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牛
本月初版含中國內地31個城市(佛山數據列入廣州)中的25個,另南昌、大連、無錫、長春、哈爾濱、貴陽6城無確切數據(此6城日均值應在五十萬以下),本月客流數據可看出:
1.內地全月總客運量超1億人次的有北、上、廣、深、蓉、寧6家,與上月一致,其中南京較上月有所下降,險些失守1億大關。
2.內地全月日均客運量過百萬人次的有11家,全月日均客運量超500萬人次的有北、上、廣、深4家,全月日均客運量超千萬人次的僅北、上兩家,而北京則以日均客運量超1100萬穩居第一。
3.全月工作日日均客運量最大的是北京,超過1200萬人次。而休息日客運量最大的則是廣州,逆襲上海與北京,居榜首;本月休息日日均客運量鄭州較上月逆襲突破100萬大關,而蘇州則較上月跌破100萬大關。
4.客流強度方面,在近200公里以上運營規模的前8個城市(上、北、廣、寧、漢、深、渝、蓉)中,全月平均客流強度廣、深位列前兩名;在近200公里以下運營規模的城市中,全月平均客流強度最耀眼的是西安,不僅在此規模段第一,同時也是內地全部城市的第一;而全月平均客流強度不足0.7萬人次/公里的有8個城市。
5.總體而言,運營線網規模較大、軌道出行通達性更好、開通運營歷史更久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工作日客流遠高于休息日,說明有剛性需求的通勤客流比例高,乘客對地鐵的依賴程度高;廣州無論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客流都非常高,其休息日客流下降幅度很少,通常都能超越北京上海據全國之最;而本月深圳休息日的表現也很不錯,下降幅度不大,越來越類似廣州。
6.相對應,運營線網規模不大、軌道出行通達性尚不夠好、開通運營歷史不夠長的城市,比如蘇州、鄭州、南寧等、表現為以休閑觀光為主的休息日客流大大高于以通勤為主的工作日客流,說明其剛性需求不足,乘客對地鐵的依賴程度不夠高,通勤客流比例有待提高,整體上仍處在客流培育階段。

2018年11月全國主要城市地鐵客流統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