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印度廢鈔令實施效果看財政與金融失衡的危害性

2018-04-19 01:36:06鐘震郭立
理論探索 2018年2期

鐘震 郭立

〔摘要〕 作為2016年“黑天鵝”事件之一,印度廢鈔令已實施一年有余。其實施直接影響到地方邦選舉的結果,短期內反逃稅效果最為明顯,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支付體系現代化,但是打擊“假黑腐”未觸及根本,諸多負面影響拖累經濟增長。印度廢鈔令的出臺背景較為復雜,其實施的背景、方式、過程均與印度政府長期財政與金融關系失衡密不可分。以此為鑒,發展中國家應采取穩健的宏觀調控政策,進行結構性改革,健全財稅體制,根除產生銀行業壞賬的體制根源,避免類似印度廢鈔令“短痛”和“長痛”共振的教訓。

〔關鍵詞〕 印度廢鈔令,宏觀調控,財政金融失衡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18)02-0105-06

2016年11月8日,印度總理莫迪突然宣布,為打擊腐敗和黑錢交易,從次日零時起,廢除500盧比和1000盧比兩種最常用大額紙幣的流通,導致86%的流通現鈔變為“廢紙”。這場廢鈔風暴事先與市場毫無溝通,令印度社會瞬間陷入混亂,短期內負面影響難以消除,同時也創下了國際金融史上罕見紀錄。時隔一年,廢鈔令實施效果如何,是否已經實現此前印度政府聲稱的預期目標?印度政府究竟遭遇了什么樣的困境,需要采用如此極端的廢鈔令?以此為鑒,對于反思和調整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的意義重大。

一、印度廢鈔令的實施效果

關于廢鈔令的實施效果,特別是對印度經濟的影響,目前持鮮明對立的正反兩方觀點。支持者認為此舉迫使地下經濟浮出水面,成功打擊腐敗和黑錢交易,有助于增加稅收和促進電子支付體系改革。而反對者認為此舉令民眾失去對貨幣和金融系統的信心,嚴重打擊了實體經濟。印度前總理辛格直接批評廢鈔令是莫迪政府“一場有組織的、合法化的搶劫”。美國福布斯雜志認為“印度政府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犯罪行為,不僅損害了經濟,并威脅到數百萬計已經貧困的公民陷入更貧困的境地,而且寡廉鮮恥”。彭博社觀點專欄作家Mihir Sharma認為“廢鈔令與其說是一場反黑錢戰役,不如說是印度政府開展的全世界最大的合法洗錢行動”。

從一年來的實施效果看,廢鈔令似乎并沒有達到印度政府此前的預期目標,非但沒有實現打擊“假黑腐”目標,反而拖累了經濟增長。按照實施效果與預期目標接近程度,由強到弱,依次為政治目的、反逃稅、支付體系現代化、打擊“假黑腐”以及經濟增長。

(一)直接影響到地方邦選舉的結果。2017年3月結束的五大地方邦選舉,特別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地方選舉,被外界視為2019年大選前的“半決賽”,關系到莫迪能否連任成功。廢鈔令頒布后,莫迪領導的人民黨一改此前在新德里、比哈爾邦等地方選舉連敗的頹勢,在五大地方邦選舉中勝出四邦,尤其是在北方邦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創下1977年以來地方選舉最大優勢紀錄,為其尋求連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7年12月,人民黨又接連贏得了古吉拉特邦和喜馬偕爾邦的選舉勝利。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黨在這兩個邦獲得的席位遠不如預期,特別是莫迪曾執政12年之久的古吉拉特邦,人民黨僅以微弱優勢取勝,反而其對手國大黨在該邦選舉中取得了27年以來的最好成績。從某種程度上看,廢鈔令對農業部門的傷害卻沒有相應的農業政策予以緩沖,在經歷一年多的時間檢驗之后,人民黨在農村中的支持率明顯下降,印度民眾對以廢鈔令為代表的莫迪政府改革已不再如之前那般肯定和支持。

(二)短期內反逃稅效果最為明顯。印度早已實現稅銀聯網,但長期以來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把現金逼進銀行”,從而合理地征收稅款。此次廢鈔令不但規定“兌換有限額,提現有限額”,而且對于“超過25萬盧比且無法說明收入來源的存款”處以懲罰性稅收,短期內有效遏制逃稅行為,改善了稅收狀況。截至2016年11月22日,剛啟動半個月的廢鈔令已使印度47個城市11月的稅收達到了去年同期的2.5倍①。2015至2016財年,印度只有3700萬人進行了稅收申報。廢鈔令實施后,2016至2017財年印度進行稅務申報的人數增加了910萬,幾乎相當于奧地利的人口總數②。

(三)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支付體系現代化。為填補現金不足帶來的支付“斷檔”,印度政府相繼出臺了包括在政府指定地點或指定消費項目使用電子支付時可獲得相應的費用減免和稅收優惠等措施,鼓勵民眾使用電子支付。據印度國家支付公司(NPCI)統計,2017年12月印度電子支付交易規模較2016年同期增長約11%,交易總額增長約21%。除卡(主要是借記卡和信用卡)支付外,大多數細分市場的電子交易均高于上年同期③。據印度工商業聯合會和市場研究機構RNCOS共同推出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得益于政府支持、智能手機普及、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等因素,到2021至2022年,印度移動支付市場規模會達到3000億盧比,遠超過2015至2016年的15.4億盧比④。但是,由于金融基礎設施較為薄弱且準備應對不足,電子支付尚無法完全取代現金,短期內印度恐難實現“無現金社會”的目標。據統計,從接受電子支付的銷售終端、ATM、收費站數量來看,印度每百萬人只有1100個,中國每百萬人有1.6萬個,新加坡則超過3.1萬個 〔1 〕。

(四)打擊“假黑腐”未觸及根本。正如印度“假黑腐”不是因大面額現鈔而產生,反而是因為“假黑腐”的存在導致了大面額現鈔在金融體系外的囤積。廢鈔令不能從根本上打擊“假黑腐”,只要“假黑腐”一日不根除,任何支付手段都終究會“涉假、涉黑、涉腐”。廢鈔令頒布后,印度黃金、比特幣暴漲,成為新的隱匿資產的渠道,市場上也開始出現2000盧比新鈔的假幣。在廢鈔令推出伊始,印度政府預計將有高達5萬億盧比的黑錢不會被申報⑤。事實上,2017年8月30日印度央行公布的年報數據顯示,印度銀行系統共收到15.28萬億盧比(2390億美元)的廢鈔⑥,占所有被廢紙幣規模的99%,相當于幾乎所有黑錢已被“洗白”,這恰恰說明“假黑腐”已經找到了新的繞過政府監管的洗錢策略。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實施廢鈔令的代價不菲。截至2017年6月30日,印度央行印制新鈔票的花費達到796.5億盧比,為17年來最高水平⑥。換言之,這場旨在打擊“假黑腐”的廢鈔運動基本宣告失敗,反而因印鈔費用大增,進一步影響到央行向印度政府上繳收入減至一半,進而加大了印度政府實現財政赤字目標的難度。

(五)諸多負面影響拖累印度經濟增長。自實施以來,廢鈔令已對印度經濟造成了幾輪負面沖擊。第一輪是對現金依賴性產業的沖擊。在印度,現金交易占整個交易額的78%,與居民消費需求緊密相關的行業也大部分高度依賴現金,比如零售業、運輸業、建筑業、房地產業等受到的沖擊較大,一些企業因資金鏈斷裂不得不停工停產甚至倒閉。第二輪是對支柱性產業的沖擊。印度是農業大國,約一半的人口以種地為生。廢鈔令實施當月正值印度農業播種期,但因金融基礎設施不完善和配套政策未及時出臺,多數農民放棄農耕時間去排隊換鈔而耽誤了寶貴的農時。制造業也受到波及,廢鈔令實施次月,即2016年12月印度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CPMI)年內首度跌破榮枯線50以下至49.6,創2008年11月以來月度最大跌幅⑦。第三輪是對經濟運行和社會穩定的沖擊。廢鈔令帶來的嚴重現金短缺令印度社會陷入混亂,一些地方甚至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地步。民眾生活和經濟運行受到嚴重干擾,自實施起兩周內,至少已有55人因換鈔死亡。廢鈔令更是加劇了印度政治動蕩,多地舉行了不同規模的抗議活動。第四輪是對經濟發展前景和國家信譽的長期負面沖擊。廢鈔令宣布后,相關國際機構紛紛下調對印度2016年 GDP 增速的預期,從下降0.5到2個百分點不等。貿然的廢鈔行動垮掉的不僅僅是莫迪在印度民眾心中的形象,還有印度政府施政的嚴肅性和可信度 〔2 〕。更為嚴重的是,廢鈔令嚴重打擊了國際社會對印度政府信用的信心,這將是莫迪政府乃至此后歷屆印度政府都無法擺脫的聲譽污點,即誰也無法保證此后的印度政府是否會效仿莫迪政府,以打擊黑錢為名搞類似廢鈔令這樣的“金融閃電戰”。

在數輪負面沖擊下,印度經濟受到嚴重拖累。2017年二季度,印度GDP增速跌至5.7%,為三年來最低值;CPI跌至1.54%,遠低于4%的通脹目標值,為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后的最低值,通縮壓力加大;私人消費增長降至6.7%,為過去一年半以來最低值;消費信心指數跌至96.8,為3年來最低值;除服務業外,農業、工業、制造業、采礦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縮;進口大幅增長,經常項目逆差不斷擴大,6月末經常項目逆差占GDP的比重大幅增至2.4%,為2013年6月以來的最大值⑦。雖然2017年三季度印度GDP增速有所回升至6.3%⑦,但受制于制造業增長放緩以及系列改革政策的影響,印度中央統計局于2018年1月5日將2017至2018財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7.1%降至6.5%,為四年來的最低增幅 〔3 〕。此前,2016至2017財年GDP增速為7.1%,2015至2016財年GDP增速為8%,2014至2015財年GDP增速為7.5%。從另一項衡量印度經濟的指標總附加值GVA增速來看,2016至2017財年增速為6.1%,同樣為四年來的最低增幅 ⑦。

更值得一提的是,繼廢鈔令之后,印度政府絲毫沒有減緩激進式改革的步伐,于2017年7月1日正式推行旨在建立中央和地方統一稅收管理體系——商品與服務稅改革(GST)。但與此前印度政府樂觀預期不同的是,由于存在與廢鈔令相類似準備和過渡方案不足等問題,GST非但沒有實現形成印度市場共同體的目標,反而使得企業納稅的申報更為復雜。在GST推出半年后,即2017年12月GST收入連續第三個月下降。在廢鈔令和GST雙重影響下,稅收收入不及預期,但財政支出卻只增不減,政府財政狀況堪憂。2017年4至11月,印度政府支出已完成預算的69%,但財政赤字已達到全年目標的112%⑧,這意味著在2017至2018財年之后的月份里,印度政府支出將會大幅縮減。據測算,即便全財年稅收目標實現的情況下,如果需要達到3.2%的財政赤字/GDP目標,仍需要減少約1445億盧比的支出。對此,摩根士丹利預計2018至2019財年印度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將進一步擴大至3.5% 〔4 〕。由于廢鈔影響、GST改革不及預期、消費低迷和投資疲弱等基本面情況,IMF和世界銀行于2017年10月分別將印度2016至2017財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6.7%和7%,OECD、亞行、惠譽以及印度央行等也相繼下調預期值。隨著經濟下滑對就業市場帶來的沖擊,莫迪上任時“每年創造1千萬就業目標”誓言恐難以實現。據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1至4月期間,廢鈔令使150萬人失去工作,對勞動參與率的沖擊至今仍未完全恢復 〔5 〕。

二、廢鈔令是印度政府長期財政與金融關系失衡的一個極端反映

面對事與愿違的實施效果,質疑和批評莫迪政府的聲音不絕于耳。印度前財長奇丹巴拉姆批評莫迪政府的經濟政策成果是“低增長、低投資、沒工作”。對此,莫迪政府也多次改變廢鈔令實施目標的口徑,從打擊腐敗和黑錢,到打擊假幣和切斷恐怖主義的資金來源,再到推進支付體系現代化。如此反復多變的表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廢鈔令出臺背景的復雜性。事實上,印度廢鈔令可謂是2016年“黑天鵝”事件之一,看似荒唐,卻有其必然性。究其原因,既有源自于印度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也有短期來自于現任政府承受的內外部壓力。但從體制根源上看,無論是廢鈔令實施的背景還是方式與過程,都與印度政府長期財政與金融關系失衡密不可分。

從實施背景來看,實則是印度政府在未理順財政與金融關系和未能有效推行結構性改革的情況下,企圖用廢鈔令這劑猛藥以治沉疴。長期以來,印度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沉疴重重。政治上,沿襲英國議會民主制不但沒有帶來所謂的民主,反而與政治腐敗、金錢政治、家族統治、權力尋租等問題相互交織,形成印度獨有的復雜政黨格局、畸形的分權制衡生態以及低下的政府執行效率。經濟上,產業結構中服務業獨大,尤其是發達的軟件和金融服務業更多吸引的是高素質人才,而能夠吸收大量勞動力的制造業發展疲弱,農業長期依賴政府補貼,國際收支長期不平衡,外債占比持續上升。社會上,貧富差距不斷拉大,接近七成的印度人特別是低種姓人處于貧困線之下,宗教沖突、民族仇恨、領土爭端、恐怖襲擊等因素時刻威脅著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復雜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使得印度政府宏觀調控乏力,加劇了財政與金融之間的失衡,加上結構性改革不到位,刺激了地下經濟的膨脹,“假黑腐”問題愈演愈烈,逐漸脫離政府管控,進一步導致宏觀調控乏力,最終形成惡性循環。所謂地下經濟,是指所有逃避政府監管、稅收和統計等傳統宏觀調控范疇的非正規經濟活動。因其產生的產值和收入未納入國民經濟核算,被國際社會公認為“經濟黑洞”。而印度地下經濟正是以黑錢、逃稅、腐敗、黑惡及恐怖勢力等為代表的“黑色經濟”,因大面額現鈔難以被追查資金來源,成為印度“黑色經濟”重要的交易方式。據世界銀行測算,游離在正規經濟之外的“黑色經濟”占印度GDP的20%以上,且有不斷惡化的趨勢。如果按2015年印度2萬億美元GDP計算,其“黑色經濟”高達4000億美元,甚至高于泰國全年GDP,其中房地產行業貢獻較大,年均產出的非法資金約200至400億美元 〔6 〕。“黑色經濟”加劇了印度經濟發展的內部失衡,不斷侵蝕國民經濟的基礎,嚴重危及經濟社會的長期發展,已成為印度實現經濟騰飛和強國戰略的“絆腳石”。從這一邏輯出發,廢鈔令真正想廢掉的不是大額鈔票,而是脫離政府監管之外的地下經濟、滋生“假黑腐”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以及無法為經濟長期發展提供充足財力支持的舊有體制。

從實施方式來看,廢鈔令仍舊沿襲了過去金融是財政出納的思維邏輯。一方面,利用貨幣政策為財政政策“補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名實”不符。在印度,由于政黨博弈激烈,財稅體制改革和結構性改革掣肘較多,財政政策發力不夠,迫使以總量調控為主的貨幣政策“越位”,承擔一些本應由財政政策承擔的結構調整職能,如支農支小、強制支持以行政手段確定的“優先部門”、為財政部“總理人民資金項目”開放銀行許可等。在多重目標沖突下,使得貨幣政策難以權衡取舍,不但管不好貨幣政策該管的事情,最終也影響了宏觀調控的實施效果。與大多數民主國家相類似,印度財政政策的出臺同樣需要經過議會反復審議,其間往往要遭受多個黨派或者多個利益集團的激烈博弈。而同樣作為宏觀調控政策的貨幣政策,其決策流程僅止步于央行內部,不需要通過議會或民主程序。尤其是在一些利率完全市場化的國家,市場對于利率變動極其敏感,政策效果立竿見影。即便是美、英、歐等發達經濟體,面臨換屆選舉等政治壓力時,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對央行施壓,倒逼央行降低利率。因此,印度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之間的沖突同樣體現在政府與儲備銀行在降息問題的分歧上。廢鈔令實施后,印度經濟增速明顯下滑,私人投資持續低迷,食品價格下跌,2017年6月份零售業通貨膨脹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印度央行承受著巨大的降息壓力。2017年7月,財政部首席經濟顧問認為央行對通貨膨脹率的預測出現了大范圍、片面的、系統性錯誤;同月底,印度工商聯合會致信央行行長帕特爾,強調央行需要出臺專門政策促進中小企業貸款的恢復和發展,同時鑒于高負債給大量企業帶來的財務壓力,請求央行降低政策利率至少25個基點。在多方施壓下,印度央行于2017年8月2日召開貨幣政策委員會,雖然委員會成員在通貨膨脹走勢判斷上分歧較大,但最終以5∶1通過降息決定,將基準利率降至6%,為過去6年半以來最低水平。在之后公布的會議紀要顯示,央行對各邦政府取消農業補貼貸款可能增加金融風險和通貨膨脹預期的上行壓力表示擔憂。2017年11月底,印度總理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瑟吉特·巴拉表示,央行傾向于高估通脹預期,不愿意進一步降息,以致于拖累經濟增長;同時,財政部強烈呼吁央行應盡快降息。然而,2017年12月6日央行決議稱,由于發達國家貨幣政策正常化給全球金融穩定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美國財政擴張帶來的通貨膨脹影響,決定維持中性貨幣政策立場,并維持基準利率6%不變。

另一方面,各級政府財稅關系長期未能理順,導致政府對經濟過度干預,財政對金融資源過度侵蝕。印度政府實行中央、邦與地方三級財政體系 〔7 〕22,各級政府之間財權與事權不匹配,中央財權較為集中,地方議會財政約束與監督不足,邦與地方政府普遍存在軟預算約束問題,加上繁瑣的稅收體制和嚴重的政治腐敗,激勵與約束不匹配助長了各級政府對經濟的過度干預,為國有背景企業“背書”擾亂了市場秩序,也催生了道德風險。長期以來,特別是在英迪拉·甘地執政期間,出于政治等方面的考慮,印度政府對大量的經濟活動實行國有化。但與糾正市場失靈、增加可投資盈余和追求更廣泛社會目標的初衷相反,印度國有化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對于國有企業經濟活動的過度干預。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被賦予多重目標,在獲得國家背書的同時,卻在創新、削減成本、提高生產力和滿足消費者需求上缺乏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政府通過“諒解備忘錄”、委派調查機構開展大量非生產性審查、任命董事會成員、直接干預企業運營等方式對國有企業進行監督甚至操縱,同時提高私營企業進入市場的成本,不但降低了國有企業經營效率和積極性,而且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機制,造成了資源配置的低效和無序。據印度政府統計,在過去10年里,無論是中央層面,還是邦和地方層面,國有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持續下滑。在2015至2016財年里,244家非金融央企中1/3出現虧損,且虧損企業中超過一半已連續3年虧損,包括印度航空和兩家公共電信公司在內的一些央企常年虧損,其余像印度煤炭等部分盈利企業也多因壟斷地位而非生產經營效率獲利。除央企外,還有1000多家邦和地方層面的國有企業,其中2/3出現虧損,特別是以僵尸配電企業居多。據不完全統計,所有國有企業每年總虧損額約占到印度年度GDP的1%⑨。政府過度干預在金融領域也不例外,最為突出的就是印度各級政府利用財政手段干預金融資源配置,正規金融體系低效,國有銀行經營效率低下且盈利能力堪憂,普通家庭貸款主要源于高利貸。更為嚴重的是,近年來國有銀行壞賬激增,甚至可能引致“經濟脫軌”的風險。長期以來,印度國有銀行將信貸資金投放財政信用更為偏好的基建領域和其他重大項目,但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這些項目不斷延期,國有銀行壞賬不斷累積,不良貸款率從2015年3月末的5.4%飆升至2017年6月末的13.7%,22家國有銀行中有8家不良率超過15%,14家超過12%⑩。2017年12月,IMF在一份評估報告中指出,印度國內的公司債務和銀行系統不良資產問題令人擔憂,一方面印度公司的杠桿率在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印度國內銀行在不良資產的處置問題上進展較為緩慢,在全球開始新一輪加息周期的背景下,一旦外部流動性減少,印度國內的企業預計可能將迎來一段艱難的陣痛期 〔8 〕。對此,印度央行已依據《銀行業監管(修訂)條例》的授權,預計于2019年3月前推動銀行解決約8萬億盧比的不良貸款。作為首批行動,印度央行確定了12個貸款余額超過5萬億盧比的賬戶,其不良貸款占整個銀行業不良資產的25%,并轉交破產清算部門進行評估。由于國有銀行壞賬問題源于政府剝奪銀行董事會的權力,如果公司治理機制沒有根本性改變,政府干擾不能根除,這些問題仍會卷土重來。更為糟糕的是,國有銀行壞賬激增不但制約了銀行業放貸能力,經濟增長受到拖累,進而導致借款人償債能力下降,壞賬進一步增加,形成惡性循環。經濟學人雜志稱,印度經濟已處于25年以來最緊迫最危險的境地。廢鈔令得以實施,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財政收入不足影響了印度政府調控經濟的能力,通過廢鈔變相獲取財政收入,以幫助印度政府刺激經濟和緩解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壓力,仍舊是金融是財政的出納以及貨幣政策變相為財政政策“補位”思維方式的一種體現。

從實施過程來看,廢鈔令得以頒布源于印度央行在法律上和行政隸屬上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性。雖然在強勢人物拉詹任職期間,印度央行的獨立性曾一度有所提高。比如,堅持將抑制通貨膨脹放在首位、對印度政府和財政部呼吁的寬松貨幣政策持懷疑態度、認為印度經濟的長期發展不應靠貨幣政策,而是應通過大幅削減公共補貼來降低預算赤字以及增加基礎設施以吸引海外投資等。但迫于各方壓力,印度央行最終“讓位”于政府政治目標和財政目標,犧牲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于2015年接連4次降息,且基準利率一度維持在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事實上,在印度相關法律法規中,從未明確過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方面的獨立地位 〔9 〕。印度儲備銀行自1949年被國有化并行使央行職能以來,歷任行長均為“經財政部部長推薦并由總理正式任命”,不光是央行行長,包括內部中央董事會成員的提名和任命均由政府決定。《1934年儲備銀行條例》甚至規定,政府“出于對公共利益的考慮,在與儲備銀行行長協商的基礎上,可以向儲備銀行直接下達指令”。這一點在廢鈔令頒布過程中得以充分體現,央行行長帕特爾基本淡出整個過程,印度一些媒體甚至對其發出“通緝令”。事實上,莫迪政府可以直接下達廢鈔命令,卻不被視為越權干預貨幣政策。而作為貨幣政策執行當局,儲備銀行既不可能單邊作出這樣的決策,也沒有能力擅自否決政府的決策。

三、印度廢鈔令對發展中國家的反面啟示

對于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印度廢鈔令具有重要的鏡像意義。在面臨長期發展困境時,特別是財政與金融失衡矛盾時,究竟采用何種宏觀調控政策,才能夠避免類似印度廢鈔令“短痛”和“長痛”共振的教訓,是我們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

(一)廢鈔令實施效果不佳再次證明長期結構性改革沒有短期“替代品”。印度廢鈔令充分展示了企圖用短期“休克療法”解決長期財政與金融失衡矛盾乃至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危害性,甚至在部分地方邦一度出現流動性枯竭,財政風險與金融風險的相互交織,影響整個宏觀經濟的穩定。如果改革政策推行過急過猛或是不符合宏觀調控規律,反而會適得其反,無論前期經濟增速有多快,整個國家依然會付出沉重的代價。無論是對包括印度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還是對前期大規模實施非常規貨幣政策的美歐日發達經濟體而言,結構性改革才是治本之法,否則再激進再極端的宏觀調控政策也終究會淪為治標之策。

(二)解決結構性問題需要財政與金融“雙歸位”。印度廢鈔令失敗的一個教訓就是企圖以金融領域改革替代財政領域改革、以貨幣政策代替財政政策的職能。總體上,財政是通過政府的力量來實現財政資金乃至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而金融是通過市場的力量來實現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為兩大主渠道,財政與金融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存在差異又互為補充,故財政與金融領域的改革應當彼此獨立,不能相互替代。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不能“包打天下”,厘清彼此邊界并相互配合,才是發揮合力的最優方式。尤其是貨幣政策屬于總量調控政策,主要是通過利率和窗口指導等間接調控工具引導資金配置,更側重于短期總需求調節,長期結構調整并非貨幣政策所長。從大蕭條以來的歷次危機應對國際經驗來看,但凡完成經濟長期增長和結構轉型成功的國家,大多依靠“以財政政策為主和貨幣政策為輔”的方針。

(三)財稅體制不健全是財政對金融資源侵蝕的根源所在。從財政領域角度來看,印度廢鈔令實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通過廢鈔變相獲取財政收入。在印度特有的政治經濟社會背景下,現有財稅體制不合理,特別是中央與地方財權與事權不匹配問題,進一步演變成中央與地方之間對擠占金融資源的激烈博弈。各級政府為彌補財政資源之不足,利用財政手段干預金融資源配置和肆意汲取金融資源,反而制約了正規金融體系的發展,使得高利貸等非正規金融渠道盛行,甚至一些資金渠道涉黑涉腐,不但導致財政收入的漏損,而且加大了宏觀調控難度,危及國家長期發展與穩定。

(四)根除產生銀行業壞賬的體制根源是理順財政與金融關系的關鍵環節。對于類似印度以間接融資體系為主的國家,化解銀行業不良貸款風險是金融領域改革的核心。2017年10月底,印度財政部宣布銀行業史上最大注資計劃,將在未來兩年內向國有銀行進行2.11萬億盧比(約合320億美元,相當于印度GDP 1.2%)的資本注入,該規模超過了過去10年的總和。據披露,注入的資金來源主要有三個,1814億盧比來自政府預算撥款,5800億盧比來自市場對政府股份的稀釋,1.35萬億盧比來自政府發行的專項債券⑧。印度各方對注資計劃充滿信心,一些預測分析顯示因注資計劃的啟動,2018至2019財年內整個銀行體系的信貸增速將從8%躍升為12~15%,進而激發印度經濟運行的整體活力,工業、服務業、農業的增速將分別達到7%、7.5%、4.2%?輥?輯?訛。然而,在財政與金融關系沒有理順的情況下,造成銀行業壞賬的體制根源不除,國有銀行日常經營無法排除行政干預,這種單純依靠注資的效果注定不會理想,甚至可能超過印度政府規定3.2%的財政赤字目標,而且會進一步加劇道德風險,影響經濟正常運行。

注 釋:

①數據轉引自郭紅雨:《印度“廢鈔運動”中的稅收脈動》,《中國稅務報》, 2016-12-13.

②數據轉引自張威威:《印度“廢幣”令納稅人口增900萬 接近奧地利總人數》,http://www.cankaoxiaoxi.com/finance/20170519/2014950.shtml.

③數據來源:https://www.npci.org.in/statistics.

④數據來源:Indian M-Wallet Market Forecast 2022.

⑤印度財長賈伊特利(Arun Jaitley)當時曾說“將現金用于犯罪目的的人很明顯不會傻到試圖冒險把現金還回(銀行)系統里,因為他們會受到質詢”。

⑥數據來源:印度央行年報2016-2017。

⑦數據來源:萬得。

⑧數據來源:https://dea.gov.in/press-release/press-release-archive.

⑨數據來源:https://dpe.gov.in/sites/default/files/PES_Annual_Report_English.pdf.

⑩數據來源:https://dbie.rbi.org.in/DBIE/dbie.rbi?site=publications#!4.

?輥?輯?訛數據來源:http://www.pangoal.cn/news_x.php?id=3561&

pid=13.

參考文獻:

〔1〕Ananya Bhattacharya. For Infosys, blockchain and AI are opening new doors in Indias digital payments market〔EB/OL〕. https://qz.com/1020325/for-infosys-blockchain-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are-opening-new-doors-in-indias-digital-payments-business/.

〔2〕趙曉祎,樊西玉.印度“廢鈔令”在經濟領域的沖擊及啟示〔J〕.中國市場,2017(23).

〔3〕Central Statistics Office. First Advance Estimate of National Income 2017-18〔EB/OL〕. http://www.mospi.gov.in/sites/default/files/press_release/PRESS_NOTE-Q3_2017-18.pdf.

〔4〕Financial Express. India Ratings projects FY19 growth at 7.1%, says Budget 2018 unlikely to be populist〔EB/OL〕. http://www.financialexpress.com/budget/india-ratings-projects-fy19-growth-at-7-1-says-budget-2018-unlikely-to-be-populist/1020504/.

〔5〕李凈翰.印度“廢鈔”1年了,結果讓人不忍心看〔EB/OL〕.https://www.ddvip.com/weixin/20171110A01Y5Y00.htmlhttps://www.ddvip.com/weixin/20171110A01Y5Y00.html.

〔6〕宋詩豪.印度禁用大額紙幣以打擊黑錢〔J〕.方圓,2016(33).

〔7〕王 威. 印度政府預算制度〔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7.

〔8〕IMF.India: Financial System Stability Assessment-Press Release and Statement by the Executive Director for India〔EB/OL〕. http://www.imf.org/en/Publications/CR/Issues/2017/12/21/India-Financial-System-Stability-Assessment-Press-Release-and-Statement-by-the-Executive-45497.pdf.

〔9〕劉小雪.印度貨幣政策的獨立性〔J〕.中國金融,2017(14).

責任編輯 于曉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欧美精品1区2区|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动态图|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成人夜夜嗨| 免费无码网站|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日韩无码白| 国产黑丝一区|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www亚洲精品|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成一级| 日韩第九页|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色偷偷综合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国产在线欧美|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欧美一级在线| 国产精品浪潮Av| 最新国产精品鲁鲁免费视频|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91毛片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国产99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 国产 人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