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深圳時裝周2018秋冬系列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圓滿謝幕。來自全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品牌和設計師帶來80場藝術時尚大秀。深圳時裝周以“藝術與時尚零距離”為主題,現代科技與時尚融合,秀場沒有傳統的聚光燈,首次采用高科技無影燈下,所有人零距離觀賞時裝秀,展示了一場最過癮的時裝視覺盛宴。令人驚訝的是,深圳時裝周僅僅舉辦了四屆,已然成為國內國際化程度最高、參與品牌最多、規模最大的時裝發布盛會之一。為探尋其奧秘,記者有幸跟隨深圳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深圳時裝周的創辦人沈永芳女士在第一線現場采訪,親眼目睹了時裝周的別樣盛況,收獲了不少有益的啟示。
啟示一:重新認識和評價時裝產業的地位。深圳在建設時尚之都城市發展戰略中,擯棄了時裝是傳統夕陽產業的陳腐觀念,把時裝產業定位為時尚文化的載體,在時尚產業建設中擔當引領角色。在深圳市政府的倡導支持下,由政府主辦,服裝行業協會承辦的深圳國際服裝交易會和深圳時裝周,對推進時裝行業飛速發展發揮了主導作用。深圳時裝業70%以上的品牌企業將產能遷移出去,在深圳設立以設計研發、營運管理等為主的總部,建立了以深圳為中心,網絡覆蓋全國的生產經營格局。全面打造時裝創意鏈、價值鏈,形成了大企業做強做優,中小企業做專、做精、做特的產業生態。深圳時裝產業實現了由“深圳制造”到“深圳創造”、由“深圳產品”到“深圳品牌”、由“全國知名”到“國際知名”的跨越式發展,成為深圳時尚產業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啟示二:時裝品牌是時尚產業的核心力量。我們常說,英雄不問出處。創業之初的深圳時裝品牌經歷了何等的艱辛與困苦,只有他們自己心里曉得。十幾年前,我在深圳曾親眼見到他們的窘境:深圳女裝帶頭品牌歌力思開創人夏國新在街邊小店擺攤賣衣服,大名鼎鼎的設計師品牌藝之卉創辦人趙卉洲推車賣水果,經典故事老總陳伯君在三輪車上叫賣衣服……現在熱詞叫不忘初心,對于懷揣夢想到深圳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來說,那是刻骨銘心的難忘記憶。時光荏苒,如今深圳擁有時裝企業2000多家,90%以上是自有品牌,從業人員30多萬人。2017年實現銷售總額2400多億元,出口近百億美元,創造稅收200多億元。涌現出瑪絲菲爾、影兒、歌力思、安莉芳、藝之卉等一大批知名品牌,歌力思、珂萊蒂爾、安奈爾等近十家企業成功上市。深圳時裝在全國大中城市一線商場占有率超過60%,時裝產業經濟總量名列中國大中城市前茅,占據中國女裝領軍地位。時裝品牌群體已然是深圳時尚之都的靚麗名片。
啟示三:設計和設計師是時尚的先鋒。深圳時裝設計發展迅猛,領先全國。深圳文化創意產業以年均25%的速度快速發展,時裝設計、研發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75%以上的深圳服裝品牌將銷售額的5%至15%作為設計、創新、研發經費,極大提升了時裝創新能力。深圳擁有近2萬名時裝設計師,培養出了一大批國內頂尖的時裝設計師、設計新銳、中高級工藝師,涌現出梁子、羅崢、趙卉洲等在國際上享有知名度的設計師隊伍。設計師的創意智慧成為帶動深圳時裝品牌發展的源泉。
啟示四:建立開放的國際化時尚平臺。深圳抓住國際化核心主題,組織品牌和設計師“走出去”,在國際四大時裝周推廣“時尚深圳”。連續多年組團參加倫敦、紐約、米蘭時裝周,總共有200多家品牌和設計師時裝秀亮相國際舞臺,整體提升了深圳時裝品牌在國際主流時尚領域的地位。2018深圳時裝周特別邀請法國女性成衣聯合會主席、意大利全國時尚協會主席等率團參加發布,參與發布秀的國外品牌和設計師的占比從過去的20%提升了到40%,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夫人米歇爾·奧巴馬所鐘愛的美國著名設計師Bibhu Mohapatra、世界紡織科技巨頭美國杜邦公司等。時裝產業的國際交流提升了深圳時尚之都的國際地位。
本刊在顯著位置推薦轉載了《時尚之都:北京未來的一張新名片》的文章。北京時裝業界熱切呼喚時尚之都,正在有聲有色的行動中。“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時尚北京》當春乃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