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玲
【摘要】高中英語課堂不僅要發展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且有責任和義務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我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有愛心與耐心,讓學生在你的關愛中學習和進步;提高教學技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快樂中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學中多表揚,少批評,用情感去感化學生。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融洽,學生愛其師信其道,逐漸喜歡上英語,從而提高英語成績。
【關鍵詞】高中英語 情感教育 愛心 耐心 教學技巧
高中英語的詞匯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詞匯量更多,再加上許多句型及短語也要記憶,學生學起來有很大的難度,因此需要我們多一點愛心和耐心。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做到“成績好的要愛,成績差的更要憐惜。”只要英語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信心,誠心,獻出愛心,工作耐心,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目的,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英語教師只有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學起來才有積極性。如果學生對某一教師反感,他一站到講臺上學生就不聽不問,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學好呢?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巧妙運用情感來進行教學。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剛開始上第一課時給他們講了學英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學好英語這科,讓他們首先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過后,我又對他們進行了耐心,細致的教學。在第一次月考時大多成績還可以,但有少數同學成績比較差,如我班的劉林、張洛等同學,第一次月考后我發現他們對學英語失去了信心,于是我把這幾位較差的學生叫到了寢室里私下的和他們進行了思想交流,這幾位同學都說:“記憶力較差,記單詞比較困難。”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我教給他們“笨鳥先飛”的方法,以及記單詞的一些小巧門,同時以降低了對他們的要求,由原來的每個單元一次性的記憶變成每六個單詞聽寫一次。這樣他們覺得記憶單詞比較輕松,于是漸漸的對英語產生了興起,在第二次月考中成績有所上升。因此,愛心與耐心可以讓學生感覺到你對他的關懷,提高學生對你的情感依賴,從而讓他自覺學習,逐漸提高英語成績。
寓教于樂是情感教學原則體系中一條核心原則,這條原則的基本涵義是教師要在教學中操縱各種教學變量,使學生懷著快樂、興趣的情緒進行學習。也就是說,使教學在學生樂于接受、樂于學習的狀態中進行。這條原則與“樂學”的基本精神是相應的。情感心理學實驗證實,當一個人處在快樂興趣情緒狀態中時,最能發揮其智能操作水平,因而快樂、興趣是個體進行智能活動的最佳情緒背景。教師在貫徹寓教于樂原則時,雖然操作點在于引發學生的快樂和興趣情緒,但其目標并不停留在低層次的情緒調節上,而只是以情緒調節為切入口,藉以引導學生由低層次的“外在樂”向高層次的“內在樂”方向轉化。這種轉化的實質是變“樂中學”為“學中樂”,達到治學的最高境界。英語本身是一種枯燥的語言,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仔細研究教學方法,深鉆教材,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質量。如何巧用教學方法,活躍高中英語課堂氣氛呢?我在教學中巧用一些格言、諺語、歌謠、謎語和游戲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起,如我在英語教學中經常采用了歌謠來幫助他們記憶單詞,這樣既幫助了他們記憶單詞,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在教學時我還叫了一些同學來表演各種不同的動物,讓其余的同學猜他們表演的是什么動物,這樣他們學起英語來就不那么枯燥無味了。通過這樣一些活動,就是再差的學生學起來也有興趣了。我還經常用教學器具來組織英語教學,來詢問學生,讓他們搶答,答對的就可以得到獎勵,讓不同的學生來表演,讓其余學生來觀賞,以激發他們的興趣。
高中的學生自尊心很強,公開場合的批評會讓學生下不來臺,從而對老師有了看法,不再學習這一科。因此,高中英語教學中要多表揚,少批評,凡是他們有一點進步均以表揚,以鼓勵他們學英語的信心,凡是有錯誤的地方應耐心細致的糾正。在他們平時的作業中多給幾個“good”之類的詞語,這樣以來他們就覺得教師喜歡他們,學英語也相應的有了興趣。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的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圍繞著認知信息傳遞師生間會出現種種情感交流現象,同時也實際存在著人際情感交流現象。教師應重視師生人際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努力以自己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去引發學生的積極情感反應,創設師生情感交融的氛圍,以發展和諧的師生關系,優化教學效果。奧地利著名教育家布貝爾在《品格教育》中指出:“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圖,而是師生間的相互接觸。”贊可天在“和教師的談話”中也明確地說:“就教育工作的效果來說,重要一點是要看師生之間的關系如何。”師生間的情感會通過雙方交往活動和關系的直接作用,而最終影響教學和教育的效果。因此,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少批評,多表揚,讓學生樹立信心,從而更好地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