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雙珍
(山西省汾西縣人民醫院,山西 臨汾 031500)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主要是指反復發作的咳嗽、喘息、氣促、胸悶等。哮喘在兒童時期發作較為多見,可能與兒童生長發育不完善有關。我國小兒哮喘患病率為0.48%~2.2%[1],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慢性非感染性呼吸系統疾病。筆者采用變通黃芪膏聯合西藥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及對復發的預防作用,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汾西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20例支氣管哮喘患兒納入本次研究中,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齡(7.4±4.7)歲。按照隨機數字表將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情輕重及基礎病史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標準[2];②患兒多在接觸物理或化學性刺激后出現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及咳嗽,發作過程中可聞及雙肺彌漫性哮鳴音,以呼氣相為主;③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1.3 排除標準 ①合并有嚴重肝、腎、脾、肺及血液系統疾病患兒;②其他疾病所引發的喘息、胸悶、氣促及咳嗽患兒;③入院前1個月應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的患兒。
根據兩組患兒病情進行常規治療,包括抗感染、抗病毒、化痰止咳、解痙平喘及布地奈德吸入等常規藥物治療。布地奈德氣霧劑(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410)每日200~400 μg,分3次使用。進入緩解期后,予以兩組患兒不同的治療方案,具體如下。
2.1 對照組 給予布地奈德聯合沙丁胺醇霧化治療,霧化操作應該由專門培訓過的護理人員完成,患兒采用坐位或半臥位。具體霧化方法:布地奈德氣霧劑0.5 mg、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Glaxo Wellcome Operations,國藥準字H20140029,5 mg/mL)0.5 mL加入1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中混勻,然后加入霧化器中進行霧化治療。共治療4周。
2.2 觀察組 給予變通黃芪膏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布地奈德氣霧劑每日200 μg,分2次使用;變通黃芪膏(將生黃芪20 g,桔梗10 g,炙甘草10 g,山藥15 g,白茅根10 g,白扁豆5 g,熬制成膏狀后加入蜂蜜50 g,制成1劑藥物)每日1劑,分3次服用。共治療4周。
3.1 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隨訪1年,對兩組患兒支氣管哮喘復發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3.2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完全緩解,癥狀分值為0;顯效: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癥狀分值降低2個級別;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癥狀分值降低1個級別;無效:癥狀加重或無緩解,癥狀分值上升。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3.3 結果
(1)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治愈率與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支氣管哮喘患兒治療效果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復發情況比較 隨訪1年后,觀察組復發3例,復發率為5.0%;對照組復發16例,復發率為26.7%,觀察組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9.29,P<0.05)。結果表明變通黃芪膏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既能提高早期療效,又能降低復發率。
支氣管哮喘是兒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主要是由于各種過敏性物質進入氣道,導致過敏性炎癥的出現[3],而過敏性炎癥又會造成氣道黏膜出現水腫,導致氣管平滑肌收縮,氣道變窄,空氣進入不暢。疾病發作時,一般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氣喘、胸悶及咳嗽等,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患兒短時間內肺部通氣不足,出現窒息的危險。大多數患兒的氣喘癥狀在清晨及夜晚會出現加重的現象,給患兒和家屬的正常休息帶來嚴重影響。
目前臨床上對于哮喘的發病原因還沒有公認的學說,一般認為是由于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及T淋巴細胞等共同參與所造成的氣道慢性炎癥反應。引發哮喘常見的原因包括氣道慢性炎癥、氣道高反應性、變態反應、遺傳機制、氣道神經調節失常、神經信號傳導機制、呼吸道病毒感染、氣道重構及其相互作用等。目前臨床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主要使用抗過敏藥物、糖皮質激素、氨茶堿及受體激動劑等,能夠較快緩解病情,但是長期應用容易產生耐藥性,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停藥后患兒復發率較高,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4]。
中醫在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短期療效及病情復發方面具有獨特療效,對其治療應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治療原則。急性發作期應以糖皮質激素治療為主,常用的糖皮質激素為布地奈德,其不僅能夠通過抑制氣道變態反應的發生有效控制咳嗽,還能夠作用于細胞因子,減少炎癥反應的發生,從根本上緩解疾病所造成的喘息、氣促、胸悶及咳嗽等癥狀。緩解期以中藥變通黃芪膏聯合布地奈德治療。變通黃芪膏衍生于《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卷方劑篇中的黃芪膏,主要成分包括黃芪、桔梗、炙甘草、山藥、白茅根及白扁豆等,其中黃芪健脾補肺固衛,桔梗宣肺止咳、清潤化痰,炙甘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山藥、白茅根及白扁豆宣通肺竅、健脾養神。諸藥合用,起到清熱潤燥、補益肺臟之效。在服用過程中加入蜂蜜,不但能夠加強化痰潤肺止咳功效,還增加了患兒服用的自主性和積極性[5]。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在急性發作期均以布地奈德進行吸入治療,緩解期以變通黃芪膏聯合西藥共同治療,其早期療效及隨訪1年復發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能夠有效提高支氣管哮喘患兒的治療效果,降低復發率,可作為預防小兒支氣管哮喘有效的治療方案。
[1]葉冬蘭.平喘湯聯合沙丁胺醇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3,27(3):19-20.
[2]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2004,42(2):111-105.
[3]韓江余,崔健萍.變通黃芪膏聯合西藥抗小兒支氣管哮喘復發作用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31(10):1346-1348.
[4]康平,白春昕.小兒支氣管哮喘臨床探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1):155.
[5]唐春妮,鐘惠燕,周崢益.松弛訓練在護理小兒支氣管哮喘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醫學,2012,33(9):1951-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