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芹
摘要:本文以物流專業與中外運就現代學徒制試點中出現的問題為契機,強調了目前國家教育部倡導現代學徒制,并指出現代學徒制具有重要作用,最主要的是點出在進行試點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試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為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和《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精神,落實《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點》(教政法〔2017〕4號)關于“啟動第二批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試點”的要求,我校物流管理專業與中外運就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試點。
現代學徒制是由企業和學校共同推進的一項育人模式,其教育的模式是學生入學即就業,一部分時間在學校學習,一部分時間在企業學習,可以從企業獲得一定的報酬。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針對我們國家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提出的一個解決方案。對于現代學徒制的理論,我們國家還處在摸索階段,通過職業院校的這個平臺,把職業教育和企業發展有機的結合起來,以達到學生一畢業就能達到上崗工作零距離、零試用期。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能夠減少學校教育的重復以及一些社會淘汰的知識,提高整個人才培養的質量和針對性,使學生一畢業就成為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另外也解決了企業用工荒的問題,對企業和學校以及學生來講是一種三贏的局面。
但是我們在與中外運合作過程中發現存在“企業冷,學校熱”的現象,企業不愿意支付多余的成本去培養學生,還是喜歡直接從社會挖取有經驗的員工。究其原因,目前來講,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的過程中,校企雙方的合作實際上還是停留在之前淺層次。合作成功的企業也只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為了滿足企業用工的需求,而達不到將學生培養成高技能人才。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目前現代學徒制比較成功的例子主要是學校的校辦企業與學校專業之間的合作,與校外具有規模和實力的企業合作還是不甚理想。青島中外運合作過程中,企業只愿意在基礎崗位上進行合作。參與企業不積極的主要原因我覺得一是企業只關注短期成本,為學生安排崗位以及進行相關技能的指導,并且支付一定的工資,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因為需要對學生進行輔導現有勞動力的勞動生產率也會相應減弱,使之原來的生產發生一定的調整。再者企業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培養出來的學生,有可能跳槽,那么對于企業來說,他們的損失巨大。現在政府愿意拿出一部分資金扶持,但是畢竟覆蓋的范圍和影響程度受限,沒有發揮真正的扶持作用。綜合這些原因,企業一直處于應付狀態,也缺乏一定的激勵機制。
二、缺乏完備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目前我們國家的現代學徒制還處于探索階段,各方面還不是非常的完備,缺乏制度和政策的指引。在現代學徒制這種企業師傅帶學生徒弟的這種做法政府應該發揮主導作用,出臺政策,類似于企業聘用殘疾人所在企業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等,激發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也促使企業主動承擔起職業教育的社會責任。
三、高職院校服務企業的能力還有待于提升
高職院校多數靠學生的學費維持運轉,缺少財政支持,內涵建設投入不足,學校只是單方面想要解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沒有考慮企業的實際困難。另外學校的師資力量薄弱,多為理論性教師,雙師型或多能型教師隊伍建設有待于進一步的加強。校內實訓設備缺乏,不能滿足企業人才培訓的需求。另外高職院校的定位導致學校對科研的重視程度不足,科研能力偏低,那么和企業合作縱向課題的開發研究能力不足。這一系列的原因導致和企業合作的積極性不足。
那么怎么才能改善這種現狀使現代學徒制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呢?
一、轉變思想,深化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企業需求設置專業核心課程,注重實踐課程,使理論和實踐課程的比例達到50:50的比例。學生評價引入企業評價標準,注重技能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爭取資金,突出特色,增強專業吸引力
遵循企業用人需求,來構建滿足崗位需求的知識、技能、素質的完整的課程體系。增強與企業合作,打造校企共建特色專業,從而獲得國家200萬財政支持,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既解決了資金問題也促進專業的迅速發展。
三、關注地方經濟發展,了解行業發展趨勢
青島市物流業已步入轉型升級、結構優化、提質增效發展的新階段。但是,物流業發展總體水平與國內外先進城市還有一定差距,發展方式相對粗放。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拓展物流業發展空間。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戰略,將進一步加強東中西互動合作,為貿易便利化和資源要素國際流通創造條件,形成海陸統籌、東西互濟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激活區域發展潛力。學校專業發展必須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發展,依托地方經濟發展的優勢和特色進行課程改革,學院與企業共同建立縱向課題,既解決了企業發展的難題,也為專業建設開辟了路徑,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另外地方政府也會針對這種情況加大扶持力度,達到三贏的局面。
總之,現代職業教育與企業之間共同進行學生的培養的這種路徑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并且要加大力度,解決合作中的問題,加強深入合作。
參考文獻:
[1]劉濤.“學徒制”的現代價值及其實現之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1.
[2]劉曉.我國學徒制發展的歷史考略[J].職業技術教育,2011.9.
[3]王婷婷.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試點的困境及對策探析[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