管理標準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2017年10月,央視《還看今朝》介紹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唯一一個在建工程項目——地下綜合管廊。地下綜合管廊聯盟更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管廊到底有多大?一對比所有城市都傻眼”為題,介紹了這個世界級的“巨無霸”綜合管廊。
一、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綜合管廊項目背景
自2013年至2015年,國務院先后印發《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國發〔2013〕36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綜合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27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61號)。針對一項工程建設,如此密集地頒發國家級文件,可見從國家層面對城市綜合管廊建設的高度重視。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作為履行政府職能、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內容,值得舉全國之力大力發展,以適應新型城鎮化和現代化城市建設的要求。國務院要求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使反復開挖地面的“馬路拉鏈”問題明顯改善,管線安全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明顯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網式架空線,使城市地面景觀得到明顯好轉。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是國家重要的戰略部署。2016年,北京市承擔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任務為30公里。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綜合管廊包含了電力、電信、給水、中水、燃氣等管線,北京首次將燃氣管線引入到綜合管廊中,管廊共三層,整個高度達到12.3米,不僅可以布置各種市政管線,中間還可以供車輛通行。該管廊2016年12月開工,2017年10月建成,是世界上斷面最大的地下綜合性管廊。該工程引入基于模型的信息化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指導施工,建立BIM竣工模型,管廊內使用機器人進行巡檢,體現了高科技和智能化。
二、綜合管廊工程檔案管理企業標準建立過程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在我國尚屬新興建設項目,目前國內缺乏針對此項工程的檔案管理標準。不管是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還是地方標準《北京市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11/ T695-2009)、《北京市市政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11/T808-2011),都無法照搬,促使建設單位著手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屬于自己的一套企業標準。
(一)出現問題,分析問題
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各施工單位在完成招投標工作后立即進入緊張的施工狀態,但是“現行標準的分部分項劃分不能滿足施工需求”“按照設計,市政規程不能滿足施工工藝標準要求填制的工程資料”“遇到房建、市政工程中沒有涉及的地鐵施工工藝怎么辦?”等問題紛至沓來。為此,建設單位積極聯系了負責該工程質量驗收的市建委監督站、負責日后接收竣工檔案的市城建檔案館以及與工程密切相關的主管部門,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設指揮辦公室等單位,尋求解決辦法。同時組織所有參建的總包、監理單位召開綜合管廊工程檔案專題會議,分析存在的問題。
(二)召開專家研討會
在分析問題、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無論是項目的管理方還是在建方,都強烈地意識到應該建立一套綜合管廊工程檔案管理標準來指導該項目的檔案管理工作。自2016年12月28日至2017年3月30日,建設單位北京新奧集團通州分公司共組織12次研討、論證會,其中包括市監督總站、市城建檔案館、市監理協會、國家消防協會等有關專家、學者參與的論證會達4次,為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檔案管理規程標準編制工作在理論基礎與實踐運用上充分把關。
(三)形成和發布標準
為有效記錄施工全過程,明確工程資料收集的依據、工程檔案編制標準和驗收標準,實現綜合管廊工程檔案資料規范、科學、系統管理,保證綜合管廊建設工作順利開展,項目方制定了《北京新奧集團有限公司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檔案管理規程企業標準》(以下簡稱《企業標準》)。該標準在征求北京市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總站、北京市建設監理協會、北京市城建檔案館意見的基礎上,會同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綜合管廊施工、監理單位,結合北京市地方標準《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11/T695-2009)、《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11/T808-201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GB50838-2015)等80項標準、規范編制而成。
在該《企業標準》的編制過程中,項目方進行了廣泛調查研究,分析了北京市乃至全國近幾年來綜合管廊工程資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并充分考慮了綜合管廊施工管理的現狀和發展情況,本著“結合實際、刪繁就簡、科學管理”的指導原則進行編制。
該《企業標準》共分為九章和八個附錄,2017年4月21日,由新奧集團正式發布執行。
三、《企業標準》的內容及實施
(一)《企業標準》的內容簡介
1.本規程在管理職責、工程資料分類與編號、竣工圖要求、工程資料編制與組卷、驗收與移交方面基本遵循原北京市建筑資料管理規程地方標準。
2.本規程增加了基建文件有關內容,根據基建文件形成流程,對用地預審、設計報審等前置文件加強收集管理。
3.本規程監理資料符合國家《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T50319)及北京市《建設工程監理規程》(DB11/T 382)的有關要求。增加編制了監理工作流程圖,并對監理交底、物資檢驗、見證記錄、旁站記錄、平行檢驗、不合格項處置等內容進行了規范。
4.在施工文件方面結合房建工程資料規程、市政資料管理規程和地鐵工程資料管理規程中與綜合管廊密切相關的施工資料內容,做了適當的刪減與增加,此部分內容改動較大。
(1)為更好地體現綜合管廊建設,針對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特點,本規程將分部分項劃分增加到11個分部工程。增加了防水工程(代號04)與建筑節能(代號10)分部。
(2)對所有應該填制的表格進行了統一規范要求。
(3)在施工測量資料中,本規程將原規程5個表格增加到24個表格,包含了暗挖施工,箱涵頂移測量相關內容。
(4)在施工物資資料中,刪除與現階段施工現場和現行標準不符合的內容,按現行標準和驗收規范進行了刪改和補充完善。
(5)在施工記錄中增加了鋼筯連接檢查記錄、防水工程試水檢查記錄,增加了暗挖和頂函施工相關施工記錄,充分結合了房建工程與市政工程和地鐵工程在管廊工程中的應用記錄。
(6)施工實驗資料內容更為豐富,更加適應管廊工程需要。
(7)將管廊工程概況表進行編制,在表中增加了起止樁號、管廊里程、斷面等數據,使其更加符合綜合管廊工程建設情況。
(二)《企業標準》的實施
1.施工現場實地使用檢驗
《企業標準》發布后,立即在項目中得以應用。為提高標準質量,參建各相關單位在執行標準過程中,結合工程實踐,認真總結經驗,并將意見和建議反饋給北京新奧集團有限公司通州分公司。
2.不斷修改完善,力求推進地標建設工作
在執行過程中,項目方不斷修改、完善《企業標準》,共收到15條修改意見,逐一完善,使《企業標準》更加符合地下綜合管廊施工建設程序,滿足施工記錄要求。綜合管廊建設是全市、全國的建設重點,我們擬將本企業標準質量不斷提升,辦求推進該標準提升為地標乃至國標。
3.進行BIM檔案管理系統研究
建設1141體系,實現BIM三大目標,為通州智慧城市建設創造條件,通過三大計劃步驟實施。
第一步:2017年初,完成標準初稿,初步實施四種模型的管理,控制設計及施工的進度與質量。
第二步:2017年中,完成平臺搭建的v1.0,初步在平臺上實現管理功能。
①完成標準執行版本;
②完成平臺1.0版本:完成用戶管理、權限管理、進度管理、質量管理、文件管理、版本管理,成果在線提交、在線打開批注,初步建立數據資源管理體系;
③開展成果檢查日常性工作;
④建設IT環境,采購IT設備、網絡、防火墻、專用引擎、訪問域名。
第三步:完善平臺vN.0版,逐步完成項目管理精細化要求。不斷優化功能與模塊,接口商務BIM協同管理、BIM設計協同管理、BIM施工協同管理、BIM資產運維管理,數字城市數據收集管理。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建設項目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的先導,而檔案管理與驗收又是項目驗收的關鍵一環。《企業標準》的制定,幫助項目單位制定檔案的歸檔范圍,對歸檔要求、歸檔格式等進行了統一。五年、十年以后再回顧京津冀協同發展,除了項目本身,留給社會的還有整套檔案,它再現了整個項目建設過程的始終,未來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北京市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11/T695-2009).
[2《]北京市市政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11/T808-2011).
[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
[4《]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GB50838-2015).
[5]中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狀況與前景展望分析報告.
[EB/OL]http://www.sohu.com/a/160505039_424367.ht? ml.2017-07-28/2017-10-20.
[6]BIM的現狀與未來.[EB/OL]http://www.360doc.com/ content/16/1119/19/30514273_607815110.shtml.2016- 11-19/2017-10-20.
作者單位:北京新奧集團有限公司通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