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洋
摘 要:為了保證高層的實際建造質量,應認識到高層在建造方面的特點,并能結合現有高層建造技術以及建造需要,制定相應的高層建造方案,推動高層建造質量的提升。本文就高層建造階段中施工技術的關鍵點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層;施工;技術要點
現代城市中的高層建筑數量增多,這些高層在提升城市現代氣息、增加城市土地利用率的同時給施工單位帶來了施工難點。高層建筑和一般建筑的差別不僅體現在建筑高度差距上,同時也在施工工藝、使用材料特點方面存在差異,需要建造單位能掌握其中的要點。
1高層建造施工特點
1.1建筑高度的影響
建筑高度的改變對建筑建造的諸多方面都會產生影響,迫使相應的建造工藝、施工工藝發生改變。首先,在建筑物高度增加之后,在將建造材料運送到相應建造樓層的時候就需要做更多的功、耗費更大的成本,也限制了項目的建造,一旦在該層垂直類型材料運輸方面出現了設備不足或者運力不足的情況就會導致項目施工速度降低。其次,在施工階段建筑高度不斷提升的同時,建筑人員所面對的危險系數也在不斷升高,需要更全面、更高質的安全防護措施,否則一旦發生高空墜樓事故那么工人的生命安全將難以保證。
1.2抗震要求提升
在建筑物實際高度改變之后,地震對建筑安全性的影響被擴大化,一旦建筑的抗震能力不足,那么建筑就可能會在地震中被損毀。為了強化高層對地震災害的抵抗能力,高層施工會從兩個方面入手實行建筑安全質量的提升。一面要更為嚴格的規定高層建造中使用的材料,不同于一般多層建筑采用的磚混建筑結構,高層的主體結構會選擇鋼混類型建筑材料,以期實現建筑材料綜合性能的提升,在地震災害來襲的時候也能有良好的安全質量。
其次,高層對其建筑地基的質量也較高的要求,如果地基的質量較為軟弱,那么高層建成后的穩定性也就難以保證,一旦發生地震,那么軟弱類型地基所能提供的穩定支撐力也較為有限,不能完全保證項目的安全。
1.3建造周期較長
由于項目的工程總量偏大、需要管理的人員數量眾多,并且在項目建造中可能還需要攻克大量的技術難題、克服眾多環境不利因素,因此項目建造中所需要花費的時間長度也會較長。
1.4建造環境復雜
高層一般都是出現在城市當中,但城市中可供項目建造所用的土地資源面積有限,使得較多的高層需要在建筑密集地區破土動工,這樣建造環境對工程的影響也就更為突出,高層建造也就增加了較多的施工限制條件。除了要考慮到具體的項目施工方案之外還要能考慮到建筑材料堆放的問題,充分的利用項目建造現場的場地環境,使項目建造既能充分的利用各種資源又能確保項目建造的順利進行。
2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2.1逆向施工技術
在高層建筑中,因為其施工一般都是在城市進行,都是在建筑密集的地方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合理的運用逆向施工技術不僅可以保證現場的材料和設備的數量不要過多,并且還可以做好對周圍建筑物的保護。逆向施工即包括澆筑中間的支撐桿向上逐層建設地上結構、修筑地下連續墻等等都是逆向施工的范疇。這種施工技術可以使逐層澆筑的地下室結構的內部支撐的剛度遠遠大于臨時支撐的剛度,這可以有效地減少或避免基坑變形以及沉降影響等問題的發生同時,逆向施工技術能夠實現地上結構與地下結構的同步施工,以最大限度地縮短高層地下室建筑的總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總而言之,新時期加強高層建筑施工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我們要想將該項工程做好,首先必須正確的認識到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較一般的多層建筑而言具有哪些特點,其次,要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有一個科學地分析。
2.2泵送混凝土技術
泵送混凝土技術目前來說是高層建筑施工技術中的最主要施工技術。合理的運用泵送混凝土技術不僅可以解決高層建筑施工中垂直運輸的困難,而且可以給高層建筑的施工作業帶來了很多方便。在這項技術的推動作用下,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這同時也有效地提高了高層建筑的施工效率,大大的節約了人力資源,從而縮短了施工周期。
2.3預制模板技術
施工的工期可以說是關系到施工成效效果好壞的關鍵環節。對于高層建筑來說也是一樣。基于高層建筑的特點和高要求,合理的選擇模板進行施工已經逐漸成為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的一項新的施工技術。在施工過程中,可以采用滑模法與爬模法來有效控制施工周期,并提高高層建筑的主體結構的整體性能。在施工中,若能夠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運用到施工中,可以從根本上提高施工的時效性,增加高層建筑的機械化程度。
2.4抗震施工技術
在高層建筑設計中,必須通過抗震結構的概念進行設計和施工,使設計者和施工者對結構在地震的承載作用下的變形特點和受力特點達成一個宏觀的認識,這樣就可以從宏觀上掌握地震力對高層建筑結構的破壞形式,從而對結構的影響程度有一個較為確切的估計。在大地震來臨時,抗震施工技術可以盡可能的降低對建筑結構本身、人身、財產等方面的損失。同時,結構的剛度變化是影響結構變形和受力的一個主要原因。在結構建筑設計中,結構整體剛度變化處包括結構的底層、轉換層、結構構件的截面變化處、加強層、設備層等這些位置。因此在結構的中上部必須約束了剪力墻的彎曲變形,使結構整體位移不致過大。框架對剪力墻位移的約束方案常用的有設密柱、轉換層或在結構頂層設柑架梁等,這種抗震施工技術有效的解決了高層建筑中抗震的難題。
2.5控制好施工的進度
現代高層建筑的特點是建筑規模龐大、施工周期長、工程結構復雜和涉及的相關單位多等。為了有效地控制建筑施工進度,需要全面細致的分析預測影響建筑施工進度的因素,這樣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的效果,還可以有效預防不利因素的影響。為了施工的順利進行,施工前制定預防措施,影響發生時采取有效對策,施工后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在高層建筑施工時,會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干擾因素等,導致施工的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發生偏差。為了減小實際進度與計劃的偏差,對高層建筑進度進行動態的控制,應對實際情況和原施工計劃做一對比,分析偏離計劃的原因,再通過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修改補救,必要時需要對原施工計劃進度進行調整。
3結束語
高層和一般建筑的差別不僅僅是視覺能看到的高度差距,高層的特殊性更是表現在建筑內部結構的特點方面。高層建造單位要能在項目建造中做好施工現場管理,使各項施工操作內容要求都能在規范要求內,避免由于施工規范性問題而影響到項目的最終建造質量。現代高層建造中所用的技術以及設備仍在不斷變革,需要建造單位能以主流先進技術為標準,不斷提升建造單位人員素質以及設備先進性。
參考文獻:
[1]王嗣雄,潘宜峰,江會林.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及質量控制策略探析[J].智能城市,2016(9).
[2]李明福.當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及質量控制探析[J].數字化用戶,2017,23(33).
[3]閻泓村.當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及質量控制探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2):00111-00111.
[4]陳凱偉.探析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及其質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0).