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煜 徐福利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我國為了適應21世紀國民綜合素質提高的要求,全面推進了素質教育,從2001年秋季起,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但是初中畢業生的英語水平出現了良莠不齊的現象,這就為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出了一道難題,如何能使這些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個課堂取得不同層次的成功,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成為了外語教學的一個重心工作。
【關鍵詞】基礎教育 中職教育 英語 銜接
在我國,英語教育早已深入人心,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學好這門外語,早早的就把孩子送進了各種英語補習班,學著各種教材版本的英語。但是,直至初中畢業,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還是只停留在A、B、C的基礎階段。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講,英語就更是一門學也學不會的“外語”了。所以,如何做好基礎英語教育和中職英語教育的銜接,就成為了中職院校英語教師首要解決的問題。
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分析好導致問題的原因,筆者經過調查走訪發現,造成銜接不暢的原因共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與其他學科相比,英語課在小學課程中的重視程度不夠。雖然城市及縣城小學都已開設英語,但是每個班級的英語課時少之又少,平均每班一周只有兩節英語課。學校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語文和數學上,教師和學生都沒有壓力,學期結束時,英語也不作為主要科目進行考試,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英語科目的重視程度。
第二,進入初中后學生的學習效果欠佳。學生在度過了輕松的小學階段之后,就邁入了較為繁忙的初中階段,初一的新生一是要面多陡然增多的科目,二是要面對繁重的課業壓力。英語也從科任課變成了主科。然而,初中的英語并不像學生想象的那么輕松,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訓練中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和學后的效果令人擔憂。
第三,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厭惡感。由于在基礎階段英語的底子就沒有打好,致使對英語的學習沒有了興趣和熱情,而英語這一學科又是一門需要認真背誦單詞,琢磨語法的科目,更使得一些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最終導致大部分學生有一提英語就頭疼的通病。
這些在普通學校都存在的問題也同樣發生在中職院校,而中職院校的英語課所面臨的問題甚至更加嚴重。中職院校的學生均是考不上初中的孩子,學習程度較差,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個人的素養也沒有那么高。要想讓這些學生喜歡英語,甚至愛上英語,就成了中職院校英語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可采取如下幾種對策:
首先,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銜接作用。我們要用理性的思維去分析自己所面對的學生,認真的挑選符合本校學生的教材,并仔細研究教材,查找教材中知識的內在聯系,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地整合,把教材中對學生不合適的內容進行適當地刪減,并將教學內容的教授順序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適當的編排,也可進行適當地替代,補充和改編,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識內容。
其次,更新教育理念,深入探討銜接教學。面對底子薄的學生,我們必須要改變過去那種只注重知識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的傳統教學觀念,應該克服過去那種教師的講授占據課堂大部分時間的教學現象,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而老師應該努力去成為學生真正喜歡的、為學生搭建學習橋梁的建造者。并且通過對課堂的管理不斷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另外,教師要深入學生,傾聽學生的表達,要學會包容和表揚。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應一視同仁,要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將鼓勵和贊賞貫穿于教學,使學生敢于發言,敢于創新,才會有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動力。
最后,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使學習事倍功半,如果學生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學習將會是一種快樂的享受,而不是痛苦的煎熬。好的課前預習可以使學生對教師講授的課程有充分的準備,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所掌握,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好的聽課習慣可以使課堂效率變高,也能從其他同學那受到啟發彌補自己的不足。課后的復習和總結也有利于學生歸納知識點,內化成自己的精神食糧,促進今后的學習。
總之,英語教學過程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也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英語教師們必須務實的分析,計劃,選擇適合中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教育教學方法,深入了解學生,真誠的交流,不畏艱難,攜手共進,才能使那些一提英語就頭疼的學生們變得喜歡英語,甚至愛上英語,而這正是教育者們不懈努力的目標!
[1]俞文娟.讓中職英語教育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J].語數外學習,2013,(11)
[2]黃娟.中高職英語教學銜接現狀調查及策略研究[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
[3]劉歡.“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16,(16).
[4]張靜.中職英語教學散論[J].語數外學習,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