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摘要】集團公司在六屆二次職代會上明確提出了企業要進行“二次創業”。在推進企業“二次創業”的過程中,工會要轉變思想觀念、搭建學習平臺,打造—支“想干有責任”“會干有技術”“巧干有絕活”“實干有貢獻”的職工隊伍,激發他們愛企業、愛崗位的熱情,增強工會組織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實為企業二次創業發展做貢獻。
【關鍵詞】二次創業;職工隊伍;發展;貢獻
“二次創業”的核心是企業轉型升級,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這一重大課題,對職工隊伍技能素質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信息傳遞速度過快,職工接收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各種正面的、負面的信息在很短的時間內職工就可以看到。這種情況下,職工受到的誘惑太多,思想波動較大,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不高,更不認可所謂的“鐵飯碗”。所以,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和為職工搭建成才平臺,是企業轉型發展的內生動力和職工的迫切需求。
一、提升職工素質是工會推進“二次創業”的重要切入點
中國經濟歷經40年改革開放,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雄姿昂首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以黨的十九大為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這就要求我們要建設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現代化經濟體系。認真找準工會在“二次創業”轉型中發揮作用的切人點、著力點,在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增強企業學習力、創造力和競爭力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堅持高質量發展為第一要務
圍繞“二次創業”,工會干部要牢記企業使命和愿景,明確企業發展戰略目標,把職工素質培訓納入企業發展規劃之中。充分發揮工會維護職工學習權和發展權的優勢,堅持工會經費最大化的原則,努力構建學習型企業平臺,改善職工的學習環境,為職工提供成長的舞臺。提高職工適應工作和崗位需要的綜合素質,促進企業在職工素質的不斷提升中得到持續發展。
(二)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樹立“一切為職工服務”的服務理念,堅持以人為本,調動職工的積極因素,讓全體職工充分參與到企業日常管理之中,大力營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圍。通過聚焦服務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科技創新,積極拓展職工科技成果轉化的服務平臺,努力把工會組織的自身優勢轉化為推進企業科學發展的競爭優勢,鼓勵和支持職工開展崗位創新活動,激發團隊活力和創造力。
(三)廣泛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職工,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廣泛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通過大力弘揚勞模精神,開展“中國夢、勞動美”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幫助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積極投身于“二次創業”的偉大實踐中,腳踏實地,認真做好每項工作,對企業負責,對自己負責,不斷提升自我素質,實現自身價值。
二、工會應準確把握在提升職工隊伍素質中的角色定位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職工素質的高低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多年來,工會始終把提升職工素質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有效扎實地推進了職工素質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必須轉變增長方式,進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而對于工會而言,必須用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武裝職工,全面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
(一)轉變思想觀念,打造“想干有責任”的職工隊伍
觀念轉變和思維創新是先導,“二次創業”轉型升級,需要轉變職工的思想觀念。工會干部一定要深刻認識“二次創業”的重要意義,認真組織職工學習,積極開展企業核心價值觀及國情礦情教育,強化全局意識和集體觀念,進一步把干部職工的思想統一到集團公司“二次創業”的發展戰略上來。
(二)搭建學習平臺,打造“會干有技術”的職工隊伍
加強“職工之家”建設,充分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大力推進創建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班組、知識型職工和深化職工讀書自學活動,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提供設備和場地,引導廣大職工努力學習新知識、鉆研新技術、創造新工藝。
三、工會在提升職工隊伍素質中要有更大作為
以提升工會服務能力為抓手,清晰工會轉型發展的路徑,完善工會工作的體制機制,夯實工會工作的基層基礎,創新工會工作的方式方法,力爭在“二次創業”的各項工作中有更大的作為。
發揮工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二次創業”提供精神動力。發揮工會特色優勢,激發和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活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工會品牌。通過平等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制度、職代會制度、民主評議企業領導干部制度,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制度,落實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待遇,努力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更好地履行工會基本職責。借助企業文化宣傳陣地平臺,舉辦“二次創業,促進企業發展”為主題的演講和征文比賽活動,積極開展職工喜聞樂見、寓教于樂業余文化體育活動,廣泛宣傳創業優秀先進典型,激勵廣大職工立足本職,愛崗敬業,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貼近企業實際、貼近基層一線,促進職工體面勞動,進一步培育職工的企業歸屬感。工會應緊密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致力把活動的重點落實在惠及廣大職工利益上,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優勢,努力提升職工素質,破解“二次創業”難題,助推企業和職工“二次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