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歐亞每日觀察》4月19日文章,原題:朝向更完美的同盟——俄中莫斯科部長級會晤 多數西方學者認為俄羅斯與中國不會真正結成同盟關系,但俄專家的看法及不久前兩國外長和防長的會晤結果卻表明,其實不然。俄外交政策學者曾稱俄中是準盟友關系,上述部長級會晤的公開實質結果也指向這個方向。至少,它們凸顯兩國在國際安全問題上日益密切的政策協(xié)調。實際上,在廣泛問題上的頻繁、廣泛交流日益成為中俄關系的一大特點。這個過程深化和發(fā)展至少已10年。
兩國在一系列問題上雙邊協(xié)作越來越明顯。中國如今是俄最大貿易伙伴,也是俄遭(西方)制裁以來的主要外資來源。中國更多接觸到以前受限的俄能源資產。中俄在北極的合作也明顯加強。不久以前,俄在此類領域對中國還是關閉大門的。類似趨勢也明顯可見于外交和國防。
有專家諷刺俄中關系是權宜婚姻,稱不同利益會導致兩國伙伴關系解體。但許多知名俄外交觀察家說,中國專家越來越呼吁兩國結成真正“同盟”。俄方高層也曾用這個詞描述俄中關系。中國外長訪問莫斯科時說,中俄關系處于歷來最佳時期。俄方表示兩國的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并非權宜之計,而是出自雙方深思熟慮所做決定。俄方認為當前全球環(huán)境下,兩國有必要加強關系。這種協(xié)調可不是說說而已。
目前,兩國關系的官方定位是“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但正如俄外長所說,當代同盟關系沒必要是約束性的。無論北京還是莫斯科,都不太會接受受傳統(tǒng)同盟約束的關系。不論如何,雙方某種形式同盟的跡象愈加明顯和公開。現在輪到那些仍堅稱俄中不可能存在同盟關系的人拿出證據了。▲
(作者斯蒂芬·布蘭克,喬恒譯)
環(huán)球時報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