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語文能力的提高主要靠的是大量語言材料的積累和反復多次的語言實踐。然而,由于我們把“閱讀能力是培養語文能力的基礎”奉為閱讀教學的規律,又把閱讀能力理解為語文課堂應完成的任務。于是占用了大量的本來應該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時間,把一些學生自己沒有領會的知識傳輸給學生,結果抹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那么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結合自己的教學談點體會。
一、激發興趣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根本
興趣是情感的動力,是求知欲源泉,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可增加學生持續閱讀能力,為提高閱讀能力提供了內在的條件。因此,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授予學生知識,而且要授予學生愛學、會學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的動機。如果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那么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就成了空話。
要搞好閱讀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首要條件。這使我想起了在教學《草原》一課時,我發現學生對課文上精美的插圖非常感興趣。于是,我就順勢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課文的插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暢所欲言地談談自己的想法。學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問題情境中,仔細觀察了片刻后,紛紛舉手,從孩子們渴求表達的眼神中我讀懂孩子們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果然,在交流環節,孩子們滔滔不絕,紛紛描繪出了一幅精美的畫面。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自主思考中全面提高了語文素養,真正落實了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二、呵護個性是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習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教學時要注重閱讀行為的自主性,重在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整體把握,而不只是標準的答案,支離破碎的長篇分析。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功利化導致閱讀教學存在著嚴重的偏差,忽視了學生個性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如對文本中自己特別喜愛的人物作出評判,教師不應刻意追求“標準答案”。正如薩特所說:“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學生在閱讀中并不是被動地接受、索取,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創新。如我教《有這樣一個小村莊》時,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并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大膽地想象這是個怎樣的小村莊,并把自己的想象用畫筆表現在紙上,并配上精彩的文字。剛開始,學生對清新的“空氣”無處落筆,我相機引導學生回想學過的課文《畫風》作者是用什么手段來表達的。已有的知識經驗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打開了智慧的閘門,紛紛去創造性地表達。結果,激起一場智力大比賽,有的學生畫上了湛藍的天空,有的畫上了清澈的湖水,有的畫上了綠樹紅花。小草、花、小鳥,說:“空氣好,花兒才開得鮮艷,小鳥才唱得好聽……”同學們創意無限,創新的活水源源不斷地涌出來,創新的火花燦爛迸射,學生才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悅。
三、準確的質疑點,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渠道
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在閱讀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要大膽地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呵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善于思考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即使學生的見解可能是膚淺的,或許是錯誤的,但在他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創新意識就在他們心中萌芽,創新的樂趣會激發創新的欲望,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我在教《狐貍和烏鴉》一課時,一位小朋友提出:烏鴉因為愛聽奉承的話,上了狐貍的當,才被騙去了那塊肉。難道烏鴉不想辦法把肉追回來嗎?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我就讓學生大膽發言討論,為烏鴉想辦法追回失去的肉。于是全班同學情緒高漲,大家都想說出自己的好辦法。一位學生說:“狐貍叼起肉正逃跑的時候,烏鴉應飛下去啄狐貍的頭,讓狐貍疼得大叫起來,肉就掉在地上,烏鴉就可以把肉叼回來。”“我覺得啄頭皮不管用,狐貍頭很硬應當啄眼睛……”另一個小朋友改進了辦法。這時,一位小朋友站起來說:“這辦法很不保險,烏鴉不如大聲喊‘不好啦,這肉有毒,不能吃狐貍一聽準害怕,把肉丟了,烏鴉可以把肉撿回來……”一個問題便激起了全班同學的創新意識,思維在碰撞中被激活了。
四、在閱讀教學中,使訓練遷移在文本空白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有些課文結尾含蓄,意味深長,給讀者留下懸念和想象回味的余地,在此處進行訓練遷移,不僅可使故事得以延伸,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教《詹天佑》一課時,學完課文內容后,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給京張鐵路起一個包含深刻含義的名字,學生情緒高漲,踴躍發言。有人起名“天佑路”;有人起名“爭氣路”;有人起名“愛國路”;還有人起名“智慧路”等。這一教學環節,把教學推向了高潮,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主題的認識,升華了學生思想境界,又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了學生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由此可見,閱讀教學中要充分挖掘,運用教材的各種育人因素,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促進多角度的有創新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