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要:隨著當前我國建筑施工技術材料的不斷應用,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要求程度也發生了變化。近年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與施工的質量穩定性、施工結構的耐久性遭到熱議,因此對于施工質量的把控受到施工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針對建設工程施工資料編制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工作實踐分別闡述施工資料的收集、整理、著錄、歸檔等編制與管理方面應注意的事項,為從事建設工程施工資料管理人員在具體工作中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施工資料;管理;注意事項
建筑工程檔案資料的整理過程是施工過程的真實記錄,是建設項目檔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項目進行竣工驗收和竣工核定的重要條件,也是對建設項目檢查、審計、維修和后期管理、使用、改擴建的重要依據。所以做好建筑工程檔案的編制、收集、整理工作意義重大。
1.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技術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在眾多的工程實踐中,隨著施工工程的質量要求以及施工技術要求不斷提高,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施工技術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也引起施工技術人員的高度重視。如果施工管理人員不能對施工建筑工程中的技術資料進行及時收集、整理與歸檔,在后續施工過程以及施工驗收階段就會影響工程施工的科學性與安全性。特別是在當前新形勢下,我國建筑工程施工中技術資料的整理與利用應該克服傳統施工過程中資料收集不全以及資料歸檔不及時的問題,從而提高施工技術資料的利用效率,為我國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技術安全保障。工程技術資料分為前期的準備性資料、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資料、竣工驗收備案資料等。尤其以施工技術人員對施工圖紙的會審記錄以及簽證資料不全,特別是對于重要施工部位的設計變更以及施工技術核定單位沒有經過相關設計單位的認可。其次,施工技術交底工作以及施工技術人員對施工工程的重點技術復核工作的相關資料記錄不全,從而導致施工重要日志填寫過程中出現馬虎的現象;與此同時,施工中的鋼筋以及水泥,還有相關的施工防水性材料等沒有經過施工現場的雙控管理,從而導致出廠合格證以及相關的復試報告不能一一對應。在該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對混凝土施工以及砂漿試塊組數留置不足,對于其強度的評定不規范,以及簽字不齊全,還有相關的數據資料填寫不規范。除此之外,通過研究發現,施工驗收人員對施工工程的分部工程以及主體性工程的質量評定不準確、不嚴謹,導致在施工竣工之后出現缺損漏項以及資料滯后、弄虛作假、施工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不規范等問題。因此,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整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資料的收集與整理還存在很多的技術問題,從而嚴重影響了整個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
2.我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技術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2.1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原始資料收集不齊全,我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技術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復印件未加蓋保存單位公章,資料有效性值得懷疑;施工資料填寫不規范,內容不完整,記錄流于形式,未能真實地反映工程實際情況;施工記錄資料簽認手續不全,個別有代簽現象;施工資料與工程建設不同步,竣工項目資料未及時歸檔;分類組卷不規范,不便于查閱等。
2.2問題的原因
這些問題的存在最終將導致施工資料無法全面、翔實地反映工程實體質量狀況,也不能有效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制,并給工程竣工檔案編制、工程使用和維護帶來極大的困難。分析其產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就是施工單位對工程資料管理工作不重視,沒有健全的工程資料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其次是施工單位資料管理及操作人員業務素質低,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不具備資料管理水平或操作能力。最后,監理人員對工程資料的編制和管理工作任其自然,沒有及時核查和督促。
3.我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技術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的注意事項
施工前要針對各分項工程做出有針對性的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技術交底要有技術負責人、交底人和接交人的簽字,全部完善后歸檔。建筑物定位測量放線記錄由測量員在測定建筑物的位置、主控軸線和尺寸、建筑物±0.000絕對高程后填寫,經專業技術負責人、質檢員、專業工長審核后報監理單位簽字蓋章歸檔。基槽及各層測量放線是測量員在完成基槽及各層放線后填寫交質檢員、專業工長校核并簽字、專業技術負責人核定簽字、報監理單位復驗確認并簽字蓋章歸檔。建筑物基槽開挖后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組織質量檢查員、工長、班組長自檢,合格后填寫記錄并簽字,報監理、設計、勘察單位核驗后填寫地基驗槽記錄并簽字蓋章,使之生效后歸檔。建筑基礎完成后要開始進行沉降觀測,沉降觀測包括對新建工程及受其影響的周邊鄰近建筑物的觀測,觀測點的布置要根據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要根據規范要求進行布置;沉降觀測要請有資質的測量單位進行觀測,并填寫沉降觀測表,由質量檢測員、技術負責人審核后交監理單位審核簽字后歸檔。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即將被下道工序所遮蓋的重要部位或項目,在遮蓋前要根據規范進行隱蔽工程的驗收,隱蔽驗收資料應按專業、分層、分段、分部位的施工程序填寫。工程具備隱驗條件后由專業工長填寫隱檢記錄,質檢員、專業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字后報監理單位,會同監理單位共同驗收后,由雙方簽署驗收意見及結論,并簽字蓋章后歸檔。在技術質量保證資料的方面。原材料、構配件進場時要嚴格審核其出廠合格證與出廠檢驗報告,對主要施工材料進場后要在監理單位的見證下取樣復試,復試合格并填寫材料報驗單,經監理簽字驗收后方可整理歸檔。
結語:
建設工程施工資料全面可以體現工程實體質量狀況、過程管理與質量控制情況,是工程永久性技術文件,是工程竣工驗收的必備條件,是工程交付使用后進行維修、改建、擴建的重要依據。隨著城建檔案數字化管理工作的步步推進,建設工程施工資料的記錄、計算、統計等工作將逐步應用計算機進行,這就對施工資料編制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建筑施工企業管理層、資料管理操作層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使建設工程施工資料的收集、整理、著錄、歸檔等編制和管理工作達到規范化、標準化。
參考文獻
[1]王武萍.淺議建筑施工單位的施工技術資料管理[J].甘肅科技,2012,09:109~112.
[2]王建強.建筑工程資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策略研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3,0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