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銀川市,高考前是個應屆高中畢業生。我考上清華的故事與好多同學的經歷比起來算是平淡無奇,但卻是一個鬼使神差,陰不差陽不錯的故事。
最鬼使神差的事情是我無緣下鄉插隊的命運。1977年寧夏的高考是在12月15日和16日,而我于當年7月就已高中畢業。我周圍的同學們大多一畢業就立即下鄉插隊了。我也著急下鄉,但卻遲遲不能成行。插隊的地方是我媽所在單位寧夏輕紡廳的知青點,所以我需要我媽幫忙辦手續。可任憑我心急如焚,天天央求,我媽就是不配合。我媽在單位里是個小出納、普通群眾,對她來說讓女兒下鄉實屬無奈,她壓根就不積極。我足足等了兩個多月,好不容易插隊手續齊全了,在生產隊的吃住也都安排好了,卻還是無法成行,因為我媽最后關頭又不肯給我轉戶口。三等兩等就到了10月中旬,有小道消息說要恢復高考了,我下鄉的事就被放在了一邊。 事后想想,我沒有下鄉也是有些巧合的事情。當初若已經下了鄉,就未必有那么好的條件全時專心準備高考。
等復習一開始,我經歷了第二件鬼使神差的事情。之所以能考上大學,我的中學老師們功不可沒。我于1968年秋8歲時才開始上小學。1969至70年又因隨著父母去郊縣干校農場而失學半年多?;氐姐y川后又在小學和中學兩次趕上了縮短學制。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滿打滿算總共在校時間只有八年多,而且這期間還經常學工學農學軍。另外,地處大西北的寧夏教育水平相對較差。我畢業的銀川四中在銀川也不屬于好學校。所以當時自己的基礎非常差。高考復習,準確地說不能叫復習,因為好多東西原本就沒學過而且不知從何學起。在這關鍵的時刻,我高中的老師們站出來了,主動組織了一些學習好的同學一塊復習。數理化語文政治都有老師輔導,高考復習進展順利。最值得稱道的是一個物理老師馬旭波,他畢業于北大,水平很高。他以前沒教過我,在他的精心輔導下,我的物理知識突飛猛進,從最弱項變成了最強項。
高考填志愿,我經歷了第三件鬼使神差的事情。我能上清華的關鍵是我老爸逼著我改志愿報清華。我爸當時是銀川火柴廠的廠長,工作特別忙,平時住在廠里,連周末都很少回家。報完志愿的那個星期天我爸碰巧回家。當他得知我第一志愿報了蘭州大學,立即逼著我去學校把已經交了的高考志愿表撤了回來。我爸宣布,他的女兒必須報清華,考得上考不上另說,咋能報都不敢報呢?于是乎我就按我爸的要求在高考志愿中第一個填了清華。
高考時,我經歷了第四件鬼使神差的事情。能上大學真是多虧了我媽堅持讓我考完。記得第一天考的是政治和語文。兩門考得都比較順利。第二天早晨考數學出了問題。當時,有一道題不會做腦子就全懵了。結果后面會做的題也沒有做完。中午哭著回到家。人徹底崩潰了,我告訴我媽,下午我不去考了,考了也沒用,肯定考不上。沒想到,我媽不由分說,下午把我連拖帶拉地弄回了考場。物理和化學當時是我的強項,所以最后一場考試還算圓滿。
高考錄取對我而言是另一件“鬼使神差”的事情。我因為數學沒考好,心想能考上寧夏大學就謝天謝地了。所以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以為自己是在做夢,感覺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得腦子一片空白。我被清華化工系按第一志愿錄取??晌耶斈陥笾驹笗r根本連化工和化學都分不清,真的不知道為什么選擇了化工。高考復習的時候,覺得化學最簡單,用了三天就搞定了。于是所有的志愿都選了帶化字的。上了清華以后,我慢慢發覺,我這輩子真的就適合做化工。我非常熱愛我的專業。我可以非常自豪地告訴我的母校,她培養出了一個聯接了研發與生產,將先進工藝與催化劑推向中國及其他國家的了不起的化學工程師。
(作者簡介:張麗萍,清華大學化工學士(1982)、碩士(1985),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工博士(1996),陶氏化學(美國)EOEG 技術中心資深研發科學家和技術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