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春風油田排6南高含水的問題,研發了適合熱采水平井的耐高溫復合凝膠堵水劑,其配方主要由0.3%聚丙烯酰胺+3.5%交聯劑+7.0%添加劑A+13%添加劑B組成。室內研究表明復合體系具有良好的耐溫度性、耐鹽性、熱穩定性、調剖性能以及封堵性能等。現場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
關鍵詞:高溫凝膠;氮氣泡沫;堵水;水平井;春風油田
春風油田排6南區埋深410m~620m,油藏溫度下脫氣原油粘度19683mPa·s,油層厚度4~10m,孔隙度35%,滲透率5000~8000×10-3um2,主要采用水平井精密濾砂管方式完井,輔助蒸汽吞吐開采。春風油田為強邊底水侵驅稠油油藏,如何有效的治理高含水,成為春風油田穩產的重要手段。
1 復合凝膠體系優化
復合凝膠堵水體系由聚丙烯酰胺、交聯劑、添加劑A和添加劑B組成,屬于耐溫抗鹽堵劑。聚丙烯酰胺,注入過程中,對油和水有不同的流動阻力,起到選擇性堵水。添加劑A由富含單寧的植物原料經水浸提和濃縮、磺化引入磺酸基(—SO3H)的反應過程制得的粉狀物質,水解后可得到多元酚羧酸。交聯劑為醛類,主要是來交聯聚合物、添加劑A水解的多元酚,形成酚醛類樹脂、醛類交聯聚合物,進一步縮聚形成成膠耐溫體系;添加劑B是耐溫水溶膨脹的無機材料,提供復合體系的骨架,增強復合體系的強度,使復合體系具有更強的耐沖刷能力[1-3]。
1.1 復合凝膠體系配方優化
(1)聚丙烯酰胺/交聯劑濃度的影響
選定交聯劑3.0%+添加劑A8.0%+添加劑B13.0%,改變水解聚丙烯酰胺的濃度,放入70℃的水浴進行實驗表明:隨著聚丙烯酰胺濃度的增加,膠體強度增強,成膠時間縮短(表1)。選取聚丙烯酰胺濃度為0.25~0.30%。
根據結果,選定聚丙烯酰胺0.3%+添加劑A8.0%+添加劑B13.0%,改變交聯劑的濃度,進行成膠實驗表明:隨著交聯劑濃度的增加,膠體強度增強增加,成膠時間縮短(表2),選取交聯劑濃度為3.5%。
(2)添加劑A/添加劑B濃度的影響
選定聚丙烯酰胺0.3%+交聯劑3.5%+添加劑B13.0%,改變添加劑A的濃度,進行成膠實驗表明:隨著添加劑A濃度增加,膠體強度增強,成膠時間變化不大(表3),選取添加劑A的濃度為7.0%。
根據結果,選定聚丙烯酰胺0.3%+交聯劑3.5%+添加劑A7.0%,改變添加劑B的濃度,進行成膠實驗。表明:隨著添加劑B濃度增加,成膠時間變化不大,膠體強度增強,當添加劑濃度大于13.0%后,堵水強度下降 (表4)。選取添加劑B的濃度為13%。
確定體系配方:0.3%聚丙烯酰胺+3.5%交聯劑+7.0%添加劑A+13%添加劑B。
1.2 溫度/礦化度對復合凝膠體系成膠時間/強度的評價
復合堵水體系在不同溫度和礦化度下進行成膠實驗表明:隨著溫度升高,膠凝時間急劇縮短,膠體強度增大(表5);隨著礦化度濃度增大,成膠時間和膠體強度均變化不大,說明堵劑耐鹽性較好(表6)。
1.3 復合凝膠體系熱穩定性評價
將復合堵水體系放入280℃的恒溫箱中進行強度測試表明,配方堵劑熱穩定性很好,在高溫環境,膠體強度不變(表7)。
1.4 復合凝膠體系封堵性能評價
采用巖心流動實驗裝置,在130℃恒溫箱中進行水驅,監測突破壓力封堵率等參數。1號為單管巖心封堵實驗,2號為并聯巖心封堵實驗(表8、圖2)。
1)單管巖心后續水驅封堵率99.01%,水驅近10PV后殘余阻力系數為95.88;并聯巖心后續水驅封堵率為98.29%,水驅5PV后殘余阻力系數為58.31;可見復合凝膠體系具有較好的封堵率和耐沖刷性能。
2)從并聯巖心分流曲線可知,注復合體前高、低滲巖心分流率均為95%,注復合體系后,高滲巖心分流率為10%,低滲巖心分流率為90%,水驅7pv后,高、低滲巖心分流率保持不變;可見復合凝膠體具有良好的調剖性能和封堵性能。
2 現場試驗
2015年在P6-P39井上開展了熱采水平井氮氣泡沫復合凝膠堵水技術現場試驗。復合凝膠堵水劑體系分兩段注入330m3,關井侯凝72h,注入氮氣泡沫輔助蒸汽吞吐段塞。實施前該井高含水99%;堵水后峰值日產液38.6m3/d,日產油22.9t/d,含水40.6%,含水下降59.4%(圖2)。
3 結論
1)優選的復合凝膠堵水體系具有良好的溫度、礦化度、熱穩定性、調剖和封堵性能。
2)現場應用效果表明,能夠有效的封堵水竄、汽竄通道,提高了熱采井吞吐效果,具有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斌.高含水油井堵水用復合顆粒堵劑[J].油田化學,2002.19(3)230-232.
[2]劉翔鶚.油田堵水技術論文集[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8:94.
[3]劉一江 王香增.化學調剖堵水技術[M].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9:127.
作者簡介:楊勝利,男(1981-),在中石化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從事油氣田開發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