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忱
【摘要】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國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小微企業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是我國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增加就業、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我國政府在財稅、金融等方面出臺了很多利導政策。本文從小微企業的角度,分析與思考我國政府是如何積極為小微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經濟環境的。
【關鍵詞】小微企業;優惠政策;創新創業
當前階段,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有助于活躍市場經濟、拓展就業渠道、帶動技術革新,打造“雙創”背景下經濟發展的新平臺。不同行業對小微型企業的劃分有所區別,但總體說來,各行業中的小微企業基本都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本結構單一、產權不明晰、盲目追求擴張等缺陷,這些普遍存在的缺陷給小微企業帶來了致命問題:融資渠道極度困難。融資難制約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為了解決小微企業面對的這個困局,近幾年,我國政府相繼從財稅、金融等方面推出較多的利導政策來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
一、財稅方面的利導政策及措施
經濟學界很多學者認為:從某種程度上看,小微企業的困局就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困局,小微企業的生存環境能否改善與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密切相關。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這一現實問題,近幾年相繼出臺了眾多減輕小微企業稅負的財稅政策。
《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延續小微企業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76號)中要求: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繼續對月銷售額2萬元(含本數)至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52號)中規定: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應分別核算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銷售額和銷售服務、無形資產的銷售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銷售服務、無形資產的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的,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可分別享受小微企業暫免征收增值稅優惠政策。
《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77號)明確規定: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對金融機構向農戶、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小額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享受該政策的要求是金融機構應將相關免稅證明材料留存備查,單獨核算符合免稅條件的小額貸款利息收入,按現行規定向主管稅務機構辦理納稅申報;未單獨核算的,不得免征增值稅。此外,該通知中還明確規定了: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金融機構與小型企業、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享受該文件的適用對象是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
我國小微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主要涉及的稅種除了增值稅、印花稅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稅,就是企業所得稅。目前我國對該稅普遍按照25%一檔的稅率進行征收;稅率相對較高、稅負相對較重。2017年6月7日,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23號《關于貫徹落實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出臺《關于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財稅[2017]43號),這兩項通知文件都是針對小微型企業所得稅出臺了相關的規定。政策的主要內容涉及: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無論采取查賬征收方式還是核定征收方式,其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50萬元(含50萬元,下同)的,均可以享受文件規定的其所得減按50%計人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政策。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在預繳和年度匯算清繳企業所得稅時,通過填寫納稅申報表的相關內容,即可享受減半征稅政策,無需進行專項備案。
以上都是中央政府從稅收方面出臺的優惠政策,給小微企業送來了及時雨,從多種角度減輕小微企業的稅賦負擔,使小微企業有更多資金運用到擴大自身經濟實力的發展中。
二、金融方面的優惠政策及措施
小微企業融資難一直是近年來不斷提及的話題。今年以來,一系列旨在緩解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十余項政策措施陸續發布,不僅有大量的減稅舉措,同時國家也注意到從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來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發展問題。
在日前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中,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優先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甚至融不到資問題,同時逐步降低融資成本。要改革完善金融機構監管考核和內部激勵機制,把銀行業績考核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掛鉤,解決不敢貸、不愿貸的問題”。
中央政府牽頭,積極為小微企業與金融行業機構建立良好溝通交流的機會。國家利好政策信息的不斷釋放,各家金融機構一定會響應政府的號召,加快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地步伐,加大實施力度,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投向小微企業,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