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
【摘要】鋼琴教學是鋼琴教師把有關鋼琴演奏的基本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理解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過程。給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上課,有聯系又有區別。正確理解他們之間的相同與不同,利于學生學習、教師授課,在鋼琴教學中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鍵詞】不同年齡階段;鋼琴教學;業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文化層次的人都把學習鋼琴作為提高自身音樂修養的一種途徑。因此,專業院校的鋼琴教師業余時間往往還要教授校外的一些學生學琴。
作為一名大學鋼琴教師,我除了負擔著學校音樂學院的鋼琴教學任務,也接觸了很多業余學琴的學生,其中包括幼兒園小朋友、小學生、中學生甚至成年人。給這些不同年齡階段學生上課,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又要結合不同階段年齡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
一、面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教師在鋼琴教學上的相同之處
(一)注重與學生的心靈溝通,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習的求知欲
鋼琴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教師應該利用這種近距離的上課方式隨時把握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思想動態和學習動機,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始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造愉快、和諧、融洽、振奮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在充滿情感的和諧氣氛中愉快地學琴。對于學生的進步要當面給予充分的肯定、表揚。當教師在教授一種新的彈奏方法,學生不能馬上領悟時,要和學生一起分析、探討,找出癥結所在。
(二)明確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重點難點,訓練學生的動腦能力,讓學生做一個學習上的“知情人”
我認為,教師在教授一首新曲子時,首先應對教學中的新知識點進行講解示范,并對課下練習提出明確的要求。在教授巴赫的二部創意曲第一首時,我詳細的給學生講解了巴赫的生平,作品的風格特征、主體、對題、彈法、呼吸等。但在以后幾首的學習中,我就引導學生根據學習的經驗課下自己去找出主體、對題、畫出樂句,并加以標記,上課時和老師的標準答案進行對比。學生在一次次動腦實踐中,很快掌握了創意曲的創作規律和練習技巧。
(三)讓學生能夠聆聽自己的音樂,用心體會音樂的內涵,做到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從第一節課起,就要求學生耳朵要聽、眼睛要看、腦子要想。通過聽覺來分辨聲音的長短、強弱、高低,強調耳朵的重要性。隨著程度的加深,讓學生逐漸區別出同一首樂曲由不同的觸鍵方法和音樂處理,所造成音色上的不同。讓學生比較不同時期作曲家的作品在和聲色彩、音樂風格上的不同,并找到與之相適的、合理的彈奏方法、理解方式,讓技術為音樂服務。久而久之,人們常說的樂感好、投入、發自內心的演奏就不是一句空話,音樂的素養才會真正提高。
二、面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教師在鋼琴教學上的不同之處
(一)針對幼兒園小朋友的銅琴教學
幼兒園時期是學生學琴的啟蒙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應該在掌握正確的讀譜、節奏、指法、彈法的基礎上,以興趣的培養和保持為主。上課時間不宜太長,有條件的可以安排一周兩次課,每次半小時。
由于幼兒自制力差,這一階段要求家長要給予充分的配合,課下孩子練琴時,應當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練琴環境,并給予孩子適當的指導與監督。練琴的時間最好固定,但時間不宜過長。最初可分兩次練習,每次15分鐘,隨著作業量的增加,逐步增加練習時間,長期堅持下來就會養成一個好的練琴習慣。
(二)針對小學生的鋼琴教學
小學階段學生的智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自制力加強,是學琴的黃金時期。
由于課業負擔相對較少,業余時間相對充足,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在鞏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練琴的標準和要求。
小學階段的鋼琴學習一定要音階、琶音、練習曲、復調樂曲、奏鳴曲、中外名曲等合理搭配。課上對于每一部分的練習要求和標準教師都要非常明確地告訴學生:一方面讓學生課下學習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少走彎路;另一方面通過這一方法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和音樂鑒賞力。
(三)針對中學生的銅琴教學
有了小學時期練就的良好基本功、練琴習慣及學習標準和意識,給中學生上課教師要把重點放在音樂表情、作品風格的把握上。
這一階段應該讓學生盡量多地接觸、瀏覽從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到近現代等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由于學生的課業負擔較重,因此上課的頻率可適當拉長,由每周一次課改為兩周一次課,作品由精彈和瀏覽相結合。
(四)針對成年人的銅琴教學
成年人往往是在緊張的工作之余學習鋼琴的,上課前要和他們做好良好的溝通,了解他們的學習訴求并給予他們自己的建議。可以根據成年人音樂鑒賞力、領悟力較好的特點,在鋼琴教學過程中盡早讓他們接觸樂曲的學習。
可先從人們耳熟能詳的歌曲或歌曲改編曲開始,有目的地選擇一些具有較高欣賞性,人們所熟悉的中外名曲。授課方式可以是個別課和大班課相結合。練琴時間的長短可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而定,上課的頻率則以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為上課的一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