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在人們的生活發揮著重要作用,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網絡在教育行業的應用,更多地是應用于教學之中,它為教師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首先就網絡環境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的優勢進行了簡要介紹,再就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路徑的實現進行了分析與闡述,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創新提供參考。
關鍵詞:教學 小學語文 網絡環境
(一)情境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程中,情境導入是一個重要的部分,教師通過情境導入,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情境導入時,一定要結合課文的特點,設計出既符合課文內容,又別出心裁的情境導入,只要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觀潮》這篇課文中,該課的主要教學目的就是通過錢塘江大潮壯麗景象的描述,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大好河山,感受到祖國的壯麗山河,進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所以,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讓學生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麗景象是關鍵。如果教師在講授課文之前的導入階段,利用多媒體課件,將錢塘江的圖片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直接的看到錢塘江的壯麗景象。然后,再播放錢塘江漲潮時視頻,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雙方面感受到錢塘江大潮所帶來的震撼,讓學生帶著這種震撼進入到接下來的課文學習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速學生對課文難點的理解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學生在學習語課程中,經常會面臨一些疑問,教師在解釋這些疑問時,也只是通過語言來描述學生所不懂得問題,尤其是一些景物、人物的描述。如果采用多媒體課件,將課文中所要表達的一些景象或人物通過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那么學生就會通過這些生動形象的圖片或視頻進一步理解課文所要描述的景象或人物,達到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的目的。再以《觀潮》這篇課文為例,在講解“潮來時”的景象時,如果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的方式來理解且想象“潮來時”的景象,學生的理解難免會出現誤差,也不會體會到錢塘江“潮來時”所帶來的那種震撼的壯觀景象。這個時候,若借助多媒體課件,將錢塘江“潮來時”的景象通過視頻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結合課文的語言描述,在來理解錢塘江“潮來時”的江水的動態變化,使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意思。
(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發揮
語文課程的學習,需要學生具有較好的想象力,因為豐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學生理解語文課文中的語言和課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觀潮》這篇課文,主要教學目的之一是讓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壯麗景象,讓學生體會到祖國大好河山的魅力之所在。正如課文中所描述的語句,“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該句子就是描述錢塘江大潮時的波瀾壯觀的景象,學生也是通過這些句子來想象錢塘江大潮的畫面,若有圖片、聲音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將會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揮,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解決知識難點與瓶頸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因小學生自身生活體驗、知識掌握等方面的不足,影響了小學生對于語文課文中某些語句的理解。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利用網絡資源,將一些生動形象的圖片、視頻展示在學生面前,再結合課文中的語言描述,將會使學生對這篇課文的印象加深,也更容易使其理解課文。例如,在《華佗與麻沸散》這篇課文中,教師僅憑語言描述使學生理解醫生的高尚職業道德水平及麻沸散對于人類的重要意義,是很難使學生深入理解的。如果采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利用網絡資源,收集到一些醫生利用麻醉劑來使病人解除痛苦,或者病人在缺乏麻醉劑的情況下做手術所產生的痛苦,又或是醫生治病救人等視頻,通過這些視頻來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麻醉劑的重要性及醫生這個職業的偉大。
(二)利用信息技術,增強教學節奏
信息化技術應用于教學當中,對于課堂節奏的把控具有重要作用。教學課件因其是經過教師課前花費大量精力完成的,它不需教師再像傳統教學模式那樣在課堂上書寫大量板書,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節省了教師的授課時間。教師可以利用事先準備好的課件,一面向學生講解知識點,一面切換的課件,學生也可以一面觀看課件一面聽教師講解,這種講。
(三)利用網絡資源,開拓學生視野
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很多信息都實現了資源共享,網絡上可以找到大量的教學資源,師生、生生之間也可以共享各類教學資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與學生建立一個資源共享交流群,教師通過網絡收集大量對小學生有價值、有意義的教學資源,包括書籍、視頻、圖片、音樂等等,然后對這些教學資源分門別類,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取相應的教學資源分享給學生,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其在語文課程中的問題,也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更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網絡環境下,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情境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加速學生對課文難點的理解、利于學生想象力的發揮的優勢。利用網絡資源與技術,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知識難點與瓶頸問題、增強教學節奏、開拓學生視野,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效果。
[1]謝傳英.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7).
[2]崔桂玲.構建網絡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新課堂[J].吉林教育·教研,2015,(05).
[3]喬杉杉.構建網絡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思路探討[J].中小學電教,2014,(03).
(作者簡介:馬程吉,大專,野馬鄉中心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