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華
【摘要】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以及市場人才需求的變化,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材建設是高校教學建設的重要內容,如何有效發揮它的協調促進作用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醫教協同大背景下,主抓教材建設,科學引導教材建設的內容和方向,可以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醫教協同;本科教學;醫學教材
一、新時期本科醫學教學醫教協同大背景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醫療衛生事業和醫學教育工作。2016年,先后召開了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闡述了建設健康中國的重大意義,回答了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幾個根本問題,為醫學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這樣高規格、高層次大會的召開及文件發布,標志著我國醫學教育迎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
醫學教育涉及教育、醫療兩個最關鍵的民生問題,它的目的是要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既為醫學人才培養提供了更加優良的條件和環境,也為醫學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醫改和教改的關聯性、互動性很強,必須加強醫、教兩個系統的協同配合,著力構建招生培養、就業、使用聯動機制,實現醫改、教改的良性互動,實現培養與激勵的緊密銜接。醫教協同推進醫學教育改革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健康中國的必然要求,是深化醫改、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的治本之策。但當前醫學教育仍存在著質量有待提高,人才培養的專業、層次和區域結構有待優化,醫教協同統籌推進醫學教育改革的機制有待完善等問題。醫教協同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加強醫學人才培養,是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基礎工程,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保障。
二、教材建設探索與實踐
(一)教材建設的重要意義及方向
教材建設是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教材建設要適應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需要,密切配合學院專業及課程建設與改革進行。要把提高教材質量作為教材建設的核心。教材應反映當代課程建設與相關專業發展最新成果,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區域特色與學院特點,注重教材內容的科學性、適用性、先進性和技能性。教材建設要以體現改革創新的實驗、實訓、實習教材(指導書)和各專業主干課程教材為重點,同時也要重視公共學科和雙語教學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育活動過程中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育創新人才的重要保證。教材建設要重視與文字教材相配套的聲像教材及計算機輔助教學教材的建設,積極開發多媒體立體化教材,加快教學資源庫建設。
(二)教材建設的措施及探索
1.建立機構,健全制度,統一規劃
各高校要建立健全教材管理機構,充實管理人員。要建立科學、適用的教材編寫、評價、選用等制度,進一步完善教材質量跟蹤與信息反饋機制,規范教材管理,切實保證教材建設工作有章可循。為了避免盲目性,教材編寫應做到目標明確,任務落實,把好選題關。
2.加強電子和網絡化建設,實現教材建設的立體化
隨著高科技在現代教學中的運用,教材不應僅局限于文字、書籍等單一的形式。為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各高校應緊密結合課程建設、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擴大教材品種,加強立體化教材的建設工作,實現教材的網絡化管理。特別是要抓好電子和網絡教材的建設工作,正確處理好基本教材與輔助教材、教學參考書以及文字教材與電子教材之間的關系,加強文字教材與電子及網絡教材的有機結合,大力推進教材的電子化和網絡化建設,并做到同時規劃、協調發展。逐步實現教材建設的立體化、數字化和多樣化,以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
3.務實求新,建立獎勵機制
教材研究工作是做好高校教材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是進一步提高教材質量和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教材建設必須以課程建設為依據,集合課程體系改革,使教材內容體系現代化。學院設立教材建設經費,建立和完善評獎制度,資助出版能代表學校教學水平的優秀教材,鼓勵教師編寫高質量的教材。
4.加強教材樣書庫建設
為了更好地選用和使用教材,學校應將出版部門新近出版的教材、學校每學期使用過的教材以及優秀教材的樣本盡可能收集起來,同時積極聯系一些重點出版社來校進行教材展示并贈送樣書,建立教材樣本展示室,供廣大教師隨時閱覽,使他們不僅能看到教材的目錄,還能了解到教材的內容與質量。這有利于教師選用高質量的教材,可以減少教材選用的盲目性和隨意洼,促進教材選用質量的提升,確保優質教材進課堂。
根據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高等醫學院校的教材建設工作應該立足于培養適應未來社會需求、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醫藥衛生人才,認真研究當前教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改革探索,力求把高質量的精品教材奉獻給廣大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