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波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科研生產任務也不斷增加,在科研生產過程當中所生產出的產品,其質量合格,對于后續一系列科學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對產品進行質量檢驗,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企業的質量管理部門應當對其提高重視,優化管理流程,對傳統的落后的方法進行改革與創新。在本文當中,筆者就將對產品檢驗流程的優化和探索實踐進行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產品檢驗;流程;優化實踐
前言
產品檢驗就是對產品的一項或多項質量特性進行觀察、測量、試驗,并將結果與規定的質量要求進行比較,以判斷每項質量特性合格與否的一種活動。在日常工作當中,某些企業制定了相關的產品檢驗流程,但并不完善,因而在日常工作與實踐當中需要進一步進行完善。而且,在建設高效型科研產業以及產品的過程當中,需要針對產品檢驗質量問題來進行進一步改革,從產品檢驗流程進行優化,使其能夠更合理控制,實現全面檢驗,提高產品質量。
1.產品質量檢驗的意義以及所存在的問題
1.1產品質量檢驗的意義
針對產品檢驗這一觀點,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理解,理解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種是積極性的,一種是消極性的。積極性的認為產品質量檢驗員對產品質量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對產品生產過程當中各個工序進行嚴格的質量把關時期,也不會出現缺陷。消極性的就認為產品質量檢驗工作并不能夠發揮百分百的效用,因為在實際運用的過程當中進行檢驗工作,并不能夠做到全面,并且百分之百,所以其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同時要在日常工作當中一旦養成這種檢驗的思想,就會對質量管理工作的主動性行為進行造成一定的干擾。產品質量檢驗工作的局限性,經過專業研究人員的實驗驗證,證明其完全存在,所以對于產品質量檢驗積極性的認為一度存在,沒有消失。
著名學者戴明在十四條當中有一條就提到了檢驗,他認為應該停止大規模的檢驗工作,并且認為產品的質量并不是由檢驗工作所帶來提升,而是由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改建所得出。所以由他的言論我們可以發現,產品本身的檢驗工作并不能夠提升其質量也不能夠對產品質量進行保證,還是要由其生產過程進行優化所得到。同時不必要的檢驗工作,又會消耗一定的時間以及金錢,有的時候檢驗工作的效果還并不是很好,不能夠將產品進行優劣的劃分。真正的質量提高,應在整個產品的生產過程當中,對其生產系統進行優化,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源頭上提升產品的質量,而將產品質量的提升放在檢驗工作當中寄予厚望,那只能說是亡羊補牢,并沒有實際價值。
1.2存在的問題
當前產品質量檢驗工作存在的問題,也可以說是遺留問題,因為在企業發展的早期進行,產品數量還是企業規模比較小,大多數進行零部件的生產,所以其進行質量檢驗工作,沒有太大的工作負擔,而且能夠做到百分之百進行檢驗。但是如今隨著企業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其產品的種類以及數量都越來越多,想要實現百分之百全面檢驗,具有非常大的難度,可以說是天方夜譚。這就是如今產品質量檢驗工作做不好的原因。
2.產品檢驗流程優化及實踐
2.1流程優化
對產品檢驗流程進行優化,能夠更好的對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進行質量管理與控制,使產品質量責任制能夠真正的落實,將產品生產與檢驗過程當中所存在的不增值流程盡可能去掉,這樣也能促進全員參與到產品質量提升過程當中,激發員工自主性。
對產品的流程進行優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在企業生產車間內,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監督以及督促生產制造者進行自我檢查,促使其養成自我檢查的觀念。同時對生產車間內所使用的各項工具,進行標準化的使用操作規范,將其編輯成冊,在生產員工范圍內進行傳播。并且經常性的在員工內部進行考核比拼,然后給予獎懲措施。其次則是在企業員工內部進行誠信員工的評選活動,企業要對生產過程當中所存在的安全質量問題進行及時的監督與發現,一旦發現問題而責任人又沒有進行及時的上報,那么企業應當對這些人進行嚴肅處理。要實行責任連坐制,更好的督促企業員工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品德。最后則是在日常檢驗工作當中,要對生產員工是自身所做的質檢記錄以及其他報表進行及時的檢查,發現其自檢記錄不完整,以及沒有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上報,那么就需要根據考核指標來進行一定程度的處罰。
2.2實踐
產品檢驗流程優化實踐,在本文中筆者將以螺栓類產品為例進行實地分析。螺栓類產品,其工序如下:備料、探傷、粗車、精車、銑、鉗工、熱處理、無損探傷、表面處理、入庫。在進行產品檢驗流程優化工作之前,螺栓類產品的檢驗包括以下幾步。第一步是在精車工序之后,對螺栓的尺寸以及螺紋進行檢驗。第二步是經過鉗工作業之后,對螺栓螺絲孔尺寸以及其位置進行檢驗。第三步是在進行表面處理之前,需要對螺紋進行再一次的檢驗。第四步則是在表面處理工作結束之后,對螺紋進行再次檢驗。進行過優化之后,其檢驗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點是在進行表面處理工作之前對螺栓的全部尺寸進行一次檢驗。第二點就是在進行過表面處理工作之后,對螺紋進行再次檢驗。
由以上數據可知,在經過優化之后,產品流程減少了兩道工序,進而減少了需要進行周轉檢驗以及待檢驗的時間。如果一間工廠去年產量為10萬件,那么進行每一次生產時,一次能夠生產500件,一共需要進行200次生產,我們進行每一批次生產,能夠節省的時間為兩天。若是對檢驗時間進行單純性的計算,那么減少一次的進行論文檢測,那么可節省的時間喂800多小時,相當于一名工人在半年內的工作量。優化之后的產品檢驗流程,經過實際使用之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降低了進行產品檢驗以及等待檢驗的時間,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同時也減少了企業在進行產品檢驗工作時這方面的人力與資金投入。
3.結束語
雖說產品檢驗流程在經過時間檢驗之后具有不同的意見,但是在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當中,產品檢驗流程的工作存在是必然的,進行產品檢驗流程的優化,也是一種必然的發展結果。產品檢驗工作不僅能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產品質量的提升,而且能夠對企業質量文化建設工作起到一定程度的輔助作用。因此,各個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當中一定要重視產品檢驗工作,并對其進行不斷的完善,在實際中進行優化,在優化過程中提升企業質量。
參考文獻:
[1]夏雯.基于web的特種設備檢驗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2.
[2]李黎.山東省消防產品質量檢驗業務管理系統優化研究[D].山東大學,2012.
[3]張欣.基于項目管理的臨床路徑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3.
[4]孔令燕.特種設備檢驗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科技風,201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