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愛萍
【摘要】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應當從人民群眾的現實需要出發,創新群眾文化活動方法,豐富群眾文化內容,著力提高群眾文化活動影響力,打破傳統群眾文化活動的限制,達到高質量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目標。
【關鍵詞】群眾文化;組織開展;策略分析
新時期組織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需要有效形成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機制,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的載體,在完善的群眾文化活動資源配置體系下,達到全面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目標,全面提高群眾文化活動影響力。
一、新時期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意義
(一)傳播時代精神
群眾文化活動具有集體性、互動性、實踐性、藝術性的基本特征,運用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可以通過豐富的節目藝術形式傳遞社會核心價值理念,陶冶活動群眾的藝術情操,在良好的氛圍下發揮集體對個體的帶動促進作用。運用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可以把黨的方針政策,社會核心價值理念以及具有時代特色的精神內涵融入舞蹈、戲曲、小說詩歌創作與藝術作品當中,從而實現對人民群眾進行思想道德的培養目標,借助豐富的藝術形式和群眾性文藝創作達到宣傳良好道德風尚的作用。群眾文化能夠廣泛吸引社會各界參與,是重要的文化宣傳教育載體,對促進精神文化建設有重要意義。通過群眾性文化活動還可以調研掌握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助于政府部門圍繞著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容以及加強職能部門與群眾的聯系,從而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
(二)提高全民素質
群眾文化是對群眾進行思想熏陶教育的重要載體,熏陶文化活動是依托群眾自發組織開展的活動形式,運用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可以實現價值觀念的傳遞,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方面有助于實現藝術熏陶的作用,有助于人民群眾自覺的開展學習活動;另一方面可以促進人民群眾在鉆研藝術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精神文化內涵,從而達到促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目標。運用群眾文化的形式不僅實現對群眾團體的有效組織引領,而且可以在豐富的藝術活動中對人民群眾進行思想教育,有助于人民群眾更好地抵制不健康思想文化的侵蝕,還可以起到有效傳遞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有助于把本民族積淀的歷史文化基因傳承下去。
二、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問題
(一)缺乏支持條件
當前雖然各級文化部門重視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但是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還缺乏必要的條件支持,一方面群眾文化活動的經費支持有限,財務撥款不滿足基礎群眾文藝團隊更新設備的需要。另一方面,全市大型群眾文化活動項目不足,例如群眾喜聞樂見的廣場舞活動受制于場地因素影響了比賽、展演的規模,而且有限的地方文化館的教師也不能滿足基于各縣、鄉、村、屯深入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需要。
(二)活動形式單一
當前地方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形式有比賽、展演、輔導培訓等。有些活動形式難以實現擴大群眾文化活動覆蓋面,提高群眾文化活動影響力,增強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力的效果。例如,各級文化館免費開放活動項目單一,免費開放文化館時間有限,可容納的團隊規模有限。再比如,以比賽或展演形式組織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還不足給群眾文藝團隊以豐富的展示空間,存在著比賽場次少、展演時間短,展演受眾面小等問題。而且,當前群眾文化活動深入企業、礦區、軍隊、中小學生群眾的機會不多,制約了社會群體群眾文化活動的影響力,沒能形成完善的群眾文化活動建設體系,影響群眾文化活動質量。
三、提高群眾文化活動質量策略
(一)擴大傳播途徑
提高群眾文化活動傳播的有效性,更好地組織開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活動項目,還應當擴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傳播路徑,做到群眾文化活動資源向基層傾斜,更好地滿足基層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當前應當探索基層區、縣文化館的總分館建設機制和實施策略,有效地把基層文化館、鄉鎮文化站、社會文化藝術活動中心有機聯系起來。在現有的群藝館、文化館業務輔導干部的基礎上開展三支一輔工作,倡導建立提前公布免費開放活動時間表,豐富免費開放項目內容,采用預約點餐式的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形式,更好地加強對基層群眾文化團隊的藝術輔導培訓。
(二)豐富活動項目
新時期組織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還要豐富群眾藝術文化活動項目,在滿足大眾群眾文化基本藝術需要的基礎上,逐步實現群眾文化活動項目的不斷創新。首先,豐富群眾文化活動項目內容,在傳統的群眾性舞蹈、合唱、美術、戲曲項目的基礎上,根據近年來流行的廣場舞、秧歌舞、農民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組織開展豐富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其次,滿足特殊群眾的群眾文化藝術需要,注重在全面加強群眾文化工作調研的基礎上,了解殘疾人、軍人、學生等群體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需要,采用上門輔導的方式有序地組織開展豐富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
結語
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有效性,還要完善群眾文化活動體系,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創新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在明確群眾文化活動計劃的基礎上,全面加強軟硬件配置,達到促進群眾文化蓬勃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