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美術教學,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對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合作學習進行了簡單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美術;合作學習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對小學美術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專業的美術知識,還要培養他們的合作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對教學進行反思,要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可以使他們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美術知識。
一、合理分組
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但各個小組成員之間的差異性是比較低的,這就降低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由于生活環境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如有的學生繪畫能力比較強,有的學生鑒賞能力比較強,有的學生原有知識水平比較高等,因此教師要對他們進行深入的了解,進而更好地進行分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對他們進行分組,要保證小組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這樣才可以使他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小學美術學科的小組合作學習以2~3人為最佳,這樣可以使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例如:在講解《田野的色彩》這一節時,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論一下田野的顏色,并將談論的結果以圖畫的形式進行展示。對于田野的顏色,學生之間會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學生認為:“田野應該是綠色的。”有的學生認為:“田野可以是黃色的。”有的學生認為:“田野的顏色由田野上種植的植物的顏色決定。”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繪畫,等他們畫完之后,教師可以讓他們進行展示,并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畫。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可以感受到合作的意義。
二、合理規劃課堂教學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對課堂教學進行合理的規劃,進而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調查探究、想法分享等。湘教版小學美術教材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其涉及了各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有些內容是具有探究性的,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之前,教師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選擇,進而保證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講解《撕紙添畫》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一下如何才能撕出漂亮的圖案。撕紙是一種類似于剪紙但又和剪紙不同的藝術,其不需要圖紙和工具,是一種憑感覺進行的藝術。對于小學生來說,撕紙是比較難的,因此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降低教學難度,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足夠的時間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部分教師會縮短小組合作的時間,這就降低了合作學習的意義。相比于小學的其他學科來說,美術學科沒有考試的壓力,因此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刪減,進而為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提供足夠的時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參與到小組的交流和討論中,進而及時地了解和掌握他們的學習情況,并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引導和幫助。等學生之間的交流結束后,教師可以讓他們展示一下自己小組的交流成果。等學生的展示結束后,教師要對他們的展示進行總結和評論,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講解《軟綿綿的白云》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交流和表達。白云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因此教師可以讓他們對自己見過的白云的形狀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可以參與到各個小組的交流和討論中,并對他們進行引導和幫助,進而使他們更好地描述自己見到過的白云。有的學生說:“我見過各種形狀的白云,如小狗、笑臉、馬等。”有的學生說:“我感覺白云一直在行走,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有的學生說:“白云有時是沒有任何形狀的,有時像棉花糖一樣。”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可以對白云的形狀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進行繪畫。
結合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知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對他們進行分組,要保證小組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教師要合理規劃課堂教學時間,要選擇合適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交流和溝通的時間,要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參考文獻:
[1]李霜.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13):308.
[2]許慧.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與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4(18):18.
[3]趙陽.試論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5(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