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萍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園林綠化標準也有了新的要求。園林立體綠化在園林工程建設中較為廣泛,不僅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綠化環境,也成為綠化發展的主要趨勢。在進行園林立體綠化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及植物的生長特點進行科學、有效、合理的規劃和配置,并做好后期的養護工作,才能充分體現園林立體綠化的真正意義。本文從個人角度對園林立體綠化中植物的配置與養護做了相關剖析,從而闡述了植物配置的方法和養護措施,進一步論證立體綠化的重要意義,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
【關鍵詞】園林立體綠化;植物配置;植物養護
十九大會議召開后,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理念和治理宗旨。園林工程建設成為城市治理的重要舉措,在園林工程建設中包含多種形式的綠化建設,立體綠化就是其中之一,也成為當代較為重要的園林建設形式。它彌補了傳統綠化建設的不足,利用其自身立體化的特點,充分實現了在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建筑上的園林建設,改善了城市的空氣,增加了綠化面積。在進行立體綠化建設中,植物的配置與養護是維持園林工程的重要程序。合理、科學的選用植物是保證立體綠化整體美觀的基礎,后期的養護措施則是保證立體綠化良好生長的保障,兩者缺一不可,進而保證了園林工程的整體發展。
一、淺談園林立體綠化
立體綠化就是除平面綠化以外的所有綠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幾種綠化形式為垂直綠化、屋頂綠化、樹圍綠化、護坡綠化、高架綠化等。面對城市飛速發展帶來的寸土寸金的局面以及綠化面積不達標、空氣質量不理想、城市噪音無法隔離等問題,發展立體綠化將是綠化行業發展的大趨勢。與此同時,發展立體綠化,能豐富城區園林綠化的空間結構層次和城市立體景觀藝術效果,有助于進一步增加城市綠量,減少熱島效應,有利于吸塵、較少噪音和有害氣體,營造和改善城區生態環境。
二、園林立體綠化中植物配置種類
(一)門庭綠化植物的配置
門庭綠化是我們生活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需要結合北方天氣氣候進行植物的選擇。在門庭綠化植物的選擇過程中,多選擇菊花、絲草、彩葉草等,并結合門庭設計特點選擇喬灌木植物配置和搭配。其中喬灌木包括大喬灌木和小喬灌木,大喬灌木的植物包括桂花、法桐、玉蘭、雪松、大葉女貞等植物,而小型喬灌木包括女貞、黃楊、法國冬青等。
(二)假山石綠化植物的配置
假山石文化是園林建設中較為常見的設計之一,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和人們對藝術審美的提高,也將園林綠化與假山石相融合,提升了假山石整體的視覺美感。在進行假山石綠化植物配置過程中,可選擇藤本攀援類的植物,這樣可以借助假山石為依附背景,打造不一樣的“綠色假山”,爬山虎、常春藤、紫藤、凌霄等這些二代藤木攀援類的植物就是打造假山石綠化較為常見的植物。
(三)道路綠化配置
道路綠化是我們較為常見的綠化形式,它主要分為隔離帶綠化和人行道綠化兩個部分,在設計高度和寬度上都具有嚴格的要求。因受道路情況的影響,一般隔離帶綠化中綠籬高度的設計不超過0.7米,并多選用黃連翹、小葉女貞、南天竹等常綠小灌木類植物,耐陰耐寒,容易養護,同時對水分要求不甚嚴格,既能耐濕也能耐早,花期時間較長,適合北方的道路綠化建設。對于人行道的綠化,植物選擇種類較多,可選用鈴木、廣玉蘭、雪松等喬木類植物,易于工作人員養護和管理。
三、園林立體綠化中的植物養護措施
(一)季節養護措施
由于氣候一年四季都在變化,因此應結合植物特征和習性做好每個季節階段的植物養護。首先,在春季應杜絕春寒現象發生,應在施肥土壤解凍之后,及時給植物使用基肥并灌水。植物在經歷寒冬后,會存在部分樹木和植物發生死亡的情況,應及時拔除和補種。其次,夏季天氣炎熱,植物會大量缺水,應做好補水工作;夏季處于刺蛾、天牛等昆蟲孵化階段,蟲卵對植物的傷害極大,應做好蟲害的防治工作;此外,在夏季各種各類的植物,包括喬木類、灌木類等植物,生長速度較快,應做好修剪工作,保證整個城市綠化形象的同時,也避免多余的枝木造成損害或者松垮等現象;之后,部分植物伴隨秋季到來,凋謝或者枯萎,應結合花木特點替換秋季適合生長的植物,并做好修建工作。最后,北方的冬天,天氣寒冷,冰雪天氣極為常見。植物都會進入休眠期,這個時候工作人員應對所有植物進行有效的修建,并做好部分植物的冬季保護工作,如對一些隔離帶的灌木叢類植物,采用保護罩進行保護,有利于其第二年的生長。
(二)日常蟲害的養護措施
在每一個季節都會存在阻礙植物生長的害蟲,因此應積極巡查和處理,在蟲害高峰期到來前噴灑藥物,積極預防。
(三)日常修剪的養護措施
修剪植物不單單是在季節交替時進行,也需要在日常時精心照料。許多植物生長速度較快,很容易與空中電線或者落地的設備發生碰撞,因此,應做好日常修剪工作,避免風雨天氣到來,掛斷以上公用設施,影響人們正常生活。
結語
園林綠化已成為我們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讓我們賞心悅目、心情愉悅,這就與平日的配置與養護密不可分。因此,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應結合花期、季節、植物特點以及園林環境,合理安排植物配置,做好相關養護工作,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促進生態文明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