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炎 張亞龍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物質和文化的飛速進步,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風景園林綠化作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民生工程,關系到廣大城鄉居民的切實利益,優美良好的風景園林既能是城市的“綠肺”,為市容加分,又能為市民提供日常休閑觀賞的場所,豐富文娛生活,所以一直得到國家上下的重視,相關的園林綠植栽培技術也在不斷地改進和創新。在園林建設工程的規劃和實施中,綠植的移栽和養護不可避免,而大型樹木生長周期長,對環境要求高,因此施工的難度也大大增加,稍有不慎就容易使樹木枯垂,進而影響整個園林綠化項目的完成。本文就針對風景園林工程中的大樹移栽及養護管理技術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關的系統保護措施僅供同行參考,以期提高大樹移栽的存活率,促進城市綠化的發展。
關鍵字:風景園林環境綠化大樹移栽養護管理分析研究
引言:
就風景園林建設工作來說,大樹移栽一直是綠化養植人員面臨的一大難題,涉及到很多復雜的培育技術和工藝,加之綠化工程成本高,時間長,這就更給后期的養護管理工作提出了高要求和挑戰,需要保證大樹的存活率和良好的成長狀態,正確運用技術做好關鍵的一步,才能保障工程的順利實施,進而提高風景園林綠化建設的整體效益。因此,對大樹移栽及其養護管理技術進行詳細的探討和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
1 什么是大樹移栽
大樹移栽是園林綠化工程的核心環節,即將生長年齡為10-20年的成年樹木或20年以上的喬木(樹枝粗壯、根系發達,無病蟲害)根據設計需要移植到另一個生存環境中,并進行后期科學合理的養護工作以使成功存活的工作。
2 大樹移栽的前期準備
2.1選擇適宜位置
在進行大樹移栽之前,綠化人員應先確定合理的移栽位置,綜合考慮樹木的生長狀態、適應的生存環境和園林景觀設計的要求,如移栽地點的土壤環境、水分濕度應該適合大樹生存,盡量選擇朝陽地區,但應避免長時間太陽光直射,必要時可以用網紗遮擋等。
2.2選擇移栽時間
根據生物知識,移栽樹木應盡量避免在生長旺盛期,一般來說最佳的時期會選擇在春秋兩季或休眠期,因為3-5月的春季萬物復蘇,樹木的細胞再生能力好,例如旱柳、雪松、水杉、側柏等樹木通常都在4月份過后移栽。秋季樹木儲存水分和養分,也能提高移栽過后的自我修復和成活率。而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不是移栽的正當時間,惡劣的氣候容易使樹木流失水分和溫度,降低存活率。
2.3 進行適當修剪
在移栽挖掘前對樹木的樹冠進行合理修剪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根系中水分的流失,盡量保證主干有足夠的生存條件,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修剪工作應該根據樹木種類和習性的不同來掌握程度,例如國槐等闊葉樹水分蒸發速度慢無須修剪過多,對常綠樹的修剪也不能過頭,必須保持原有的樹木形態等;對于樹齡較大的樹木可修剪砍枝,而較脆弱的樹木盡量保留或少剪等,并在修剪完的截口處用石蠟或防腐劑等特殊材料密封,防止水分蒸發和病蟲侵害,也便于日后的運輸包裝和養護。
3 大樹移栽的技術分析
3.1大樹的挖掘
正式開始大樹移栽的第一步即為整顆樹木的挖掘。由于大樹多是生長十年及以上的喬木,扎根很深地下根系龐大,因此需要灌溉充足水分和清掃周邊的障礙物后動土,,避免樹干受損。對于不同的樹種要選擇針對性的挖掘技術,以常綠喬木為例,挖掘范圍一般是以樹干為圓心,胸徑的五倍左右為半徑畫圈,再沿著圓邊挖0.5~1m寬的土溝,在作業時根據樹根形狀不斷調整挖掘方向和深度,但不能傷害根系,直至大樹被完全移出。操作時應有專人指導和監督。
3.2大樹的土球包裝
在整體從土壤中移出大樹后,需要確定包裝根系的土球,一般其高度根據樹木的形態大小決定,而直徑為樹木胸徑的8~10倍,挖好后用草繩或麻繩纏繞土球10圈左右,且邊纏邊拉緊,還可以用井字包,線球包的方法將土球包裹,同時在土球的底部再挖出一個8~10cm寬的平圈,避免土球松散。在最后的打結封底之前,還要沿著樹干傾倒方向在坑底挖一條小溝,將麻繩沿溝一側伸向土球與麻袋相連,抽出后交叉打結勒緊,此為軟材料包裝樹木的全過程。硬材料還可以使用木箱裝好樹木根系,拖上卡車運輸。
3.3大樹的運輸
成功挖掘大樹和包裝后就該進行大樹移栽的運輸工作,其重要性和細節不容忽視。運輸的主要裝置為起重機和卡車,在吊運大樹前應該用鋼絲繩將土球完全兜住,扣在吊鉤上,保持樹冠朝上傾斜姿態緩慢吊起,土球朝前,樹冠朝后,精準控制方向和高度,慢慢放置車廂內,避免對樹皮和樹干的損傷。除此之外,在吊運后的運輸過程中為了避免水分過度流失,可以額外對樹木補充水分,注意輕拿輕放。
3.4大樹的栽植
在大樹栽植移植地點前,工作人員應該對樹木的體型規格有詳細的了解,以便判斷樹穴的大小是否合適,以成年國槐為例,樹穴的深度要在2m左右,直徑5~6m,挖穴后要在穴提前施農家肥20kg,為大樹存活提供最佳環境。從卡車上卸下大樹和吊起時都應該小心規范操作,不能損傷樹根樹冠。移栽入坑時先填表土,再填底土,踏實不留空隙,同時灌溉適當的水分或營養液滲入根部提高其成活率。最后在樹木邊設上支撐架或三角護欄保護其根系生長,這才算完成了大樹的全部栽植工作。
4大樹移栽后的養護管理技術研究
4.1水肥管理
大樹移栽改變了大樹的生長環境,此時大樹處于脆弱時期,為保證其生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需要后期用心地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在澆水時主要灌溉樹根,根據天氣狀況控制水量供給,但也要在樹冠樹干上適當灑水,補充水分蒸發帶來的能量流失。除此之外最好使用優質的農家肥施撒,為后期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
4.2遮陰與裹干
作為大樹移栽后的重要養護措施之一,遮陰與裹干是不可忽視的關鍵步驟。裹干是用粗麻繩多次反復纏繞樹干直至完全包裹,避免水分的過度流失。同時還要定期對裹干部位噴灑水分,保持根莖濕度。如果是在溫度較高的夏季,例如側柏、水杉等樹種還要避免陽光直射,用烏紗等遮陽網進行遮陰保護。
4.3防寒防蟲管理
由于大樹的抗逆性經過移栽后大大降低,因此防寒防蟲管理必不可少。和涂抹凡士林的街邊的行道樹類似,大樹養護的防寒管理是為樹干根上的1m左右位置涂抹堿性石灰水,還可以配上1.5kg食鹽和硫磺粉,在春冬兩季初始溫度低時涂一次,為樹木防寒保溫。而在夏秋兩季病蟲多的時候提前通過生物或化學手段防治樹木被侵害,但盡量少用農藥噴灑,避免污染環境也給樹木帶來副作用。
4.4 松土除雜管理
松土和除雜草對于日常的園林綠植養護工作都很重要,而在大樹移栽后的養護管理中更是應該嚴格實施。定期給大樹生長的土層松土為大樹根系的生長提供足夠的氧氣和空間,而拔除雜草則是為了在大樹本身吸收養分能力虛弱的時期避免周邊的雜草搶奪資源,影響樹木對土壤中營養的吸取,盡量為大樹提供安全優質的栽培環境。
5結語
總而言之,風景園林綠化中的大樹移栽是綠化工程中復雜且關鍵的步驟,后期的養護管理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不僅需要考慮諸多自然因素,也對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綠化栽植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對移載和養護的技術進行不斷的研究和改進,才能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質量效率,做好城市園林綠化的一系列建設工作。
參考文獻:
[1]楊柳盛.風景園林綠化中的大樹移栽及養護管理技術[J].江西農業,2016,(20):69.
[2]張博,崔明軍.風景園林工程大樹移栽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分析[J].現代園藝,2014,(16):177-178.
[3]王西威.風景園林綠化中的大樹移栽及養護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4):35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