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偉江 李旭輝
(1.中國銀行,北京 100094;2.中國工商銀行,北京 100140)
商業銀行的軟件開發項目經理常采用區辨類勝任力[1]管理機制,其主要實現形式為項目經理資格分級管理體系。在該體系下,差別化的津貼是項目經理激勵的重要手段。
項目經理津貼發放的基本條件:具備一定級別資格的人員,以一定的項目經理角色(正、副),管理在運行的項目。
項目經理津貼的計算高度依賴于項目管理的復雜性,在時間維度上:
(1)項目的狀態是變化的,可以運行、可以停止。
(2)項目經理的資格是變化的,資格級別可以晉級、降級、失去。
(3)人員擔任項目經理是動態的,可以在任、可以不在任。
(4)對于同一項目,人員的管理角色是不同的,可以直接擔任正項目經理或者副項目經理,同時正、副角色可以在某個時點轉換。
(5)某一個人員可以同時管理一個或多個項目。
(6)項目經理津貼的基準可能會發生變化。
項目經理津貼一般按月發放,基于上述管理的復雜性,每日津貼的計算是較為復雜的,且每日津貼值可能也不同,而項目經理月津貼為日津貼的合計,其必然呈現一定的復雜性。
基于時間維度上的管理復雜性,構建項目經理津貼模型,為商業銀行軟件開發項目經理的津貼激勵提供依據,為其津貼激勵信息化建設提供算法參照。
無特別說明,文中的“項目經理”是統稱,可指項目正經理或項目副經理。
根據估算的項目標準工作量(單位:人天)與估算的項目周期(單位:月)的比值定義項目的類型。具體項目類型數量的劃分可視商業銀行的具體情況而定。直觀起見,將項目定義為A,B,C,D四種類型,見表1。
表1 項目類型定義表
注:PSC為一個常量,是商業銀行結合過去歷史數據及未來項目規模趨勢特性定義的。
項目生命周期內,將項目可能的狀態定義為運行、掛起、結項三種狀態。這三種狀態之間有一定的轉換動作關系。項目從無到有為“啟動”動作,項目開始運行;項目從運行狀態到掛起狀態,為“掛起”動作,項目暫停運行;項目從掛起狀態到運行狀態為“解掛”動作,項目重新運行;項目從運行狀態到結項狀態為“結項”動作,項目生命周期結束。
一般的,項目不會從掛起狀態直接進入到結項狀態,因為項目需要從掛起狀態恢復到運行狀態,進行結項收尾工作,如行政收尾、合同收尾等。
項目生命周期內,項目狀態是時間的函數,由一定的轉換動作事件觸發。
為便于直觀描述,將項目經理資格級別定義為資深級、高級、中級、初級。這幾種資格級別狀態通過“資格認證”管理機制控制:
(1)初始。人員具備一定的能力,通過資格認證,開始具備一定級別的資格。
(2)晉級。人員能力提升后,通過資格認證,資格級別可晉升。
(3)降級。人員能力下降后,通過資格認證,資格級別可下降。
(4)失去。人員資格到期后,未參加新一輪資格認證、未能通過新一輪資格認證,將失去資格。
人員職業周期內,項目經理資格級別狀態是時間的函數,由一定的認證動作事件觸發。
項目經理資格級別與項目類型形成任命規則,見表2[2],可根據商業銀行的實際需要調整。
某一項目經理與項目的結合機制,可以定義為:
(1)啟動上任。項目啟動時,任命項目經理。
(2)在建上任。項目生命周期以內,根據需要任命項目經理。
(3)在建卸任。項目生命周期以內,根據需要卸任項目經理。
(4)掛起停任。項目因狀態轉換為“掛起”,其所有項目經理暫停履職。
(5)解掛啟任。項目因狀態轉換為“運行”,其所有項目經理重新履職。
(6)結項卸任。項目因狀態轉換為“結項”,其所有項目經理卸任,不再履職。
項目生命周期內,項目經理任命履職狀態是時間的函數,由一定的任命動作事件觸發。
模型Sdt是管理狀態計算函數,為人員在某一項目、某一時點t(日)管理項目的狀態,反映某一個時點人員與項目的結合特性。即
Sdt(t,Pm,Pn,Sst,Cgt)={Pm,Pn,Pt,Pr,Cm,St}
其中:
(1)Pm為津貼享受人員的標識。一般以員工號作為唯一標識符。
表2 項目經理任命規則表項目經理任命規則表
(2)Pn為某時點,人員以項目經理身份管理的某個項目,一般以項目編碼作為唯一標識符。人員同一時點可管理多個項目,這是其中的一個。
(3)Pt,Pt(Sc)為某時點,人員以項目經理身份管理的某個項目的類型函數,Sc為項目的月均標準工作量。Pt可根據表1進行判斷。
(4)Sst(t,Pm,Pn,St)={Pm,Pn,Pr,St}為任命狀態計算函數,為人員在某項目、某時點的任命狀態;Pr為人員在某項目、某時點的項目管理角色(項目正經理、項目副經理),從任命狀態信息中獲取。St為人員在某項目、某時點享受津貼的狀態,即是否享受津貼。人員在某項目、某時點的任命狀態與享受津貼的關系,見表3。
Sst為在某一時點,實例化某一任命狀態,下一時點,如果沒有任命狀態變換,Sst將保持上一時點的任命狀態。
(5)Cgt(t,Pm)={Pm,Cm}為資格狀態函數,為人員在某個時點的資格級別狀態,從資格狀態信息中獲取;Cm為資格級別,可選值為資深級、高級、中級、初級、無資格。
管理狀態模型,反映了某一人員與某一項目的結合關系狀態,反映了人員以什么樣的資格與角色,管理怎樣一個項目,對于該項目是否可享受津貼。其輸出的基本信息為后續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表3 單項目任命狀態-津貼享受關系表
模型Sp1,Sp2為日津貼計算函數,分別從資格維度和項目類型維度計算人員在某一項目、某一時點t(日)的津貼。
(1)資格維度模型為
Sp1(t,Pm,Pn,Pr,Cm)
其中:
Sp1為人員在某項目、某時點的津貼,可以依據表4進行計算。
該維度模型,依據資格級別及管理角色計算津貼,是所投入人員知識技能的價值體現,主要從知識技能供給方本身的價值進行衡量。
表4中的津貼基準,可視具體情況而定。
表4 項目經理資格維度津貼基準表
(2)項目類型維度模型為
Sp2(t,Pm,Pn,Pr,Pt)
其中:
Sp2為人員在某項目、某時點的津貼,可以依據表5進行計算。
該維度模型,依據項目類型及管理角色計算津貼,是項目需要投入的知識技能的價值體現,主要從知識技能需求方的需求價值進行衡量。
表5中的津貼基準,可視具體情況而定。
表5 項目類型維度津貼基準表
模型Spm為項目經理的月津貼函數,為人員管理一個及以上項目時,享受的月津貼。即
其中:
(1)start為當月計算津貼的起始時間點。該時間點不一定為常規的月起薪時點,因為有可能是在月中某個時間點才開始管理項目。
(2)end為當月計算津貼的終止時間點。該時間點不一定為常規的月終薪時點,因為有可能是在月中的某個時間點已經不再管理項目。
(3)x為員工某時間點管理的項目個數。
(4) maxx[Sp1(t,Pm,Pnj,Pr,Cm)]為員工某時點,管理x個項目,Pnj為管理的第j個項目,從資格維度分別計算管理每個項目的日津貼,之后取最大值。
該模型采取了“就高取多”的激勵策略。“就高”,資格維度模型為知識技能的供方提取最高的日津貼,項目類型維度模型的計算采用最高角色;“取多”,項目類型維度模型將多個項目的類型整合成一個項目的類型,對管理的每一個項目的貢獻予以激勵。
月津貼修正模型Spma為對上面月津貼模型的修正模型,即
其中:
(2)λ為修正功能開關變量,平常置為0;啟用修正功能時,置為1。
(3)aln(x)+b為修正因子函數,a,b為修正因子,應根據商業銀行實際需要進行修正,并進行數據回歸計算。即使期望管理項目達到8個,項目類型維度的月津貼也不要超過1.54倍的Sp2。通過Excel工具進行基本回歸計算,可得出0.301ln(x)+0.893,這樣可得到a,b的值。
上述模型的計算相對復雜,適用于將模型信息化為系統的情況。
項目經理津貼是個人激勵效用和商業銀行對項目經理貢獻效用的博弈,項目經理津貼的最佳值是項目經理與組織的博弈平衡[3]。如果博弈不平衡就會產生一系列管理問題,此時需要調整津貼基準,或者調整項目的類型定義規模基準,或者調整修正因子,使項目經理的收益效用和商業銀行的收益效用達成新的平衡。
商業銀行可以據實際需要對上述月津貼模型進行裁剪、調整后使用,比如可以僅簡化使用Sp1或者Sp2,等等。
[1]付偉江,程菲菲.軟件項目經理勝任力模型探索[J].人力資源管理,2014(5):36-39.
[2]付偉江,牛維棟.基于戰略管理的項目經理培養體系模型探索[J].項目管理技術,2017(1):88-94.
[3]付偉江,程菲菲.基于戰略框架的項目經理激勵模型探索[J].項目管理技術,2015(12):34-42.P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